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现实主义艺术[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蒋大可译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一场短暂而流行的艺术运动,这是一场称为超级写实主义或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可能没有哪种后期现代主义风格象它那样引起误解。从其名称所表示含义来说,它是具有常引起...

  • 标签: 超级写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艺术家 现代主义 作品 自画像
  • 简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伊始,架上绘画领域便出现了一种媚俗化的倾向,尤其是90年代中期,媚俗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且媚俗还假扮成一种先锋艺术的姿态,时下,媚俗已汇集为一种潮流,成为了中国当代架上艺术的主流审美趣味。我将这种现象称为“媚俗主义”。在《为什么今天的美术展览会如此泛滥》一文中,我曾把这种“媚俗”现象概括为:“空间的表层化、色彩的艳俗化、造型的图式化、符号的中国化、审美趣味的庸俗化”。其实,这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描述,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显然,“媚俗主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趣味问题,它的出现有着自身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跟当代艺术生存的外部文化环境有关,挟句话讲,它不仅意味着艺术处于现代和当代两个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中,功能和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它也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艺术市场的逐渐发展以及后现代文化兴起后,中国当代艺术在经济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向时期的重要表征。

  • 标签: 新潮美术 政治媚俗 文化媚俗 图像媚俗
  • 简介:在过去的5年里,纽约的东村(Eastvillage)作为一个艺术舞台,已渐渐地被人们视为某种艺术的象征或某种思潮,或是新一代消沉、疯狂、原始、革命的、在生活上豪放不羁的艺术家们的营巢。在东村之外,出现了一群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贴上了几何派、未来主义波普艺术、新概念主义、精致艺术和抽象派等形形色色的不同的标签。同这群艺术家们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都谈不上是一个有组织的艺术

  • 标签: 波普艺术 艺术舞台 何派 VILLAGE 极少主义艺术 一幅画
  • 简介:一诸众的梦想与梦想的诸众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特勒迪[FreddricAugusteBartholdi]主创,由法国大东方殿共济会于1884年赠于美国,庆祝美国成立100周年。法国委员会负责筹集修建主体的资金,而美国委员会负责建造底座的资金。1873年美国刚渡过经济恐慌,资金筹集反复被民众和媒体批评,约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通过《纽约世界报》来为底座筹集资金,方式是将每一位捐赠者的名字都刊登在报纸上。

  • 标签: 感性形式 资本主义 资金筹集 自由女神像 媒体批评 筹集资金
  • 简介:一.表情包时代到来随着中国宽带普及政策的大力推行,媒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移动端社交平台的兴起和繁荣,表情包已成为一种网络聊天的流行文化,潜入大众网民的生活。据腾讯2015年发布的《中国网民表情报告》报道,2014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已超过5338亿次,8亿QQ网民中,超过90%在聊天时使用过表情。

  • 标签: 新媒体 表情 教学设计 教学探索 文化传承 戏曲
  • 简介: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演变的动因现代艺术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19世纪以来,艺术上的每次革命,都是伴随着哲学、科学、政治、经济基础的变革。不可否认,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更是史无前例的和具有革命性作用的,但同时它也孕育着发展的危机:现代科技文明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发展与人文传统的萎缩.

  • 标签: 表现主义绘画 演变 德国 西方工业文明 现代艺术 现代化进程
  • 简介:本雅明·布赫洛所著的《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到1975年间的欧美艺术评论集》一书是一本前卫艺术史的研究性文集,也是西方20世纪末研究前卫艺术史的最重要文本之一。笔者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分析布赫洛的理论来源与倾向,进一步剖析布赫洛的理论,厘清其与彼得·比格尔、法兰克福学派和"情境主义"等的关系。

  • 标签: 本雅明·布赫洛 新前卫 文化工业 理论倾向
  • 简介:于焕是90年代后期崭露头角的青年雕塑家。他原本是学工艺美术的,80年代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和河北师范学院。1990年参加全国城市雕塑研究班,曾两次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1997年,他考取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师从董祖诒、曹春生、孙家钵、隋建国诸先生,继续自己的雕塑研究和创作工作。此间,他承接了河北省爱国教育基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纪念碑及建筑装饰设计,创作并完成了纪念性圆雕《董存瑞烈士铜像》;作为第一助手参与制作了卢沟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碑群雕《万人坑》、《凄风苦雨》。1999年完成组雕《太行情怀》,并于当年参加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展览,后入选第9届全国美展。于焕是幸运的。他出生于60年代,成长于开放改革的80年代,可谓生逢其时。20世纪后半期,是中国美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期。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冲突中,于焕新经过比较鉴别,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中国雕塑源远流长,上迄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下至唐宋元明,向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自“五四”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欧洲———先是法国,后是苏俄写实主义雕塑传入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

