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清季之时,词籍校勘之风兴盛,整理刊刻唐宋词籍成就最大者无疑当推王鹏运。王鹏运(1848—1904),字幼霞,又作佑遐、幼遐,号半塘老人、鹜翁、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王氏为晚清词坛宗师,"晚清四大词人"之首,著有《半塘词稿》。

  • 标签: 王鹏运 校词 郑文焯 梦窗词 宋元三十一家词 四印斋所刻词
  • 简介:"80后"批评周明全以"跨界"与"在场"的方式,一方面有针对性与有选择性地开掘了在文坛活跃的"80后"批评,另一方面另辟蹊径地勾勒出了正在崛起的一代批评文学批评的图景。他在"80后"批评的开掘与推介中,引入了文学史与批评史的维度,更进一步在"绝境突围"的判断中构造出了"80后"批评群体"枪"与"玫瑰"并置的主要特征,其中隐含的方法论意义,更加值得关注与重视。

  • 标签: 周明全 “80后” 文学批评
  • 简介:本文解读《加西亚的女孩不再带口音》中移民者语言的迁延所展示出的文化身份变迁过程,以及语言迁延在文化身份建构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西亚女孩原本固化的多米尼加身份受到来自美国文化、政治和移居经历冲击,进而变化、形成动态的文化身份,直至最终在美国形成以杂糅为特征的新身份。在语言这一领域中,这种文化身份的流动与变化具体表现在与母语的割裂、双语期的焦虑、在接受国语言中的着陆三个阶段,对应着文化身份被动改变、迷茫排斥和最终认同,反映出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对立的消解、文化杂交的可能、以及文化身份的动态变化。

  • 标签: 茱莉亚·阿尔瓦雷斯 《加西亚家的女孩不再带口音》 语言 文化身份 语言身份
  • 简介:去年上半年,我在台湾逢甲大学任客座教授,趁到文化大学参加唐代文史国际学术会议之机,准备到温州街74巷3弄罗联添先生的寓所去拜访。之前听台大老师说先生身体状况不太好,颇有些担心,在逢甲先打电话与他联系,台北那头的声音高朗,便放心了许多。待拜见先生时,见他虽然腿脚不便坐着轮椅,但精神很好,言谈间见出记忆力和思路都相当清晰,一个多小时谈话略无疲倦之意。临走握别,

  • 标签: 台湾人 文史研究 高朗 学术会议 古文运动 唐代文学
  • 简介: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在李白现存近千首的作品中,有许多才气淋漓、风格豪迈的鸿篇巨制,李白的精神个性与诗歌的艺术特质也最于此等篇章见出。相形之下,《宿五松山下荀媪》这首五言小律,虽称不上是大篇,也没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但每每读来,都以感情真挚细腻而撩动我们的心

  • 标签: 小律 艺术力量 一瓣 五言 艺术特质 赠新平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