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本校讲学稿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新授课为例,对如何设计问题讨论更有效建议如下其一,设计问题讨论时要明确目的,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要为了顺利完成课堂任务而帮学生扫除困难;其二设计问题讨论时尽量不要照搬教材;其三设计问题讨论时要充分挖掘教材,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成长;其四,设计问题讨论时以情景提示较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

  • 标签: 设计问题 讨论 有效
  • 简介:建国初的新诗评论主要集中在形式探讨方面。“传统”这一在既往新诗批评史里不大受人关注的话题在讨论中引起重视,释放出了重整诗界的信号,也体现了新诗内外各方力量对未来诗歌形态建构权的争夺。在讨论中,五四新诗传统的权威遭到严重质疑,古典诗歌的传统开始具有正统的意味。表现在诗歌形式探索方面,就是新诗的格律化成为讨论中的强势话语,用古典诗词的经验去改造新诗也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形式建设的途径,而以自由化为主要体现的新诗形式传统在这样的思潮中趋于衰歇,至于后来的新民歌运动也由此获得了发生动力。

  • 标签: 形式焦虑 传统 格律化 合法性
  • 简介:在成文法国家,虽然司法工作者期待案件有直接对应的法律规则,但在司法实践中还会碰到“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情形,这时需要依靠法官凭借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法律认识作出实质推理,从而实现个案正义,然而这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因而判决的正当性成为证明的焦点。法律推理的正当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演绎推理的三段论结构和实质推理的价值判断都蕴含着正当性,体现着法律推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 标签: 法律推理 实质推理 正当性 法律原则
  • 简介:2011年岁末,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成为国内文坛的一个热点。诗歌依然活着,而且活得不错,这让异常功利的当下中国社会多少有点惊讶。现代新诗到底有多大的活力?能否存活下去?这些多年以前就提出的问题又一次呈现。近来,编辑部接连收到此类来稿,认为新诗好得很,或糟得很,两种观点截然对立。新时期以来,本

  • 标签:
  • 简介:2011年岁末,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成为国内文坛的一个热点。诗歌依然活着,而且活得不错,这让异常功利的当下中国社会多少有点惊讶。现代新诗到底有多大的活力?能否存活下去?这些多年以前就提出的问题又一次呈现。近来,编辑部接连收到此类来稿,认为新诗好得很,或糟得很,两种观点截然对立。新时期以来,本刊一直关注新诗的发展,1999年,本刊曾与其他单位联合发起'盘峰论剑'诗歌峰会,引发了一次诗坛大讨论。十几年过去了,人们对新诗的现状和发展持何看法?为此,本刊从今年第1期起,开辟'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征文,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一个讨论平台。欢

  • 标签: 中国新诗 特别启事 讨论特别
  • 简介: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源于生活”,而笔者认为艺术还源于艺术。看似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艺术门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本文将从绘画的角度分析新小说“绘画性”,主要集中体现在新小说对“欺眼法”及“拼贴技巧”的运用,由此进一步深入思考文学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内在联系,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小说 绘画性 欺眼法 拼贴技巧
  • 简介:论法的精神》和《联邦党人文集》均为政治学杰作,本文试图对两部作品在政体选择上所反映出的政治思维及内在关联进行解读,以加深对政体规模、美国宪政的理解。

  • 标签: 论法的精神 联邦党人 政体 宪政
  • 简介:<正>甲:听说你近来在读《红楼梦》,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一个题外的问题。乙:“题外的问题”,好;我们外行人,正好说些题外话。不过你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刁钻古怪。甲:老老实实的问题,一点也不刁钻古怪。我真是越读《红楼梦》,越不知道它究竟是写什么的。

  • 标签: 红楼梦 贾宝玉 青年女性 鲁迅 曹雪芹 贾府
  • 简介:我刊今年第1期在“现实中国”栏目重磅推出马语的纪实作品《消失在酒馆里的岁月》,作者以卢梭式的忏悔精神,痛陈当下中国酒殇,直指奢侈浪费之风。

