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高老汉生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都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儿好打发,可是两个儿子找媳妇,却是实打实的一点都含糊不了啊。大儿子懂事,三年前高职毕业,就与同村的高木匠一起去上海打工了。年后回来探亲,人也变了样,头发染成了棕色,立了起来,还西服领带地穿着,时不时地蹦出一两句上海话,老招人眼了。

  • 标签: 裂纹 真假 上海话 儿子
  • 简介:1977年深秋的某一天,大学招生恢复考试的决定公布了。这个决定从后来陆续解禁的相关资料中知道,是邓小平先生从国家长远战略意义考虑,力排众议,果断做出的;也是十年“文革”动乱结束后,国家政治领域拨乱反正、精神领域思想解放、教育领域正本清源的成果之一。我后来查了一下,准确地表述,是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公布的中央决定。

  • 标签: 人生命运 高考 《人民日报》 “文革” 拨乱反正 政治领域
  • 简介:高晓声通过《陈奂生上城》触碰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与冲突,并症候式地呈现了1980年代早期乡村想象中存在的矛盾,昭示着1980年代中后期乃至1990年代的乡村故事所即将出现的某种新的可能性——城市作为一个强大的召唤结构必然会搅动传统的乡村秩序,未来关于乡村的故事不再可能仅仅是“小生产者”的故事,而将是城市如何“改造”农村的故事。正是在此意义上,《陈奂生上城》成为1980年代乡村故事的转折和隐喻,具有了被重新阐释的可能性。

  • 标签: 高晓声 《陈奂生上城》 城市与乡村 转折与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