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译自B·西姆斯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史学系主任)《20世纪的音乐——风格与结构》一书的第3章,主要介绍传统和声中常用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在20世纪音乐中不同干传统的用法。

  • 标签: 三和弦的延伸 双三和弦 调式 调性 无调性
  • 简介:新发现的这通元人碑刻,今存山西省沁水县西南约20公里的土沃乡下格碑村圣王庙内,发现时身趺分离,侧卧于正殿窗前。碑连额高169公分,宽73公分,笏头,正书,额篆"创修圣王行宫之碑",立于至治二年(1322)。此碑《山西通志·金石志》失于著录,亦为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所遗漏。新《沁水县志》有著录却未收碑文。碑中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一段舞庭描述值得注意,兹据拓本录其正文并略作考述于下。

  • 标签: 新发现 碑刻 取水 沁水 戏台 达鲁花赤
  • 简介:长久以来,哨片乐器演奏者总是想方设法地延长哨片的使用寿命,但对于哨片退化的原因一直众说不一,一直没有能使人满意的定论。这里介绍的是美国的一个由职业双簧管演奏家、物理学家、医科大学学生组成的研究小组所研究的结果。他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各种哨片(新哨、旧哨和苇片料等)

  • 标签: 哨片 乐器演奏 英国管 使人 使用寿命 木质部导管
  • 简介: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稽康“善弹”《广陵散》的历史故事作了新的认识。第一角度是“传播”角度,分析了嵇康对抗司马氏酷政所表现的气节,《广陵散》即是“气节”之歌。第二个角度是“演绎”的角度。认为嵇《广》关系的一个特征是经典作品的当代演绎。它的今人的启示2与阐释学的“演绎者也是作品的创作主体之一”的观点相通,认为这一点有助于今日的音乐家构建起开放的“演绎艺术”的领域,以增色舞台。

  • 标签: 三国 嵇康 < > 音乐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