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鼓吹十二,又称“鼓吹熊罴十二”,始设立于南朝梁代,盛于隋唐及北宋,亡于金元。它是梁武帝时期乐悬制度改革的结果,也是鼓吹乐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设立是鼓吹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南朝梁、北周以迄唐宋宫廷音乐中重要的音乐品类之一。本文主要考察鼓吹十二的设立、建置及其在历代的沿革,阐述此乐的性质、礼仪功能,并揭示其对宋元舞台艺术产生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鼓吹十二案 熊罴架 舞台艺术 乐悬 鼓吹
  • 简介:近读《今晚报》副刊载姜德明先生所写《〈子弟书总目〉小记》一文,对傅惜华先生所编《子弟书总目》的情况有所介绍,对曲艺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其中说这批俗文学资料:"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火,从南京运往西南大后方保管途中,不幸船沉大江,这批珍贵的资料,全部毁灭了……"这是当时流行很广的一种误传,被傅惜华先生所接受,

  • 标签: 子弟书 姜德明 抗日战争期间 《今晚报》 文学资料 大后方
  • 简介:“胡公信仰”是浙江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区域性神祗信仰,“‘五云三都’白竹胡公案”是其代表性的仪式活动。通过此个案,以传播学的视角考察“胡公信仰”仪式及其音乐的演变轨迹和内外动因。研究发现,政府意志、市场力量、人口流动以及传媒的影响,传播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因其信仰核心、闹热兴旺的祈福目的,传播的核心要素保持不变。传播方式从比较单一的民间社会传播转变为以民间社会传播为主,融合了政府组织传播和新媒体传播,构成了多元的传播样式。

  • 标签: 胡公信仰 “'五云三都’白竹胡公案”仪式音乐 传播 浙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