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氵:氵,一般来说,在实际书写创作中,三点水这个偏旁的使用往往是比较容易忽视的,或者说使用时往往是大而化之的。其实,审视唐代以前的经典作品,就会发现其使用自有标准,其草法非常标准,亦很稳定。第一点独立,、三点相连的写法在晋唐作品中贯以始终,我们从王羲之《十七帖》中的"汶"、《孔侍中帖》中的"须",

  • 标签: 经典作品 唐代以前 《十七帖》 王羲之 标准
  • 简介:(上接2013年第2期)收藏的分类想了解收藏,首先应该知道收藏的一个大致分类。民国时期的分类特别简单,就分硬片、软片。两人对话:"您收什么啊?""我收软片。"那就知道你收藏的大方向了。书画、地毯、织绣,凡是可以卷起来的,一般都被称为"软片",剩下的都称为"硬片"了。比如陶瓷、玉器、铜器,这些都属于硬片。今天有了非常科学的分类,按照科学的名称分类。

  • 标签: 收藏 盛世 文化 历史 民国时期 分类
  • 简介:久闻江湖传言有梁溪惠某收藏巨联,非两米以上不达标耳。大凡文物收藏者总不免猎奇嗜好。犹忆曩昔龚定庵、陈介祺先后以重金所得汉玉印“缒仔妾蛸”之遭际,不胜唏嘘。江南自古文人荟萃,收藏之风.亦由来已久。凡金石书画、名碑法帖、古籍善本,天下文物半在江南。或谓藏家皆有所珍秘者,若吴平斋之“二百兰亭”,瞿子雍之“铁琴铜剑”,邓邦述之“群、碧”两宋版,吴湖帆之“明清状元扇面”,森森玉立,蔚然成风。所谓学有所专,收藏亦当如是也。以今日之言,即为“专题收藏”。盖天下美物多矣,岂可见好爱好,当有所选择,有所专注也。

  • 标签: 书法 中国 收藏者 古籍善本 专题收藏
  • 简介:在汉代书法史研究中,学者每每称引《汉书·艺文志》及《说文解字叙》中所载『汉律』内容,以说明在汉代朝廷把文字学和书法同利禄挂钩,是弘扬文字学和书学最为有力的办法,同时也是两汉书法艺术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二年律令》 书法史研究 简说 西汉 说文解字 书法艺术
  • 简介:一、印踪09·西周纹饰玺盘云飞鸟铸青铜,始识当年镌印风。文后图先成演化,铭心记取一时工。1980年,陕西周原博物馆获藏一枚西周回云纹铜玺,其后不久,又于当地西周灰坑中出土了一枚凤鸟纹铜玺。这两种铜玺纹饰都与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相类,故推测为制作青铜器纹饰的母范或抑压工具,可以说与"印"的功能相同。并且,也可以证明玺印的发展有着先图饰后文字的演化过程。

  • 标签: 西周时代 演化过程 青铜器 纹饰 博物馆 凤鸟纹
  • 简介:主题:风格与形式观念的颠覆问:"新碑学——魏碑艺术化运动"对中国书法在线条上的开拓能力极强,这一点已毫无疑问。如前所述,讨论"新碑学",首先即是着眼于它的石刻线条的表现力,当然也是关注线条"中实"的表现力,我以为从风格层面上去倡导北碑,阮元、包世臣、康有为早已在做了,但从技术层面上去发现魏碑,倡导魏碑。

  • 标签: 艺术化 魏碑 碑学 运动 陈振濂 问答
  • 简介:尚辉:从第一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始,杭州打造的中国画双年展的平台是在新世纪应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意之大者”到“长卷视界”,在学术主题上可以看到它的立足点。因为影像是我们今天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的当代艺术媒介,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影像的发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因为影像艺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架上艺术产生了支离,这是我们看到的很重要的学术现象。从“意之大者”强调对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到这次的“长卷视界”,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画自身的发展、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它和图像、影像并没有直接的大关系,任何的图像或者影像很难说具备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精神,意象中的造型,尤其境界、意象等中国画特有文化意韵和审美意韵是我们看到当代影像所不具备的。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国画 双年展 杭州 影像艺术 当代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张羽翔导师书法工作室”第届全国书法创作高研班于2013年11月8日在河南省钟繇书画院开课。钟繇书画院近年来连续举办了多届全国书法创作培训班,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学员入展、获奖。2012年11月该院举办“张羽翔导师书法工作室”首届全国书法创作高研班,通过张羽翔老师十天的授教指导,学员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此次是该院举办的第届全国书法创作高研班,课程将于11月16日结束。

  • 标签: 张羽翔 书法工作室 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
  • 简介:2012年12月28日上午91时30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浙江画院承办的“长卷视界——第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

  • 标签: 浙江省 美术馆 双年展 中国画 杭州 视界
  • 简介:2013年1月29日,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原副院长孙其峰先生获在京颁发的第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此殊荣的还有方增先、杨之光、李焕民、候一民、詹建俊等著名美术家。这6位美术家是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他们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发展的重要活动,其艺术活动更是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并身体力行地推进各个画种的美术教育,培养出大量优秀美术人才,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终身成就奖 终身教授 孙其峰 新中国成立以来 天津美术学院
  • 简介:2012年12月29日上午,第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学术论坛在浙江美术馆国际学术报告厅举办,当代美术史论家孙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士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田黎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尉晓榕、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及各大媒体和艺术爱好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论坛以“横轴视界:长卷作为视像之道”为主题,采取主题报告和现场提问的方式,理论家、策展人、画家等从各自角度对本次主题进行了专题论述和精彩点评。曹意强从观者到作者这两个角度谈论了长卷的形制之因,同时又参照了中西艺术史的发展脉络谈论了长卷的视像之道。

  • 标签: 学术论坛 中国画 双年展 视像 杭州 视界
  • 简介:本文以第一、第二两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为切入点,展开对该时期美术展览会筹办机构及作品的评审制度的深入探讨.两次美展展览机制的差异与延续性,不仅为还原美展真实的历史语境提供了契机和可资借鉴的坐标,同时也揭示出国家文化管理机制的运行功效对美术发展的深刻影响.

  • 标签: 筹办机构 评审制度 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