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希·休斯顿,法国女作家,1953年生于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后来跟随家庭移居美国波斯顿。她是著名文艺理论家茨维塔·托多洛夫的妻子。目前,她与丈夫及两个孩子居住在巴黎。主要作品有:《向后转》(1994)、《天使之印》(1996)、《道尔斯·阿戈尼亚》(1999)等。法国《读书》杂志刊登了卡特琳娜·阿尔冈对这位女作家的采访录。

  • 标签: 女作家 洛夫 天使 《读书》杂志 文艺理论家 波斯
  • 简介:《樛木》是《诗经·周》的第四篇。全篇三章,每章四句。诗云: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三章仅易数字,在反复咏唱中,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气氛。明孙月峰说“:此所谓一唱三叹。首章道意已尽,后两章惟换韵耳。”(孙鑛:《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四库存目丛书》,经150—53。)

  • 标签: 诗经 周南 解读 存目丛书 君子
  • 简介:今天,倘若询问人们的云南印象,答案会是截然两重的。有人说那里是色彩斑斓的香格里拉,正如滇国大地上那个芬芳的地名一样,这里应当有着最旖旎的风光、最动人的传说、最轻盈的少女……所有的想象力在此地尽情发挥似乎都嫌不够。另一些人则在心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它与“夷边地”相连。也难怪偏见丛生,沈从文在《湘西.引子》中曾说:要人们谈谈对湘西的印象,回答不过是那里“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罢了。

  • 标签: 欣赏 散记 故事 边城 香格里拉 不自觉
  • 简介:<正>5月17日晚坝中学运动场临时抗震棚胥勋和南坝中学的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诗人。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刚从信用社的废墟回来。整个下午,他都守候在挖掘现场。他的同事严志书、同事的妻子刘园园都在地震中遇难。

  • 标签: 采访手记 八十年代 南坝 告诉我 李杨 刘园
  • 简介: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生活在北、南宋之交,一生沉沦下僚,清戒持重,嗜书如命,所著颇丰。留存至今的《竹坡词》三卷,虽非“苦心刻意而为之者”(宋孙兢《竹坡词序》),却自成一格,别具特色。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竹坡词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偶有涉及者也失之简略。

  • 标签: 周紫芝 南宋 中秋词 《竹坡词》 论略 词人
  • 简介:朱敦儒是北宋苏轼与世长辞到南宋辛弃疾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之间的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词人。青少年时期词以其"婉丽、疏朗"的风格特征为主,但至"靖康之变"后,朱敦儒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渡以来的悲哀、凄苦、愤激、感怆,继而转变为放任旷达、闲适恬淡,反映出其思想的变化过程。

  • 标签: 嬗变 愤激 恬淡
  • 简介:作为清代东北诗人的金朝觐,天资颖迈,雄视文坛,其与师朋好友之间的酬和之作,虽无巨制鸿篇,但他由东北到西南四川做官的人生轨迹的变化而创作的诗歌,都真挚感人;在东北,他与朝鲜友人的唱和,反映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更具地域特色。本文就诗人在东北地区反映现实为主和任西南四川知州期间的咏诗纪游为主的诗歌创作,来阐述诗人在诗歌思想内容、艺术方面的差异。

  • 标签: 金朝觐 地域 由北入南 诗歌 异同
  • 简介:八股,又称'时文'、'制义'、'制艺'。明清科举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八部分组成,即破题(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开始议论)、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

  • 标签: 八股文 “时文” 科举制度 文体 内容形式 中国
  • 简介:一次善举让沙钢集团浮出水面,30年前的小钢厂经过四大并购让沙钢成为了仅次于宝钢的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在沈荣的领导下,沙钢的路还很长。

  • 标签: 沙钢集团 沈文荣 印记 钢铁企业 并购
  • 简介:赋圣司马相如曾以《子虚》《上林》《大人》三篇赋作而三度震惊'汉主',又以《长门赋》复得'千金'之重,以《哀秦二世赋》讽'秦政'以喻'汉政',皆闻名赋坛,至于其《美人赋》一篇,属意为何,颇有疑义,且成一流传久远的公案。据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记载: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君为诔传

  • 标签: 文园病 美人赋 赋文园
  • 简介:从遇到滑翔伞,到爱上滑翔运动,再到如今成为专业教练,成立“我心飞翔滑翔伞俱乐部”,陈玉把滑翔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晃,已有10年。其间,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都在他心里。因为对滑翔运动这份深挚的爱,他辛苦着,也快乐地享受着。

  • 标签: 飞翔 滑翔运动 滑翔伞 俱乐部 陈文玉 专业教练
  • 简介:有人在敲门.天哪,该怎么办?唉,想安安静静杀个人都不行!马文打量了一下地上的尸体,然后又抬头看看门.藏好尸体需要多长时间呢?要不先开门?也许是个推销员.摆平推销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门一打开,埃小姐那张油光闪亮的脸就凑了上来.“下午好!”她主动打招呼,“你是今天我登门拜访遇到的第一个在家的人.我刚才还在寻思着是不是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而我忙昏了头没有注意到.”她脸上挂着由衷的笑容,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 标签: 埃文小姐 小姐敲门声
  • 简介:我读小说,习惯先读序言和后记。一本没有序言或后记的小说,就好像一幅中国画缺少了题跋和印章。余华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作家,小说只要成书,必有序言和后记(跋)。他偏爱自序,故而序跋中“序”多“跋”少,有序者,少则一篇,多则三五篇,《在细雨中呼喊》自序三篇,《活着》自序四篇,《许三观卖血记》则多达五篇;他只有一个“跋”和两个“后记”,“跋”给了中短篇小说集《河边的错误》(1992年版),“后记”给了《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

  • 标签: 小说序跋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在细雨中呼喊》 《河边的错误》 为文
  • 简介:玛乔瑞·帕洛夫的《外之诗》描述20世纪诗学的演变,并追溯其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共同演化。本文主要从在四个方面探讨帕洛夫所论述的20世纪的诗学:语言游戏、自发式写作、相对自由的形式、后现代性。帕洛夫不仅利用诗歌文本,而且还利用音乐、绘画、以及摄影等领域的作品来探讨20世纪的诗学观念。帕洛夫认为,20世纪的诗学最大成就在于开启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是《外之诗》的主要发展脉络。

  • 标签: 玛乔瑞·帕洛夫 《文里文外之诗》 20世纪诗学
  • 简介:他出生在一个拥有12位博士和教授的科技世家,却上了一所美国的“普通大学”。他的兄弟拥有6个高等学位,他却只有一个,但是他拿到了诺贝尔奖。他既可以在厨房里烧一手好菜,也可以成为美国能源部的领导者。

  • 标签: 科技家 朱棣文 诺贝尔奖 美国
  • 简介:端午节是古人的情人节,艾枝插鬓角,菖蒲浮黄酒,初长成的女儿腕系红丝线,身穿石榴裙,檀樱依扇,芳艳流水,在浓得吹不开的南国熏风中徐徐出场。端午时节的吴英,有过红艳艳的欢欣,更多的则是无法排解的低回感伤。他写端午节的词并不多,但从其钟爱的榴花和菰叶的青红意象中,可以解读出他由热烈转为消沉的心灵历程。

  • 标签: 端午节 吴文英 词赏析 心灵历程 情人节 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