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斜塘剧团成立于1950年秋天,全称是"吴县淞北区斜塘剧团"。当时斜塘镇属于吴县的淞北区,三面环水的斜塘之南,有一条发源于苏州太湖的大河,东流至上海与黄浦江合流入海,古称"淞水",亦称"吴淞江",斜塘镇处在淞水之北,故属于淞北区。1920年,南社诗人柳亚子游斜塘时,曾留诗道:"斜塘烟雨景何如,水阁芦帘对户居。已隔一条衣带水,不同调笑酒家胡。"这条"衣带水",指的应该就是"淞水"。斜塘的汤

  • 标签: 剧团 吴县 母亲 演出 苏州地区 土地改革运动
  • 简介:因孩子剧团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表现突出,剧团受到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关心。郭沫若多方争取将孩子剧团收编并给孩子剧团编辑的书籍、刊物刊字。他还在回忆录《洪波曲》中记录孩子剧团事迹。在其指导下,孩子剧团团员参加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演出。郭沫若的关心帮助不仅对孩子剧团发展影响深远,还对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演出的空前繁荣及全国儿童戏剧创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奠定了孩子剧团在大后方戏剧史上的地位。诚如郭沫若所说:孩子剧团是周总理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他们"尽可以成为一部抗战的侧面史。"

  • 标签: 郭沫若 孩子剧团 《抗战儿童》 大后方戏剧
  • 简介:三十年前,随着铁路成昆线的通车,我被前去四川慰问演出的云南省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剧组捎到了昆明。在同龄人都成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时,我有幸成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那时候,被历代划属三教九流的'戏子'(也就是演员)们的社会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进驻'上层建筑'领导这支文艺队伍的是军队代表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又称'军代表'和'工宣队'。刚一踏进工作单位,少不更事的我就被告诫文艺界是个大染缸、牛鬼蛇神多云云。弄得我不知所措。

  • 标签: 叙事散文 怀旧题材 当代
  • 简介:Mummenschanz出道不久,就有评论说:这个剧团让人想起了包豪斯。那是1970年代的晚些时候,包豪斯戏剧早已烟消云散了几十年。可是,似乎一夜之间,Schlemmer倡导的那些机械面具、拟物服装又回来了,它们重新聚拢在幽暗的舞台灯光下,讲述那些表演背后空空如也的故事。但这只是错觉。只要一走进Mummenschanz的剧场,敏感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包豪斯。

  • 标签: 包豪斯 面具 表演 剧团 观众 纸牌游戏
  • 简介:广州粤艺发展中心承修的《广州粤剧团团志》,在广州市文化局的关心指导和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的支持帮助下,经过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已于2003年9月编印成书,奉献给读者。《广州粤剧团团志》记述以广州粤剧团为主的广州市属国营粤剧艺术表演团体状况,起讫时间为1953年2月至1994年9月。在这41年零7个月间,市属国营粤剧团体,

  • 标签: 粤剧 广州市 艺术表演团体 发展中心 文化局 起讫时间
  • 简介:中国戏曲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传授技艺的形式是“家班”。这种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称作“教坊”。设置的目的,是封建帝王为自己的享乐。明代始有招收贫寒子弟做一种有计划的训练的科班。但当时最为盛行的培养演员的形式,是边教戏边演出的“家班”。至清家班更为盛行,科班出现较早的当为嘉庆间的嵩祝班,以后有三庆班、小荣椿班、金奎班等。晚清,一些王爷、太监为消遣他们寂寞无聊的岁月,多曾办过科班。中国戏曲的演出团体,最早出现的是一种艺人自家组成的班社,在各城镇乡村中巡回演出。宋元时期已十分发达。清代由于地方戏的勃兴,“自集成班”的演出剧团,几乎遍地皆是。至晚清,戏曲的行当、脸谱、服装、道具都已十分完善。演出已注意刻画人物,演员的表演技艺已日趋精湛。观众也随之由茶园里的消遣听戏,而转变为到剧场里欣赏戏曲艺术。

  • 标签: 中国戏曲 家班 科班 演出 剧团
  • 简介:东风剧团的诞生和成长是很幸运的,它的前身是邯郸专区戏曲学校豫剧班。1959年6月周恩来总理来邯郸看了学员们的演出后,推荐到北戴河为中央领导演出。当时在北戴河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看了演出很是兴奋,8月19日,郭老应邀为小演员们题名——东风剧团。东风剧团由此诞生。这年9月下旬,毛泽东主席来邯郸视察,看了东风剧团的演出,非常满意。

  • 标签: 剧团 1959年 戏曲学校 中央领导 副委员长 全国人大
  • 简介:1月12日,东莞石鼓,演出《苦同莺怜》,春班开始。现有31场合同在手,比前两年略逊,在省市大班中却犹可窃喜。今年交戏多为喜剧,马红艺术流派剧目占很大比例,戏金也比往年高,群情饱满。1月15日,东莞道滘,演出《一把存忠剑》。广场式演出,一场观众少则三四千,多则七八千,颇有仪式