  • 标签: 中国人 问题讨论 启事 面子 感情 纪实作品
  • 简介:1.现实生活中,你如何蓖感情讲面子?2.应酬交际中,你足否仃过矛盾与痛:占的经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历?3.生活富裕了,我们就町以随心所欲人肆消费吗?4.你如何看待讲排场、搞攀比之风,这样做能多大程度加深交情、支撑面子?5.人吃火喝、追名牌高消费等奢侈之风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6.喝酒到底喝出了什么?如何甄别中国酒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7.如何正确处理勤俭节约和生活享受之间的关系?8.酒肉朋友是真朋友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朋友?9.人如何才能真正范足社会,获得更多的朋友与尊蕈?10.与此相关的其他话题。

  • 标签: 问题讨论 面子 感情 中国人 启事 现实生活
  • 简介:这是一个既很普通又颇为滑稽的讨论会。说普通,是说这类会司空见惯,每次领导讲话之后,都要按惯例讨论一番,这次也不例外。说滑稽,是说这次参加讨论之人,都没有听全领导讲话,情况多种多样:有的姗姗来迟,有的中途溜号,有的酣然入梦,有的同邻座一直交谈甚欢,有的搞副业看文件修改自己的讲话稿。这种情况也不是个别现象,在众多的讨论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 标签: 讨论会 讲话稿 领导讲话 滑稽 多种多样 普通
  • 简介:“哈哈哈——”还没见到人影,皮弟那爽朗的笑声就进了海盗的耳朵里。“笑得那么开心,肯定是碰到有意思的事了。”海盗非常好奇,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皮弟身边,开始了一连串的“审问”。

  • 标签: 大讨论 身材 地球 海盗 好奇
  • 简介:早上我和女儿在公园散步人工湖上漂浮着几条死鱼女儿一脸稚嫩地问我鱼儿为什么会死啊?我说,可能是天气、水质、人为——女儿似懂非懂

  • 标签: 女儿 人工湖
  • 简介:<正>1972—73年间,正当大陆文坛处于没有百花齐放的沉寂,台湾岛上却因王文兴长篇小说《家变》而热闹一时。刊发《家变》的《中外文学》为《家变》组织过专门座谈会,《书评书目》也发表专文。台湾批评者、作家如颜元叔、欧阳子、张汉良、隐地、李宽宏、关云、杨志南等话说《家变》,褒贬不一。时隔15年之后,大陆有了《家变》版本。也许是旧书新版的时差或许是大陆评论的倾向,或许是别的什么因素,使《家变》在大陆文坛出版没有引起轰

  • 标签: 大陆 评论者 台湾岛 作品 艺术感觉 现实主义
  • 简介:格非(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子丹为《动物档案》、《一只蚂蚁领着我走》(三联书店出版)这两部书准备了很长时间,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关注写作进程的人很多,包括我

  • 标签: 动物档案 动物问题 档案蚂蚁
  • 简介:1937年,15岁的路翎一路流亡来到四川,第二年秋天,辗转到合川文庙-濮岩寺国立二中继续学业,从此与合川结下了下解之缘。但是,在今天的文学史教科书里,我们经常读到的是路翎与"七月派小说"传统的关系,与中国抗战文学的关系,或者与"财主儿女们"的故乡苏州的关系,"合川"却很少被论及。这有意无意的忽视,不好说成是文学通史"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惯例",其中很

  • 标签: 路翎小说 合川 民族复兴 地域文化 文学史 四川社会
  • 简介:关于“朦胧诗”和“三个崛起”的讨论中,1983年10月举行的“重庆诗歌讨论会”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事件。在当时的诗学争论中,“重庆诗会”不但把诗学讨论由争鸣推向了批判,也推向了艺术、学术之外,而且可以说是这场诗学讨论的“终结”。

  • 标签: 重庆诗歌 讨论会 “终结” 朦胧诗 诗学
  • 简介:因受时代氛围、政治因素及文艺方针政策的影响,1950年代诗歌问题讨论的一个中心议题,是能否在中国古典诗歌五七言和新民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较为普遍的民族化的新形式。在1950年《文艺报》组织的讨论中,诗歌形式的问题就被郑重地提了出来。1953年底到1954年初,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诗歌组召开的诗歌研讨会,进一步围绕格律诗与自由诗展开讨论。1956年8月至1957年1月《光明日报》等报刊进行的争论,则触及未来新诗形式建立的基础。这些议题在1958—1959年间的诗歌论争中得到了更为剧烈的凸显。

  • 标签: 问题讨论 50年代 新格律诗 中国古典诗歌 比照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