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写生,是件"体力活儿"。像是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我出门也常不能"轻装上阵"。两个大木箱子,里面被油画框和颜料塞得满满的。蜗牛爬过,地面总留有一道浅浅的线。我是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画里的风景和过度劳累的身体留下的毛病,就是我一路走来的印记。还对户外写生充满诗情画意的想象?错了,这可是件"体力活儿"!写生,一切从"心"开始。相对于人物,我更喜欢画自然景色和人文建筑。每到一处,我总是首先被当地的特色建筑吸引,尤其是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变化多端的光影下面呈现出多种样式的古朴建筑,总能让我产生画画的冲动。

  • 标签: 人文建筑 特色建筑 过度劳累 画框 似与不似之间 莫奈
  • 简介:上集讲到丑书大军压境,欧家寨在行字的指挥下,先用天罡棋盘阵迎敌,然而,丑书很快找到了天罡棋盘阵的破绽,从侧面攻入天罡棋盘阵,将阵形完全打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 标签: 字投降
  • 简介:2001年,晴的《国宴》系列,把中国古今大家的"食材",如齐白石虾、八大山人鲤鱼、潘天寿老母鸡、任伯年鸭、吴昌硕葫芦等等拼盘上桌,引起了业界的注意,获得了初步的肯定。也许,将《国宴》系列或纵向深入挖掘,或横向扩晨开来,今天会成为一系列更有价值和影响的作品。然而,对一个自己感悟到的文化现象做解构,或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徽的切片错位式的批评和揭示,以表达多层隐喻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却突然戛然而止。外部世界的喧哗更多的时候带给她的是一种过往即逝的怜悯和无聊,没有她该有的归属感。她回归到了内心!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她发现了这种宁静和自得,在相对安静的校园工作室里,她可以更多地脱离那几乎悬变态的实用主义现实,让自己的思绪随着内心自由荡漾,让已经成为本能的美感在完全

  • 标签: 文化现象 作品 八大山人 外部世界 实用主义 任伯年
  • 简介:十年前,第,一次买房时,选择了一个顶楼的跃层。心里想着将楼上的小房间打通了做画室,而楼下作为生活空间。临到装修时,却改变主意了。最终将楼下最重要的两个朝南的房间打通,做成了一个特大的画室。改变的理由是,每天二十四小时,我待在画室的时间远远超过待在卧室的时间。空间格局改变了,心里的格局也随之改变。而以画室为中心的家居,想不艺术都难!拥有大画室之后,作品的状态明显比以前舒朗、优雅、自在,心态决定状态,而状态决定审美,审美才是艺术品质的保证。

  • 标签: 画室 艺术品质 生活空间 空间格局 状态 房间
  • 简介:鲁迅与鲁艺的渊源鲁迅艺术学院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为了发扬鲁迅精神而成立的学院。我们家属一开始和鲁艺没有直接的关系,大概1948年年末的时候,中国要召开新政协的筹备会,把很多的民主人士从香港请到了东北,准备成立新中国。新政协应邀与会者中,我的祖母和我父亲位列其中。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生活 鲁迅精神 艺术学院 1948年 延安时期
  • 简介:当边界被巧妙而自然地稀释,生长出来的是更加自由而内涵丰富的作品。黄斌的创作开始逼近、突破传统版画的边界,再加上他想讨论的多元的话题:城市、材料、物、场域……一如作品名“Ambiguity”所表达的含混和微妙。早已融入自身的版画的概念、思维逻辑和工作方式成为这一探索的助力而非屏障,内化为极具特色的个人语汇。

  • 标签: 边界 场域
  • 简介:有一种美,平凡质朴,不着痕迹,但却最能打动人心,那是母亲之美。画家高群以女性细腻的情怀,隽秀无华的风格,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鲜活,灵动,不事雕饰的稚子之趣。这是她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也是一位母亲眼中纯真无邪,自然天性的儿女之态。

  • 标签: 高群 艺术形式 女性情怀 表现技法 意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坪,女,一九六九年生,山西晋城市人,一九九○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执教于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书法专业。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曾先后获全省大中小学、全国高等院校师生书法评展一等奖,并潜心书法技法与理论研究。论文与作品在《中国书画报》、日本《书丛》、《中国书法》发表。

  • 标签:
  • 简介:又名雾晓,1984年生于河南周口。现为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学生。1998年绘画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面院主办的“我的家园中国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获绘画类金奖、写作类银奖并被收入作品集。1999年绘画作品获“茅台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1999年国画作品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主办的“中韩少儿书画交流展”并被收入作品集和制成台历。

  • 标签: 中央电视台 绘画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 书画大赛 作品集 李柯
  • 简介:1955年生于河南太康.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人民网书画频道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沟通无限书画院院长.美国国家大学中国艺术委员舍教授。2000年作品《阳光》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新世纪全国书画大展”获铜奖。同年10月.五幅作品被河南省档案馆作永久收藏。

  • 标签: 专家顾问团 河南大学 《人民日报》 中国 美术学院 《阳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877-1929年),名祯,字筱湖、晓芙,原籍浙江绍兴。他13岁时丧父,家境贫困,因端午节未送塾师金,即遭斥退;而塾师早年曾受惠其父,遂深感人情淡泊,乃发愤自学。他从小爱好绘画和篆刻,常向邑中藏家借阅书籍范本,为扇铺画扇得钱以养母,由于他勤奋好学,乃大进。为了记取少年生活之苦,作为学艺上进之鞭策动力,故自取号曰“苦”。颇有越王“卧薪尝胆”之意。他早年学习工笔,能画山水、人物、花卉,后师法徐青藤、扬州八怪与赵扌为叔,尤擅画松,并精于篆刻。40岁后曾从吴昌硕为师,刻苦治学数十年,名传大江南北。他一生中都与“西园”有缘。他父亲镜湖作客江西,定居南昌,幼年遂出生于南昌之西园。27岁那年(1903)应友人诸贞壮之约,迁居江苏南通,任职翰墨林书局。初为会计,后任经理,先后数十年,均住在翰墨林之西园。晚年得病,最后殁于上海之西园寺。生、作、死地,毕在西园,亦为印坛一奇事。他篆刻早年曾受赵之谦影响,后受吴昌硕指导。对篆稿、创作都十分认真。印稿均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直至认为满意时方描印上石再奏刀,故能得缶翁朴茂之气。“祯字晓夫别号苦”有边井字格朱文印。此印章法、字法、用刀均有似吴昌硕的风格,只是在气势上还不如缶...

  • 标签: 李西园 李苦李
  • 简介:《雕塑》杂志编辑约稿时相告:自新中国成立后所举办的12届全国美展中,仅第六、七届评出过金奖(包括有的展届中明确不砰金银铜奖在内),的确引人一思:全国美展雕塑的金奖都去哪儿了?

  • 标签: 《雕塑》 金奖 美展 新中国成立 杂志编辑
  • 简介:同安秀敏花鸟画展》于2007年2月28日于嘉兴画院开幕。展览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主办.由嘉兴画院以及曹州书画院协办,共展出花鸟画家同安.秀敏夫妇二人的工笔、写意花鸟画作品六十余幅,均表达了画家在近十多年的花鸟画艺术发展研究中的探索和独特的理解。

  • 标签: 画展 花鸟画家 美术家协会 写意花鸟画 艺术发展 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