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唐代大曲是古典艺术的精华,对于后世戏曲、乐舞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均非常巨大。近世迭经王国维、任半塘、丘琼荪、阴法鲁、王维真等几代学人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而王小盾先生的研究更是后出转精,他经过勾稽,考得唐代大曲曲目121种,对学界贡献良多。在此基础之上,王先生又将唐大曲划分为宫廷大曲和教坊大曲两大类,前者包括

  • 标签: 法曲 任半塘 阴法鲁 燕乐 清乐 俗乐
  • 简介:6月20日至23日,作为中美人文交流重要组成部分的2015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在美国休斯顿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来自美国和中国的50余所高水平大学的校长在莱斯大学汇聚一堂,就中美高等教育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徐昌俊院长代表天津音乐学院参加了此次大会。

  • 标签: 学术交流活动 大学校长 国务院副总理 天津音乐学院 高水平大学 人文交流
  • 简介:文章就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的主客位分类,即科尔沁蒙古族人自己的分类和音乐工作者分类进行了归纳和阐释。科尔沁人自己根据歌唱对象不同将短调民歌主要分成3类,即:人对神的歌唱、人对人的歌唱、人对畜的歌唱;而音乐工作者因分类依据不同,归纳起来有6个方面,即旋律形态、题材内容、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历史时期、篇幅大小。

  • 标签: 科尔沁 蒙古族 短调民歌 分类 主位 客位
  • 简介:藏族传统音乐及其形态特征的形成,既与自然生态有关,亦与文化形态有关;藏族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组。藏族传统音乐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看,都是重要的艺术成就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承载着丰富的自然信息和人文知识。

  • 标签: 藏族 传统音乐 分类 知识体系
  • 简介:2015年6月6日至10日,为期5天的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将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由音乐会、学术报告和论坛三大板块组成。将有来自全国10所专业音乐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声乐专业的师生们齐聚沈阳,共享民族声乐的节日盛宴。

  • 标签: 民族声乐艺术 音乐院校 沈阳音乐学院 交流展 中国民族声乐 心歌
  • 简介: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19日,应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的邀请,台北亚太管乐协会会长黄秀婉女士与我院交响管乐团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黄秀婉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执棒过的各类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先后多次获得国内外专业比赛奖项。她先后担任台湾管乐协会理事长、亚太管乐协会会长、亚太地区亚太管乐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管乐协会理事等职务,是台湾地区较为活跃和有影响的指挥家。

  • 标签: 黄秀 学术交流 沈阳音乐学院 台湾师范大学 管弦系 台湾地区
  • 简介: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soprano)特指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歌曲演绎时,其以华丽的音色、极高的嗓音、灵活多变的唱腔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然而,即使是在人才辈出的中国,优秀的花腔女高音却如凤毛麟角,如何加强对花腔女高音的轻机能方面的技巧训练,提升其艺术魅力已经成为当代声乐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花腔女高音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了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 标签: 花腔女高音 训练方法 呼吸 头声 跳音
  • 简介:在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艺术素质培养愈来愈重视,低龄儿童学习钢琴的人数与日俱增,大量涌入钢琴培训中心和拜师学艺行列。如今的钢琴师资良莠不齐,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再加上琴童的年龄日趋低龄化,家长更没有辅导孩子的可循办法,低龄儿童钢琴的学习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钢琴和弦弹奏困难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低龄儿童钢琴和弦弹奏困难的原因分析这里谈到的低龄儿童主要是指两岁半到五岁以下的儿童。

  • 标签: 低龄儿童 琴童 手型 触键 艺术素质 物质文化生活
  • 简介: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不仅能陶冶孩子的素养,更能锻炼孩子的大脑。但是父母总能为孩子学习什么乐器而烦恼。而弦乐器散发出的魅力是无可阻挡的,学习弦乐的程度比较偏难,问题比较复杂,灵活性较大,成才的道路也各有千秋,个人悟性,学习程度上都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目的和所具备的才能不同,在要求上也应有所不同,各个突破,区别对待。

  • 标签: 弦乐 态度 方法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论涉及两个相异的学术分类系统:其一,以宏观-思维-观念层、中观-学理-学统层和微观-实践-方法层三者划分的范式系统;其二,以形态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层面划分的民族音乐符号学系统。在"微观-实践-方法层"和形态学层面,如今主要存在五种基本的分析范式:首先,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一度以音乐表演(或表演行为)之前、之后的对象化作为分界,构成分别以"乐谱"或"音声"为不同起点对象的分立状态,民族音乐形态学分析(范式一)和描写音乐形态学分析(范式二)则为其中两种代表性研究范式。其次,也有部分学者致力于探讨存在于音乐文化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以及"模式与模式变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穿梭往返于"表演前、表演后"的"简化还原音乐分析"(范式三)和"转换生成音乐分析"(范式四)则为其中两种代表性分析范式。再者,(仪式)音乐民族志形态分析(范式五)以表演为场域,其分析起点位于"表演过程之中",其音乐分析的触角则可伸展至其左右——"乐谱"分析和"音声"分析及其前后、上下——简化还原音乐分析和转换生成音乐分析,故而具备了作为一个"强大的中央装置"的目标和条件。

  • 标签: 传统音乐形态学 描写音乐形态学 表演前 表演后 声音 简化还原
  • 简介:每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倒数第二首乐曲永远是《蓝色多瑙河》,而不同的指挥家在演绎这首作品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力度、速度、句法包括和声色彩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总谱,标着同样的力度、速度记号,为什么呈现出的效果会不尽相同呢?因为这跟每个指挥家对作品的理解有关,而他们把这一理解通过手势传达给乐手,使其奏出风格各异的音响效果。这种手势的表达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指挥技术。

  • 标签: 指挥家 技术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蓝色多瑙河》 和声色彩 音响效果
  • 简介:本文从学术方法与研究关系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贡献。从“国学”到音乐学、从史料到田野考察、从音乐本体到文化、从单一实证到多元论证、从历史事件到学科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基础、范围、方法、地位等学科建设的每一次蜕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催化作用。目前学科内部细化而缺乏彼此联系与整体观照,局限于西方专业艺术史理念而缺乏中国文化艺术史特质,受制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与公心的历史观,过度强调文献史料而缺乏史事为历史学服务的意识,学科性质认识不足而缺乏学术争鸣和高品质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关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落窠臼,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这一学科深化发展。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学术理念 学术方法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