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人类的语言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语言在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自身的特点。其中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一部分词汇,除了自己本身的概念以外,还有其联想义,或者叫伴随义、内涵义,具体地说,一个词所表明的意思,除了指明某一事物或现象外,还可以有其它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直接从字面理解,而要把词和该语言所属的那个民族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的领会。在具有内涵义的词汇中,数词占了很大的比例。数字的基本作用是计算,通常用来表示某一事物的多少(数量数词),或者用来表示顺序(顺序数词)。但人们使用语言时,往往赋予数字非数量的涵义:它们或象征着吉祥幸运,或预示着大灾大难,或被人们视为能带来财富的前兆,或被人们视为贫困的祸根。因而有些数字得到人们的青睐,另一些数字则遭到人们的厌恶。数词的这种联想义是和人类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联的,自远古时代起,就有许多关于数字的神话和传说,并渐渐产生了关于数字的成语、谚语。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这种数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所以与文化背景紧密相联的数字内涵义便有...

  • 标签: 灵动数字
  • 简介:<正>8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轰动效应的文学现象,如反思作品的发表、侨民文学的回归、以前“禁书”的解禁、政论体裁的走红、文学派别的论争等等。与这些文学现象相比,几乎与改革同时出现的异样文学引起的轰动程度要小得多,然而它的重要性却似乎不应在上述的文学现象之下。异样文学这一名词是苏联文学批评家秋普里宁在1989年初提出来的。然而属于异样文学的作品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了。这类作品同几十年来流行的苏联文学作品,特别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颇不一样。这类作品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改革前的“停滞时期”也是禁书,但是它们的被禁不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是出于审美情趣与习惯:出版部门和广大读者因其所受的文学教

  • 标签: 文学界 文学现象 短篇小说 文学作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作家
  • 简介:1924年6月6日,莫斯科举行普希金诞辰125周年纪念活动。诗人叶赛宁第一个登上普希金纪念碑底座的台阶,站在献上的鲜花丛中,激情满怀地朗诵了著名诗篇《致普希金》。叶赛宁把普希金称为“俄罗斯的命运”,对他表示无限崇敬。最后,叶赛宁仿佛面向未来,朗诵了预...

  • 标签: 叶赛宁诗歌 普希金 诗歌传统 十二月党人 勃洛克 民间创作
  • 简介:具有独立学科性质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以20世纪10年代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彼得格勒诗歌语言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一百年来,俄罗斯的文化符号学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在世界符号学版图中三分有其一。本期刊发三篇文章,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文学解读 发端 概念 传统 符号学研究
  • 简介:“我们坚持俄罗斯民族文学的传统”———访亚·卡金采夫任光宣[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卡金采夫,俄罗斯当代著名青年文艺理论家、评论家。现任《我们同时代人》杂志副主编。笔者于1996年11月28日对卡金采夫进行采访。以下“任”指笔者,“卡”指卡金采夫。]任...

  • 标签: 俄罗斯文学 民族文学 民主派 农村题材小说 普京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