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着眼于广义的制度、新电子媒介和亚文化的深刻影响,认为当下的中国进入了一种社会整体性的转换时代,也开始了原本具有统一性或中心化特征的文学(批评)价值观时代的终结趋势,文学批评因之有可能以泛化的形态进入公共空间,公共理性和社会正义或道德律法的形成与担当,应属当下文学批评的自觉责任。

  • 标签: 文学批评 社会正义 公共空间 社会整体性 电子媒介 公共理性
  • 简介:有了人类便有了争斗。美国小说《兄弟连》写战士杀敌,“像一棵树被一个专业的伐木工人砍倒”,比喻之妙,已让人击节。可前苏联作家巴别尔的《骑兵军》写同类题材,部队上级命令开枪,“抹掉一人!”一个寻常的动词“抹”,被出其不意地用来形容举枪毙敌的动作,人世间对宝贵生命的冷漠、麻木,不是被更加触目惊心地定格在了纸上么?

  • 标签: 叙事伦理 关键词 正义 诗性 《兄弟连》 美国小说
  • 简介:写下这个题目,感到大得可怕,远远超过我视野和能力;但毕竟视之若珍,绝不忍轻易拂去。正义和幽默,互为衬托,堪称绝配,如果现实生活中拥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他是在顺境中最理智、亲切的推手和分享者,逆境中最富韧劲、乐观精神的后援和引领,与这样的人一同工作学习、把盏言欢、揶揄人事均是人生乐事。有他在,平淡变得精彩、怪异变得隽永、煎熬变得受用,即使身陷囹圄,时间好像也会变快。他想必是数日不见便令人寝食难安的。我们咀嚼着他的音容笑貌,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到他的身边。

  • 标签: 幽默 正义 沙特 金刚 现实生活 乐观精神
  • 简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艺术上构建了多种戏剧冲突,不仅将情节的主线与辅线交织,而且展现了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表现得丝丝入扣。该剧注重在矛盾对立中塑造人物形象,兼顾对冲突节奏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 标签: 《人民的名义》 戏剧冲突 社会问题
  • 简介:由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协、中国美术馆办,李公明任总策展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中的正义与良知--廖冰兄漫画艺术回顾大展”将于二0一一年三月十二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 标签: 漫画艺术 中国艺术 二十世纪 良知 正义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