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我从5岁开始小提琴,到现在已经两年了。说起琴,酸、甜、苦、辣、咸,一样都不缺啊!刚开始练基本功的时候,老师要我们每天夹一个小时的琴。夹琴是一件很累的事,要用下颚与肩膀夹着琴,不能用手扶,还要保持琴的平衡。刚开始练习时,我夹不到半个小时就累得不行了。

  • 标签: 学琴 小提琴 基本功 持琴
  • 简介:李荣有教授三十年前便开始关注音乐图像研究,《中国音乐图像概论》既是他承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中国音乐图像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音乐图像在我国逐渐发展成形的过程中,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收获。学科不断细化、深化,不同学科、方法间更多交叉渗透,是当今世界学术发展一大趋势,笔者希望学界对中国音乐图像这一新学科宽容、扶持的同时,也鼓励它以著名科学学家库恩判断学科成熟的标准,即拥有自己的专属对象、行之有效的"科学范"以及自觉遵循这一范式的"学术共同体",作为努力方向而茁壮成长。同时,也希望这一新学科注意防止当前学术碎片化及学科相互割裂的弊病,注意加强与友邻学科的联系,加强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观照。

  • 标签: 音乐图像学 科学范式 学科碎片化 整体观照
  • 简介:本文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手法,对《民族音乐概论》一书所涉及的学理性、体系性内容进行阐释和分析,为其应用型、实用性学科理论方法提供更多支持和认知判断,为该学科的教材建设增添更多新鲜经验和特色。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四部显现 两大主题 应用型教科书
  • 简介:释大休是清末民初的高僧,他不仅精于佛学、书法、篆刻、诗词,同时也是著名的古琴家。与大休有过交游的人很多,其中也有不少琴人的身影。而大休一生中的两个知己,均为善琴之人,一为周庆云,一为周冠九。从大休学琴的弟子有徐元白、徐文镜、吴其劝、方镇华、汪建侯、吴兆奇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浙江古琴名家徐元白,对近代以后浙江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近世将徐元白归为浙派或“新浙派”代表人物,似为不妥。

  • 标签: 释大休 古琴 徐元白 传承
  • 简介:撰写研究述评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音乐学界的研究述评现状堪忧,其中既有学术水平的问题,也有学风的问题。文章秉承"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学术精神,对西周甬钟的考古类型研究作了详细述评。由此可知,关于西周甬钟考古类型的研究经历了从摸索起步到不断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尤以《先秦乐钟之研究》一书为代表,该书不仅甬钟型式的标记规范,且分型分式的逻辑严密而清晰,堪称西周甬钟类型学分析的成功范式。在诸多论文和著作中,普遍采用的是邹衡先生首创的器物型式的语言范式,即用汉字标示"类",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型",小写英文字母标示"亚型",大写罗马数字标示"式",但也存在着其他个性化的类型标示。不过文章以为,考古是个大学科,如果能够采用考古界通用的语言范式,相信对于学术交流肯定大有裨益。

  • 标签: 西周甬钟 考古类型学 述评
  • 简介:河阳花鼓戏是河南省孟州市的地方剧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理清了当前河阳花鼓戏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轮廓。调查表明,河阳花鼓戏自古就称花鼓戏,因唱腔多用"哼"音,又名"哼曲"。它于民国五年被当地官府禁演,随后散落民间在私下传唱,20世纪60年代基本失传。如今,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背景下,河阳花鼓戏被重新建构。然而重新建构的花鼓戏不被民间的老艺人所承认,因此在重新创作过程中出现了"承、改之争"。笔者将田野中搜集到的曲调,采用语言音乐的分析方法,从唱词音声的显性和隐性音乐价值入手,对传统与现代河阳花鼓戏唱词音声进行详尽分析比较。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现代重新创作的河阳花鼓戏与传统花鼓戏有一定联系,但摒弃了传统花鼓戏最独特的"哼腔"元素。

  • 标签: 河阳花鼓戏 哼腔 语言音乐学 显性 隐形
  • 简介:从1996年开始教育部向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了“全国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小学教师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因此每个高校都会举办“五项技能”比赛,内容涉及声乐、器乐、自弹自唱、合唱指挥、舞蹈等一些项目.从“五项技能”开展后,也会发现它所对应的课程有些弊端.“五项技能”课程设置应紧扣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这个目标,突出“五项技能”,凸显师范性,同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课程.

