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我和周莓是大学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失去了联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她在英国伦敦读硕士,和她取得联系后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这是在震惊世界的英伦敦连环爆炸发生之后的事了。7月7日我和几个同事出差在安徽合肥,给当地有线电视台调试数模交换机。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议论,英国人刚申奥成功又遇恐怖爆炸袭击,心情真是大喜大悲。那时还不知道周莓在英国,否则我会有大不相同的心情。一位同事说,我们的感受只是隔靴骚痒,如果自己有亲人在那里的话,那才会有切肤之痛。

  • 标签: 伦敦 英国人 爆炸 恐怖主义 交换机 保持联系
  • 简介:<正>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镜子折射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看起来很像是一个纪实摄影作品展。有全景,有近景,让人以为是用不同焦距镜头、不同视点拍摄的照片。出生于奥地利的摄影家恩斯特·哈斯1951年在伦敦的一个露天市场发现并拍下了这个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的画面。

  • 标签: 摄影作品展 恩斯特 哈斯 罗伯特·卡帕 摄影大师
  • 简介:2009年9月到次年9月,我有幸在英伦寓居一载,其间的美妙往事不一而足,和家人朋友十天半月都聊不完。转眼又翻过一年,闲来看看老照片,有些乐趣和况味恍如昨昔,有些经历和体悟不曾忘却,然而那一幕幕场景若不回到原地重温,最终还是等同于记忆中的"电影"——失去了彼时彼地的真实环境总不免有所隔膜,不过有一件事却是跨越时空读她千遍也不厌

  • 标签: 书店 伦敦 人类学 宗教学 水石 般若
  • 简介:入冬后的英国天黑得特别快,晚上的泰晤士河两岸尤显冷清。大笨钟下河水潺潺,伫立西敏寺桥上,身旁北风吹过,掀起遍地的落叶,便是一股冷入肌肤的萧杀,教

  • 标签:
  • 简介:2003年10月2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MaxwellCoetzee)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是"他以多部作品描绘了失败者令人惊叹的挣扎。"和去年的获奖者凯尔泰兹不同,在英语文学界,库切早已是公认的优秀作家,他是唯一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而且他的暧昧不明的政治态度,也使他屡受争议。库切个性很强,极少接受采访,10月22日他到美国麻州大学安默斯分校演讲,《书城》在美国的特约记者翟頔原本打算瞅空做个访谈,但第二天她却传给我们一封简短的颇为沮丧的信:"今天的演讲什么也没有,他来,充满表情地读了40分钟自己的新小说,就完了,什么也没有。不能提问。他很酷,声音很柔美。就这些。"——还是看他的作品吧。

  • 标签: 伦敦 艾略特 南非 诗歌 作品 个性
  • 简介:我念书时。如果碰上一位堂堂正正教书的老师。那么,我就能超水准发挥。记出非常整洁好看的笔记。相对应地。碰上一般的老师。则记出松松垮垮的笔记,字也不那么美,写得也不齐,还会从这样的笔记本上撕下空白页,去干别的事。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笔记》
  • 简介:我继续独守高地。像一棵树,仍然在成长,简洁,赤裸,在秋天。一棵树,在秋天,收获着自己的追忆、理解、想象和沉思的真实果实。1我经常在夜晚注视一片峰顶。一片峰顶,在夜色中矗立,耸出,当群山消隐。它对我意味着什么?它肯定对我产生了影响!它是暂时不被说出的。或者说,它是暂时不被完全看清的。影响是悄悄的,潜移默化的;也

  • 标签: 峰顶 现实生活 想象 消隐 成长 果实
  • 简介:这是神界的铁律。我们人类如果不能理解和发现女性的羞涩,在这方面感觉木讷,那就是极不正常的。这个世界正由于还有女性在做一点对比和反衬,才使男人终算有个模仿,不至于一路滑跌到残暴粗野的最深渊。男人坏起来时,好女人会劝阻。好男人帮助女人干活,好女人在一边提醒他们。

  • 标签: 知识分子 文学作品 作家 实用主义 葡萄园 启蒙立场
  • 简介:陈州富孀林张氏,命毒,过门不久就送走了婆母,接着又克死了年纪轻轻的丈夫。丈夫林同上无兄下无妹,年过八旬的公爹又腿脚不好,一大片家业全都由她掌管。林张氏为守贞节,辞去所有的年轻相公和丫环,只留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帐房和两个十四五岁的男女仆童听使唤。

  • 标签: 丫环 贞节 笔记 丈夫 家业
  • 简介:<正>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早晚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轻挥动触角,我几乎就辨认不出它青绿、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铃子。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伏在叶片上。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

  • 标签: 花叶 就这样 跑来跑去 钢筋水泥 灵长 腿骨
  • 简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个带着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看完后却感觉哀而不伤,甚至有点小清新。文章文笔不够老辣,故事也不算精彩,简简单单的。或许,就是这份单纯打动了我。你觉得呢?一起来看。

  • 标签: 笔记 爱情故事 悲剧色彩 哀而不伤 文章 清新
  • 简介: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笔记2010年5月2日耶路撒冷国际作家节的欢迎晚宴在MishkenotSha’ananim能够俯瞰旧城城垣的天台举行。佩雷斯步履缓慢地走过来,与我们挨个握手。这位中东地区的老牌政治家、以色列的前外长前总理现总统的手极其柔软,仿佛手里面没有骨头。我曾经和几位西方政治家握过手,他们的手都是一样的柔软。我没有和中国的政治家握过手,不由胡思乱想起来,觉得中国政治家的手可能充满了骨感,因为他们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 标签: 笔记 旅游 耶路撒冷 2010年 政治家 特拉维夫
  • 简介:陪老人们到拉萨朝圣,是近年来的一桩心愿。但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去年初秋,一家六口,西藏十日,得以遂愿。感恩一切美好的机缘!谨以此长短句。献给西藏和先父。

  • 标签: 西藏 笔记 主客观原因 长短句
  • 简介:一你未喝酒但是像从宿醉中醒来。在时空的错位中,伫立在又一个陌生的车站大厅,恍恍惚惚于袖珍地图的圈圈点点:卡片、钱包、身份证每一次出行,那颗卷锈的心都渴望重现光芒,用新鲜的情节来洗刷往事的尘埃。

  • 标签: 笔记 银川 身份证
  • 简介:深不可测于一目了然在我主编《小拇指》诗刊所联系的全国千百名诗人群中,王宗勇是其中的皎皎者之一。谈到他诗歌创作的美学意义,我曾送给他自以为还不算偏颇的九个字——深不可测于一目了然。下面就以他的一首诗为例,说一说我对王宗勇诗歌创作,既一目了然,又深不可测的看法。先将原诗呈现于此.

  • 标签: 读诗 笔记 诗歌创作 美学意义 诗刊
  • 简介:生活在自己的力气中,它在机巧的世界,凭借一把子力气活着。拥有几乎无敌的力气,并不用来争斗,这在牛身上做到了。牛是一种慢。我喜欢这种慢。我想慢,更多的时候我慢不下来。现代社会把人打造成一根根秒针,你就不能慢了,你只能羡慕时针的坚定和沉稳。牛是时针,它看着我们快。

  • 标签: 笔记 乡村 现代社会 力气 时针 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