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书为研究古代散曲学的开山之作,任中敏先生精心搜集了元明以来的散曲选本凡12种,其中元人选本2种:杨朝英《阳春白雪》、胡存善《乐府群玉》;元人专集4种:马致远《东篱乐府》,乔吉《梦符散曲》,张可久《小山乐府》,贯云石、徐再思《酸甜乐府》;明人专集5种:康海《游东乐府》、王磐《王西楼先生乐府》、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沈仕《唾窗绒》、施绍莘《花影集》;清人总集1种:朱彝尊等《清人散曲选刊》;另有任氏自撰曲学著作3种:《作词十法疏证》、《散曲概论》、《曲谐》。这些著作多从元明以来的别集、曲选、笔记中搜集而来,广罗众本,校其异同,辑佚辨伪,有散曲集大成之性质。原书为仿宋版,无标点。本次整理,采用横排版式,加以新式标点。并对原文字句作了校勘,以“今校”的形式补其初版讹误与未备。

  • 标签: 散曲学 《乐府群玉》 《海浮山堂词稿》 丛刊 《阳春白雪》 《散曲概论》
  • 简介:在塞缪尔·贝克特的独幕剧《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中,录音机和人的并置成为该剧的焦点,贝克特着眼于录音机的技术弊端和人机互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他指出:录音机的技术复制造成主体记忆的断裂,录音机的播放阻碍主体的自我认同,消解主体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剧作家借助录音机揭示了技术对人的异化,凸显了生命主体的消解。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该剧无疑对盲目追捧技术创新的现代人起到警醒作用,表达了剧作家对技术时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怀。

  • 标签: 塞缪尔·贝克特 《最后一盘录音带》 录音机 技术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