  • 标签: 地方民族院校 五项技能课程
  • 简介:如何用修辞理论进行音乐分析与诠释一直是音乐修辞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学者借鉴古典修辞结构体系中的“三段论”、“修辞结构原则”等观察点来探究音乐作品的结构问题,由此深掘音乐作品中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内在逻辑、相互关联性及其深层表现意义。这些研究以“逻辑演绎”为出发点,由“线”到“面”地论证音乐结构的过程,是对音乐分析传统边界的一种突破。

  • 标签: 音乐修辞 古典修辞 音乐分析 修辞三段论 修辞结构原则中阔
  • 简介:中华戏曲来自远古时期的原始文化,当它一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繁衍至今,进化成一种独具东方审美特性的艺术样式。然而,在信息多元化和娱乐样式繁杂的今天,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萎缩。《秦之声》戏曲栏目在历经辉煌后迎来了诸多现实问题,传统戏曲秦腔受众主要以中老年戏迷为主,但是,随着这一群体年龄的自然增长,如何能培养下一代的戏曲需求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十分重要,陕西电视台戏曲栏目《秦之声》作为中国电视戏曲栏目中重要的一员,与中国戏曲文化共同经历了繁盛和衰落,非常具有典型性。本文以小见大,对《秦之声》栏目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上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供未来参考。

  • 标签: 《秦之声》 传播学 电视戏曲 秦腔
  • 简介:戏曲文学批评的现代化体系构建是伴随着戏曲文献、唱演、美学批评和传播接受等诸多方面深入展开下的必然产物。李志远新著《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依次通过对形态构成、文献整理、思维特征、批评美学等不同专题展开论述,深入聚焦戏曲批评的潜在思维、诗性精神和美学意义等多种层面。某种程度来说,形态批评的研究可谓是批评的批评。

  • 标签: 中国古代戏曲 批评形态 曲学 评介 美学批评 思维特征
  • 简介:景建树是我国著名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创作的打击乐与乐队《金沙滩》、绛州鼓乐《秦王点兵》、古筝曲《望秦川》、山西民歌《走西口》、七重奏《打春》等百余首经典之作,拿下了诸多创作与演出的奖项,为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同时,他担任了多部大型交响音画、交响乐的指挥,包括其参与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与交响音画《华夏之根》、《敦煌音画》等。景建树追求的人生理念——"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蹉跎莫遣韶光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标签: 景建树 音乐创作 指挥
  • 简介:201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哈密市五堡乡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发现了11件箜篌。这是自1996年新疆且末首次发现中国出土箜篌以来,发掘数量最多的一次。墓地时间断代为“公元前8—5世纪”,箜篌时间断代为“公元前7—6世纪”。除了数量之最,艾斯克霞尔南箜篌还是集刻绘装饰、琴颈弦杆一体、共鸣箱尾端带有骆驼造型装饰、粘贴与绳捆混合蒙皮(发掘者认为)、具有明显拜火崇拜等特征于一身的出土箜篌。可见,其考古价值、历史意义非同一般。

  • 标签: 箜篌 音乐考古 艾斯克霞尔南 拜火
  • 简介:动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其具有符号特征。符号将表示者与被表示者的结合,能指与所指结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90年代,国内动画受到冲击,动画企业缺少品牌意识,动画作品承担民族文化载体的功能有待完善。动画作为视觉文化符号对我国文化形象树立有重要作用,民族精神蕴涵其中。掌握文化符号传播方式,运用动画符号手段,树立国内动画品牌形象,提高中国动画品牌认知度。

  • 标签: 文化符号 中国动画品牌
  • 简介:有更好的办法我们有更符合心理学原理的作法,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力。为了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为了最终实现家长与教师的远大理想,我们的策略是:让短近目标呈渐进升级态势的排列。下面我用例子来说明这个策略。

  • 标签: 动力源泉 孩子 第六章 学琴 思维 自满
  • 简介:会议主题为“石器时代的音乐研究”的第十五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音乐考古研究会学术会议,于2017年夏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科学与艺术学院研究中心召开。与会学者围绕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音乐文化、人类与发声工具使用关系的发展演化、洞穴音乐文化以及史前遗址的音响考古研究等问题进行探讨。本届国际音乐考古学术研讨会,很好地促进了世界各国音乐考古学家的学术交流,同时也体现出音乐与考古、建筑、美术、科技、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跨文化、跨地域的音乐考古学学术对话。

  • 标签: 石器时代 音乐考古与文化 音响考古学
  • 简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评选"于2017年9月18日在上海音乐学院评审结束。评委包括各大专业音乐学院和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也包括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领导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总编辑等。本次论文评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

  • 标签: 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