  • 标签: 演出 粤剧 红豆 东莞 广州 观众
  • 简介:一以前,一直以为香港只有通俗文化、快餐文化,只有近似卖打药的武功,只有无厘头的搞笑。最近,香港话剧团到重庆演出,让我眼前一亮,原来香港也有高雅艺术,精英文化。香港话剧团建团于港英时代的1977年,于回归大陆后的2001年实行公司化,获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赞助,是

  • 标签: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国大陆 社会问题剧 三十年 高雅艺术 麻将
  • 简介:深圳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又迈出新步伐。深圳市粤剧团新编大型历史剧《明·士》于去年12月9日、10日在深圳大剧院隆重公演。《明·士》是深圳粤剧团代表深圳参加2007年广东省粤剧大汇演剧目,也是2007年剧团倾力投入的精品创作剧目,演出阵容强大,音乐舞美创新,是一部

  • 标签: 粤剧 深圳市 广东省 大剧院 方以智 艺术精品
  • 简介:业余演出团队历来是粤剧(曲)艺术发展的有生力量,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支方面军。东莞市长安镇戏曲分会旗下的业余粤剧团,就是一支响当当的、成绩斐然的团队,近几年来创作排演了许多选自当地题材而又贴近群众生活的现代戏,并获得了各级有关文化部门的赞誉和奖项。今期“每期一议”栏目里的《赞一声东莞长安业余粤剧团》一文,正是从该团最近又创作和排演了一个新戏一《血铁传奇》入手,颂扬了他们作为一个群众业余性质的演出团队多年来所坚持的方向和形成的风格,并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本。对于进一步开展我市、我省的群众文化事业、工作有很大启发意义,读者不妨一读。

  • 标签: 粤剧 文化部 戏曲创作 娱乐生活 现实题材 长安
  • 简介:迟宝贵是佳木斯评剧团的丑角演员,其实他多才多艺,不仅丑角,花脸、老生、武生行行通,评剧、京剧全都行,拉起板胡、京胡来还能自拉自唱,打起鼓来能敲出十几种花样,可他最爱的还是丑角,因为丑角能引人发笑。他说,笑不仅是高兴,还能治病,一个名人说过,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沓医生。

  • 标签: 引人发笑 起鼓 敲出 人说 名角儿 银行工作
  • 简介:去年10月14日至16日,雷州青年粤剧团应邀前来广州粤剧文化广场演出。这是该团首次前来,带来《孔雀东南飞》、《女儿恨》两个传统剧目和一台由该团自编自导自演的现代短剧。广州观众对从粤西雷州半

  • 标签: 文化广场 粤剧 孔雀东南飞 雷州半岛 青年 演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江门市粤剧团在粤剧"淡风"中不淡,锐气不减。个中原因,除了领导得力,经营有方,老倌脱颖而出等因素外,剧团"棚面"(即音乐队伍)配套整齐,功底扎实,不同凡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任团长曾巨源是一位掌板师傅,国家二级演奏员,该团上演的《儿女恩仇慈母泪》、《冷暖洞房春》等新剧目的击乐设计均由他担纲。他设计的击乐既清新、流畅,不落俗套,又激越感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其艺术造诣颇为深厚。

  • 标签: 江门市 粤剧 音乐设计 剧团 音乐节奏 艺术造诣
  • 简介:企业闯市场必须打出自己的品牌,艺术表演团体走向市场同样要创出自己的特色品牌,这既是市场规律,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这几年,通榆县剧团打自己的特色品牌,搞旅游开发演出,为招商引资服务,坚持以艺术的高品位、服务的高质量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曾几何时,通榆县剧团也同全国地方剧团一样受大气候的影响,一片不景气,长时间在低谷中徘徊。演出难,收费更难,工资开不出去,服装、道具得去借,十几个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办公,雨季漏雨不断,冬季自己生炉子取暖,连练功的场地都没有,人心涣散,多年来也没上演过像样的戏剧,演出也是一年没几场。下乡演出,连

  • 标签:
  • 简介:2004年秋天,我访问了原长春市副市长程光烈。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共产党人,当年是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主要成员。他演出的第一个角色是《烙痕》(宋之的改编)中的儒弟,那是法国大革命中一个贵族青年的形象,苍白的面颊,性格抑郁而执着。对这个人物他似乎既陌生又熟悉,

  • 标签: 剧团 学生 北平 日记 法国大革命 共产党人
  • 简介:2002年5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5月27日上午飞赴北京前,东莞市长安镇五套班子举行隆重欢送仪式欢送仅式结束后,剧团整队出发领队李应梅演出前,演员们在认真化妆《思源》在人民大会堂

  • 标签: 思源 长安 演出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东莞市 演员
  • 简介:企业、剧团联姻,促进文化繁荣──记重钢、重话经济文化联合体黄长寿1985年元月,重庆钢铁公司、重庆市话剧团经重庆市委同意,建立了“经济文化联合体”,至今已近十年。搞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横向联合,让企业和剧团挂钩,通过“联合体”这种利在双方、各得其所的...

  • 标签: 重庆钢铁 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利润分成 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