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一生物遗传奇而有序春天来了,春色满园,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彩蝶飞舞,使人目不暇接;世博来了,满园春色,摩肩接踵,环肥燕瘦,令人心花怒放。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世界,充满生机的世界必定是有着无尽奥秘的多样化的世界。

  • 标签: 排列组合 生物分子 核苷酸 生物多样性 遗传密码 生命世界
  • 简介:原子弹和人的脊梁骨、国家的自主权联系到一起说事,是因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段中国历史,太生动、太深刻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 标签: 原子弹 苏联 法国 大使馆 钱三强 美国人
  • 简介:40年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时,本文作者在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二局任参谋,并在一个临时组成的代号为177的专门办公室工作。曾多次去周恩来、林彪、贺龙、聂荣臻、罗瑞卿等处呈送绝密件。本文讲述了40年前作者所了解及经历过的有关原子弹爆炸时机选择的决策过程和原子弹爆炸日期与时间确定的内幕故事。

  • 标签: 张爱萍 原子弹爆炸 爆炸试验 核试验场 保密电话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 简介:摘要本文就拔河比赛的队员位置的安排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一系列对拔河比赛队员位置的影响因素中,选取了最相关因素。以发挥该队最大能量为目标层A,体型、力量、耐力为准则层B,身高、体重、人对地蹬力、臂力、耐痛指数、劳累指数为准则层C,形成递阶层次结构,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通过MATLAB运算,得到最优队形排列为前高后矮,前重后轻,但最后一人应为最重的。

  • 标签: 拔河比赛 最优队形 层次分析模型
  • 简介:排列和组合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个特别的内容,它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场所。

  • 标签: 高考 排列 组合 方法
  • 简介:自上个世纪40年代,当第一颗原子弹的烟云在广岛上空升起,整个世界就笼罩在这可怕的核阴影之下了。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发生的许许多多重大事件,几乎都和这阴影有关,社会历史学家给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起了个名字——冷战时代。

  • 标签: 原子弹爆炸 张爱萍 父亲 毛泽东 周恩来 国防科委
  • 简介:一"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在基地官兵撰写的或其他描写基地组建时期的稿件或书籍中,我多次读到这句话,只是话中所描述的情景却没有真正体验过。我曾多次想象,那该是一种何等的凄凉与荒寞。然而,对于从来没有到过这种地方的我来说,什么想象都不如到实地走一遭、看一眼,让人感受得深、感受得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到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现场后,我才有了这种感受。没到之前,我曾一度认为时常值班的地方就是书籍和稿件中描述的那样了。但真正到过后,这种印象被彻底颠覆了。

  • 标签: 爆炸现场 彭加木 石碾 沧桑岁月 中所 一声惊雷
  • 简介:陈国珍1962年,第二机械工业部为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请求中央抽调若干名高级科技人员参加攻关。为研制核燃料的有六名,分别担任化工、扩散、冶金和分析化学总工程师,陈国珍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们摸索了许多分析化学的工作,那个时候主要的负责人有三个:一个是朱培基、一个是董灵英、一个是李维时。当时主要分析二氧化铀、四氟化铀、六氟化铀的杂质元素。1961年夏天,钱三强和中科院秘书长裴丽生带着朱培基

  • 标签: 原子弹爆炸 苏联专家 总工程师 钱三强 机械工业部 中科院
  • 简介:车轮卷挟着黄沙,碾向广袤大漠深处。放眼四望,沙砾连天,白草嶙峋,云空浩荡。如果说黄河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衍生,长城记载着世事沧桑,那么,我们脚下的这片大漠,则铭录着共和国的第一声雄壮呐喊。40年前的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深处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8年前的1996年7月29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暂停核试验,并随后签署了联合

  • 标签: 原子弹 核试验场 战士 核武器 小分队 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