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什么是“青岛模式”?楼树军说:“‘青岛模式’,就是由政府借助频道资源,提供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包括航班服务、天气预报、便民服务等,以此来解决数字电视的内容空白问题;然后以小区为单位,由运营商向原有的有线电视用户免费赠送一台数字电视机顶盒,同时停止原有的模拟信号有线电视节目输送的办法,把模拟电视用户升级到数字电视。费用由‘政府补贴点、百姓掏一点’来解决。”

  • 标签: 数字电视机顶盒 青岛模式 有线电视用户 电子政务信息 有线电视节目 政府补贴
  • 简介:2008年12月17日.香港亚洲电视董事局宣布.接受其新任行政总裁王维基的辞呈.宣告了亚视为摆脱长期亏损而进行的“人事维新”的失败。

  • 标签: 亚洲电视 维新 香港 CEO 闹剧 行政总裁
  • 简介:词里有关天气状况的描写可谓比比皆是,或是描摹景物、交代场景,或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天气描写时常在情感抒发方式、结构形式、个性风格、用语造句等方面体现出词人艺术技巧上的种种特色。在寄情诗酒风流的古之伤心人晏几道笔下,天气描写更是摇曳生姿、欲说还羞地吐露着词人的点点情愁悲欢。晏几道时常以巧妙运用天气描写来创造出奇特绝妙的艺术效果。笔者试图从天气描写的角度分析小山词,对其词中家喻户晓的名篇警句做些许新视角解读的尝试,以窥探晏几道精湛绝伦词艺之一二。

  • 标签: 天气状况 小山词 描写 “落花” 妙用 晏几道
  • 简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及受众调查,考察真人秀“变形计”关于乡村贫困,村娃改变命运的话语,并通过受众的协商、抵抗式阅读,指出节目话语造成了乡村少年的身份困境。

  • 标签: “变形计” 身份困境 乡村少年
  • 简介:2008年10月20日,第一财经年度巨献——大型财经电视纪录片《激荡1978—2008》在上海正式启动。这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上海电视界推出的又一力作。

  • 标签: 大型电视纪录片 上海 财经 改革开放 电视界
  • 简介:动画作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动画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给中国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一出现便引发了国民的追捧浪潮。本文针对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电视动画片制作的相关技巧,去探寻动画中的视听语言所带给我们的别样魅力。

  • 标签: 动画作品 视听语言 日本电视动画片 制作技巧
  • 简介:<正>莫泊桑(1850——1893),这个被誉为“短篇之王”的文坛流星,虽然在文坛上痛苦地一闪而过,然而这颗流星所放射的光却是那样的耀眼。如果我们对其中短篇小说作一整体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潜藏着一个独特的情韵系统,即“悲怆而凄然”。然而,在我们体味到这一情韵时,不禁要思索:在莫泊桑的小说里为何见不着明快乐观的基调呢?为何作家的字字珠玑却谱就为一种悲怆凄然的情韵呢?笔者拟在本文中对这种情韵及其成因作一探讨。在莫泊桑中短篇小说中,抗战激情与伤感,小人物的痛苦,金钱社会里人情世态的变异,爱情婚娴的畸型、幻灭等等,令读者心中感到一种抑郁。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在其作品中,凄然与得意,悲与喜相交相融,而以凄然,悲泣占据情感领域,形成一股巨大的情感上的冲击波。由此,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情韵便由其情感领域中的几种情绪元素总构为一个“悲怆而凄然”的系统。而构成这一情韵

  • 标签: 小人物 中短篇小说 作品 人情世态 莫泊桑 爱情婚姻
  • 简介:主体的时间性是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式主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批评界鲜少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拉康早期论述时间问题的代表作《逻辑时间与预期确定性的判定:一种新的诡辩》,一方面说明主体的时间性的内涵和特点以及逻辑时间对群体中的主体生成所发生的建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史实阐明主体的系统性误认与群体逻辑之间的必然关联,进而彰显拉康对社会现实的忧思与批判。

  • 标签: 逻辑时间 “我”之生成 群体逻辑 系统性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