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转型使英国的文化共同体面临巨大冲击,导致了种种社会和文化问题。艾略特曾参与了20世纪20年代对英国文化共同体缺失现象的话语讨论,其代表性诗歌《荒原》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对英国文化共同体缺失现象的焦虑。《荒原》中对于社会转型的焦虑主要包括对传统秩序和伦理道德破坏的焦虑以及对工业与科技滥用造成的环境恶化的焦虑。研究《荒原》中的焦虑主题,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艾略特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化共同体建构中的贡献,探讨诗歌所承载的深层次文化含义。

  • 标签: 社会转型焦虑 《荒原》 共同体 艾略特研究
  • 简介:本次大赛是中国网络文学评论队伍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参赛文章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优秀青年学者对网络文学的研判颇有深度,而有些文章的理论思维、学术视野、艺术判断力还显得有些弱。本次大赛学院参与的热情明显高于民间,这是网络文学批评逐渐被主流接受的重要信号,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网络文学批评如何不被狭隘和小圈子,如何体现出大众文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特别是如何在传播新的网络文明,构建新型文化等新的历史课题面前有所作为。

  • 标签: 网络文学评论 评论视角 理论视点 群众性
  • 简介:乡村的空心始于新时期被城市诱惑而产生的乡土逃离,是身体和灵魂的双重脱离。吴佳骏的《雀舌黄杨》以散打的写法,叙述了“一个中国乡村消失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表意结构,诠释了乡村的空心主题。

  • 标签: 吴佳骏 《雀舌黄杨》 乡村伦理 城市龙卷风
  • 简介:吴佳骏的散文集《雀舌黄杨》是献给中国乡村的一支挽歌,一支深蕴悲凉且悠长的挽歌,书写了乡村社会如何被“恶之花”侵袭、污染、掏空,沦落为一个荒凉破败、人性异化的世界。作者对乡村人事的书写用情甚深,能于“无情”中写出“真情”和“深情”,笔之力与情之深相得益彰。

  • 标签: 吴佳骏 《雀舌黄杨》 忧患意识 天地之宽
  • 简介: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的开幕大戏——《亨利四世》,在深沉的历史叙述中以恢宏大气和富有生活气息的空间叙事,为我们完整再现了英国封建割据时期围绕权力斗争所呈现出来的刀光剑影与五光十色的世俗社会。该剧以尊重原作精神和内容为宗旨,通过恢弘的空间叙事建构了青年君王在权力斗争中成长的历程,血雨腥风与世俗乡野的空间叙事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反映了在通向权力巅峰的过程中人性的复杂。全剧以深沉的理性思考和张扬的世俗风情叙事阐释了原作的美学意蕴。苏乐慈导演的《亨利四世》以创造性的空间叙事成为中外莎剧舞台上改编莎氏历史剧的一部成功之作。

  • 标签: 莎士比亚 《亨利四世》(上下篇)空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