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欣赏与创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殊本能,欣赏不断打开人的心灵,创作不断开发人的心智,人类离开了欣赏与创作的生存方式,恐怕是人将不人了,因为人世间一切,人之所以认为是美的事物,都源于有了这两个过程。

  • 标签: 欣赏 创作 文明发展 艺术 人类
  • 简介:我们所提倡的书法批评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批评,一种善意的批评,一种真诚的批评,一种客观的批评,一种务实的批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自我批评。——题记

  • 标签: 书法批评 自我批评 主体精神 书法艺术
  • 简介:欧普艺术(OPArt)和动力艺术(KineticArt),是在60年代同波普艺术同时发展起来的,但较晚才获得社会的注意。诚然,50年代中期许多美术家就开始了这种艺术的实验,一般地说,他们发展成一种对抽象艺术的新态度。从一开始,这些实验就吸引了消息灵通和有才智的批评家们的注意。其结果,战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阶段就成为许多理论分析的主题。

  • 标签: 欧普艺术 消息灵通 活动雕塑 理论分析 动力环境 发展阶段
  • 简介:打开中国书法史,董其昌是明末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之一。他生于明嘉靖34年(1555),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九年后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攻进燕京,而吴三桂又引多尔衮大军驻扎山海关,从此开始了长达270年之久的满清统治。虽说在康、雍、乾三代,屡兴文字狱,迫使许多汉族

  • 标签: 交游党争 党争倾向性 范凤翼交游
  • 简介: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墓,同其他唐陵一样,神道两侧置有石刻,被称为"石像生",石刻马作为代表被置于神道的最前侧。从造型艺术形式本身而言,唐泰陵的马造型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表现手法,充分地运用了线刻、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但是和其他陵墓有所不同.

  • 标签: 造型艺术 唐玄宗 石刻 语言 表现手法 艺术形式
  • 简介:在传统与创新的话题中,我们最终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辩证的。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大概是讲笔墨精神应该担当起时代反映的诸多问题。绘画作品应当具有当代最大含量的社会人文内涵.以期很好地推动绘画历程的良性发展。“传统”是古老而又时时刻刻鲜活的,它是动态的。我们今天的一切努力在经过百年之后也将被视为“传统”,所以创新还是很重要的,毋庸赘言。

  • 标签: 绘画艺术 传统与创新 笔墨精神 良性发展 绘画历程 人文内涵
  • 简介:传统手工艺在我国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而到了近代以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总体的发展趋势却是渐渐走向低迷、衰弱.本文主要以漆艺发展为例,分析漆艺乃至手工艺发展走向衰弱的主、客观原因,并针对这些弊端和弱点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式和设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统与创新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创新的探讨,希冀能为漆艺和手工艺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手工艺 漆艺 传统 创新
  • 简介:2005年5月到9月法国斯特拉斯堡现代艺术馆展出的“1950-1975光效应艺术(I’artoptiqueetcinétique)”主题回顾展.以全面的视角.历史性和理论性地展示出由科学进步所进发的“艺术的科学(或科学的艺术)”奇迹。

  • 标签: 现代艺术运动回顾 1950-1975光效应艺术 艺术与科学 艺术引思
  • 简介:1993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成人教育制度。

  • 标签: 成人教育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成人教育制度 崇德 综述 教学
  • 简介:当代艺术已超越本体,走向多元,对艺术中的越界以及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是2009年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讨论的专题,在座谈中专家们从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期《艺术无疆》《雕塑界继承传统的陈疴新疾》《从哲学层面看当代艺术》等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各自的观点,这些文章观点不同、各有见地。下期将继续发表,以呈现学界批评与争鸣的状态。

  • 标签: 当代艺术 雕塑 中国 年鉴 国际 越界
  • 简介:作为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伍必端先生的许多作品是人们耳熟能详、提起来历历在目的,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创作的《毛主席像》,就是以吸收了民间年画风格的版画形式表现共和国领袖的创举;1976年他的素描《周总理画像》和1979年的版画《朋友、亲人、领袖》,在当时“怀念总理”的社会情境中,曾引起巨大的心理共鸣而广为传播;

  • 标签: 创作动力 艺术研究 版画艺术家 前言 人民 新中国成立
  • 简介:日前,首都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举行同等学力学员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北京大学张振国教授担任主席并主持会议,答辩委员有秦永龙教授、叶培贵副教授、王元军副教授、解小青副教授等。参加本次答辩的四位

  • 标签: 中国书法 举行同等学力 书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