  • 标签: 创作谈 延伸焕 新雕塑
  • 简介: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流派,在理论上接受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实践中学习20世纪早期表现主义的风格,讲究绘画过程的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一种粗犷的、原始主义的美学风格,竭力主张还绘画以本来面目,注重绘画性和探素内容、色彩等形式语言的独立性。其作品主要表现缅怀民族传统的抑郁心情和反思战败历史的悲怆心态。安塞尔姆·基弗是该画派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 标签: 表现主义画家 德国 艺术 救赎 废墟 绘画流派
  • 简介:自然主义流派正站在俄罗斯文学的最前沿。从一方面,我们可以刨除偏见,毫不夸张地说,支持它的读者是最广泛的。这并非推测,而是一个事实。目前,所有的文学活动均与杂志相关。让我们看看,那些最流行的杂志,有着最大的读者群的杂志,哪一家不在刊载自然主义的作品?非自然主义流派中还有哪些小说和故事能使公众怀着特殊的兴趣来阅读呢?——我们倒不妨说公众除了自然主义流派之外还阅读其它小说吗?哪些非自然主义派别的评论家还能向公众施加更为强大深远的影响力?或说,还有哪些非自然主义派别的评论家,能像那些支持自然主义的反修辞者那样,与社会大众的观念和趣味如此贴合?在事情的另一方面,除了自然主义流派,还有谁总是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总是受到最猛烈的攻击呢?各种在各方面毫无共同之处的派系在攻击自然主义的时候却能保持完全一致,他们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和并不存在的某些倾向强加给自然主义,然后对后者的每一言、每一行作出断章取义的曲解,直到完全忘记了基本的礼貌,实行最粗鲁的破口大骂。反自然主义者现在几乎是一直在呜咽式的喋喋不休。果戈里的切骨仇敌,那些已经被彻底击败的修辞派和所谓的斯拉夫派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完全没有!而后者,在承认果戈里为创立自然主义派别的宗师同时,与前者采用了完全一致的方式来攻击这一流派。

  • 标签: 反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俄罗斯文学 文学活动 社会大众 断章取义
  • 简介:在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中,书法是一个最特殊的所在,绘画、雕塑、建筑等当然也是先有行为再有结果,并且正因为行为的主导者是艺术家,于是结果自然就指向艺术作品。但通常而言,作品的完成是画家、雕塑家们的最终目的,行为只是一个“通道”,一种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目的既有,手段完全

  • 标签: 行为 价值评判
  • 简介:艺术狗Artgoer是以”艺术点亮生活”为宗旨,致力于倡导艺术走向大众,艺术融入生活的艺术类APP,通过积极推广艺术展览、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周边产品,传播美的艺术,推动大众美育,以新颖的形式、与用户的互动,坚现了艺术类媒体的独特优势,艺术狗Artgoer的负责人鲜卓恒,与本刊共同探讨了关于艺术类媒体发展和面临的各种问题。

  • 标签: 艺术媒体 新媒体 大众
  • 简介:“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大展”于2005年5月22日至27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共展出来自京,吉,黑,辽“三省四方”以及广东,甘肃,湖北等地的96位画家的92件中国画人物画代表作。

  • 标签: 关东画派 人物画 中国画 现实主义 首都 艺术
  • 简介:"新学院主义"试图概括当今中国艺术院校在校学生的艺术创作状况."新学院主义"既有悖于传统,又与传统有联系,是一个泛义的概念."具象表现"、"直觉表现"、"抽象表现"、"传统表现"、"实验表现"是新学院主义的常态.

  • 标签: 艺术 新学院主义 实验 传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把人类社会和历史划分为男性和女性是有意义的吗?怎样才是更自然的呢?怎样才是更为文化的定义?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家、文学批评家,政治家,文化和经济学家使用的工具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不同,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显而易见,许多人理解一种文化都是以阶级、习俗、经济因素或信仰为依据的,加上种族的(少数民族)情色的东方范畴,再把性别因素融入诸因素中,将会形成一些重要的方法,观点,政治角度,这种角度就是当今在学院、知识分子和政治团体、新闻媒介中主要讨论和论述的问题。这些批评方法经常不仅是用于理解的方法,而且是用作表现的手段。

  • 标签: 女性主义 历史学家 文学批评家 人类社会 艺术史家 经济学家
  • 简介:被誉为当代书坛主流派的所谓书法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实质上是一种倒退的理论和倒退的实践。被称为多元并存的中国书坛实际上是书法新古典主义的一元独尊。不消解书法新古典主义的“霸权话语”,中国书法的多元和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而有关“不成熟即美”、“狂怪出新”的命题正是对书法新古典主义“霸权话语”的强有力的冲击。

  • 标签: 中国书法 新古典主义 主流 流派 多元 成熟
  • 简介:奥利瓦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样式主义时代”非常相似,并在他的《叛逆的思想》一书中做了相关论述。本文以此为基点,试图探寻样式主义对奥利瓦言及的“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意义。重点在于通过对比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和现代性本质,论证样式主义精神实质是如何通过寓言实现.它与现代主义艺术的潜在渊源和精神内延是什么,并试图通过这种对比揭示。就人类艺术的发展而言,对样式主义的全面研究与分析是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名词的正名问题,更是艺术在发展中对自身的反思和时代的需要。

  • 标签: 样式主义 寓言 弥赛亚 现代主义 引用 平面性
  • 简介:一、媒体艺术的发展状况媒体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它实际上可以是造型艺术的延伸,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门类,是用媒体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的艺术样式。其艺术表达的丰富性,是其他艺术样式所不能替代或超越的,也是媒体艺术得以存在并在艺术领域逐步变为主流艺术样式的主要原因。纵观国际艺术发展趋势,媒体艺术本身已经占到一线重要展览的主要席位,国际上一些重要的博物馆、画廊更是在最近十年的艺术收藏中,把媒体艺术的比重逐步提高;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教学实践 想象 概念 能量 艺术表达
  • 简介:小说家大卫·洛奇[DavidLodge]在《小世界》中,塑造了这样一群学者、教授形象:他们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出席各式学术会议,借此观光旅游、追名逐利、冒险猎艳。这部小说在讽喻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侧面的同时,也勾画出了所谓的“后现代”生活的典型特征,鲜活地揭示了当代人对于前所未闻的发展速度的体验。而这种神速的情势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只要按一下电脑键盘,信息在数秒之内就能到达世界各地,速度免除了人们期望的心境,消弭了反思的空间,推进了事物的多元变化。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小世界》 现代知识分子 “后现代” 学术会议 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