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音乐人类学作为一个外来"学科",需要结合中国语境进行本土化观察与重新审视。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均已有百年历史,不但有着区别于西方的发展脉络,而且在国内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认识,对其脉络及差异的讨论与了解有助于当下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思考,同时,音乐学科也应部分地进入中国独特语境下的人类学等学科脉络,从艺术人文的角度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语境下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本土化讨论及学科命名问题进行梳理,以之作为音乐人类学学科属性等相关问题讨论的参考,并对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命名进行新的思考。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 简介:全球排名第一乐团任命总监意大利指挥家丹尼尔盖蒂(DanieleGatti)日前被任命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2016年上任,成为乐团历史上第十七任总监。他接替的是乐团现任首席指挥马里斯·杨松斯。杨松斯以首席指挥身份指挥乐团的最后一场演出将于2015年3月20日举行。《留声机》杂志曾对全球二十大乐团进行排名,这支乐团排在第一位,柏林爱乐排在第二位。

  • 标签: 音乐信息 杨松斯 首席指挥 理查·施特劳斯 荷兰人 第一钢琴协奏曲
  • 简介:中国台湾小提琴家包揽首届新加坡小提琴大赛首届新加坡国际小提琴比赛于2015年1月21日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台湾的三位选手包揽了比赛前三名,分别是二十岁的冠军曾宇谦、二十三岁的亚军林品任以及二十岁的季军美籍华人费恺珉。冠军除了获得高达五万美元的奖金之外,还有遍布世界各地乐团的演出邀约,包括伦敦爱乐乐团、印度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

  • 标签: 爱乐乐团 音乐信息 中国台湾 肖斯塔科维奇 帕格尼尼 作品音乐会
  • 简介:7月2日至3日,由中国曲协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在辽宁科技大学召开。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评议组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曲艺院团、曲协组织等领域的数十名专家学者与会,认为建设中国曲艺学学科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论坛期间,与会者还提议并成立了“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联盟”。现将《关于建立曲艺学学科的倡议书》原文刊发,并选发仲呈祥、赵为民、傅谨、牵智勇等部分领导、专家学者讲话、文章,对曲艺教育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与展望。

  • 标签: 中国曲艺 高等院校 教育联盟 学科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论坛
  • 简介:王小盾著《隋唐音乐及其周边》集中于唐代乐史研究所得系列成果,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史料考证展开,对隋唐音乐文化交融、音乐制度确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显示出了作者的研究旨趣及专注学问探究的人文情怀。文章从王小盾唐代乐史研究引得,认为创新唐代乐史研究方法,既要注重微观上音乐文献学中的唐代乐史史料开拓,又要重视宏观上唐代音乐现象本身反映出的社会互动关系,还要从民族音乐学上注意唐代音乐现象与同类文化事项之间的投射对应。

  • 标签: 王小盾 《隋唐音乐及其周边》 唐代乐史 学术史 新史学
  • 简介: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南海区域具有鲜明"陆缘海"特征的文化写照,也是海南本土音乐与我国南海周边诸岛国民间音乐相互包容、互相渗透的一种文化缩影。2014海南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通过"非遗"保护、教育传承及南海文化三个方面的理论阐释和设计论证,不仅将相关民间音乐流布和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研讨,而且通过其地域特色鲜明的"本土音乐"与我国南海周边岛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渊源联系的探索,提出了构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泛区域化"南海文化圈"的学术概念。

  • 标签: 海南黎人 黎族音乐 非遗保护 南海文化
  • 简介:藏族传统音乐及其形态特征的形成,既与自然生态有关,亦与文化形态有关;藏族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组。藏族传统音乐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看,都是重要的艺术成就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承载着丰富的自然信息和人文知识。

  • 标签: 藏族 传统音乐 分类 知识体系
  • 简介:每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倒数第二首乐曲永远是《蓝色多瑙河》,而不同的指挥家在演绎这首作品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力度、速度、句法包括和声色彩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总谱,标着同样的力度、速度记号,为什么呈现出的效果会不尽相同呢?因为这跟每个指挥家对作品的理解有关,而他们把这一理解通过手势传达给乐手,使其奏出风格各异的音响效果。这种手势的表达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指挥技术

  • 标签: 指挥家 技术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蓝色多瑙河》 和声色彩 音响效果
  • 简介:配器是与作曲有着最密切关联的一门技术理论。若要研究某一类型音乐的配器技术与手段,主要应从该类型音乐的特有观念出发,在作品的结构中探寻配器的奥秘。文章从分形结构的微观细节,到中观隐喻性的模型内容,最后再到作品整体宏观结构的顺序,结合其延展性的时间结构观念,来探索频谱音乐特有的配器技术与手段。

  • 标签: 频谱作曲 配器 结构 音色
  • 简介:西方指挥界普遍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将各种音乐形式指挥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排列为交响乐,歌剧,协奏曲。但是由于语言不通的关系,我们中国的指挥通常会将歌剧和协奏曲互换一下,把歌剧放在最难指挥的位置,其实也不难理解,歌剧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不仅有百人的交响乐团,合唱团,独唱演员,还有灯光舞美,怎么样把他们捏合在一起,既要保证演出的连贯性。

  • 标签: 歌剧指挥 技术 交响乐团 难易程度 音乐形式 艺术形式
  • 简介:舞台技术是指通过布置各种舞台装置进而营造出戏剧中要求的场景和气氛的舞台应用艺术,主要包含舞台布景制作技术、灯光技术、音响技术等。舞台艺术创作中,舞台技术占据重要地位,戏剧场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都从不同角度为戏剧演员塑造角色起到辅助作用。戏剧舞台艺术要呈现出生命力和活跃繁荣的气氛,各类舞台技术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断创新舞台技术的运用形式、内容以及手段,才能够呈现出新风格的戏剧舞台,才能不断满足观众视觉、听觉、感觉上的求新要求。当前的舞台技术也在努力需找更多、更创新、更个性化的空间设计,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个性化的舞台效果。

  • 标签: 个性化 舞台技术 设计与运用
  • 简介:电脑音乐现代技术的应用性研究是论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硬件音序器编曲、硬件音源到如今以强大运算能力的电脑为核心载体的软件音序器加载软件音源的制作模式,探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性”是怎样在其技术革新中体现的。

  • 标签: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软件 硬件 应用性 配乐
  • 简介:摘要:双腔葫芦埙是四川音乐学院王其书教授的重大乐器研究科研成果,是埙改革的突破性成果。它将埙的音域(从胴音算起)扩展到两个八度,并增大了音量。双腔葫芦埙使用十二平均律律制排列,它转调方便,大大提高了埙的演奏性能和表现力。双腔葫芦埙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王其书老师发明的复合振动共鸣创新技术。通过重点研究复合振动的原理,并对埙在各音区发音的声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在对比的基础上,找出双腔葫芦埙扩展音域和增大音量的声学奥秘。

  • 标签: 复合振动共鸣创新技术 双腔葫芦埙 王其书
  • 简介:在民乐系2014年艺术实践系列活动中,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于海英教授在综合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东北扬琴风格演奏技术难点解析》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民乐系相关专业师生、社会各界扬琴爱好者百余人参加。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东北扬琴流派的审美思考。

  • 标签: 民乐系 演奏技术 副主任 学术报告厅 沈阳音乐学院 于海
  • 简介:中西哲学的不同造就了二者音乐文化的差异,同时也造就了中西音乐分析方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哲学即思维范式出发,探讨当前中国音乐界音乐分析学科技术和观念的局限性,及其当下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音乐分析 思维范式 中西音乐差异 技术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