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

  • 标签: 距离失败
  • 简介:<正>与百老人的缘分张老汉只有一颗牙,张老汉今年100了。张老汉曾经是中国远征军200师的少校军官,张老汉曾经把戴安澜将军背回祖国。张老汉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张老汉还是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老人。我

  • 标签: 戴安澜 中国远征军 百岁老人 野人山 侵华日军 人格魅力
  • 简介:<正>《河殇》问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应.马来西亚大学一位副教授说:“《河殇》是一首朦胧的史诗.”我认为:“朦胧”倒是事实,“史诗”却远够不上.《河殇》撰稿人之一王鲁湘说:“中国的现实,还有许多不允许我们对现实的毛病做直接抨击,现在还不行.”不能“直接抨击”所以才间接抨击.因此,《河殇》需要“朦胧”.有些章节,文字极其曲折晦涩的原因就在这里.

  • 标签: 蔚蓝色 长城 黄河 中国人 法兰西人 象征
  • 简介:  此时我终于懂得,人在30之后才真正明白爱的意义.爱就是惟恐失去.  在冬天的夜里,我们躺在温暖轻柔的花被子里,手轻轻相握,这是晚上临睡前的一小段时间,即将到来的黑暗中的各自安睡使这一段时间变得酣甜.不能想象若有一天永远没有这样的轻轻相握,这样肌肤肢体的安然抚触,这样的彼此依靠、呼吸相谐、血脉相通……那黑暗中的绝望孤单该如何忍受.  ……

  • 标签: 以后读懂 读懂爱
  • 简介:愿它长命百端木蕻良真正的自由是靠争取得来的。鲁迅先生当年写过《伪自由书》。我在香港时,承大公报罗牛为我设个专栏,名为《真自由书》。如果正名的话,应该说是《假自由书》,适用拟某人致某人书信的形式写成的,竟也惹得高人雅士的不快。"自由"云乎哉,谈何容易...

  • 标签: 端木蕻良 长命 开放时代 大公报 自由谈 鲁迅先生
  • 简介: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说到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于核反应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国一个小镇上生产的.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

  • 标签: 马克罚单
  • 简介:<正>引子"当主持人贺老师说:‘在这灰与白的过渡校舍里,只有5棵小小的绿树,陪伴着勤奋的黎中人,一位名叫张泓的初三学生却看见了一棵开花的树’……于是,她走上台,吟诵出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 标签: 一棵开花的树 初三学生 黎中 非洲草原 张泓 我不知道
  • 简介:  那天晚上,整个小屋里异常地安静,但安妮能闻到苏珊娜的呼吸里,带着蓝莲花的芬芳.……

  • 标签: 开过蓝莲花
  • 简介:以数字电子计算机为依托而创造的数码艺术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现象学、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和流派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计算机硬件、编程语言、算法与编码、网络技术、周边设备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它的繁荣,艺术家顺应时势、匠心独运则是数码艺术获得成功的根本条件。实践证明,媒体革命与艺术理论创新息息相关。当代信息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与交流,对传统艺术学提出了诸多挑战,上述挑战同时是理论创新的契机。

  • 标签: 数码艺术 传统艺术 艺术理论 艺术家 流派 顺应
  • 简介: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之后,中国电影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我是1951年进入中央电影局的,所以我的从影历史比新中国电影的历史短了两年。因为差得很少,错过的大事不多,我可以说是亲历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全过程。所谓亲历,当然不是事事都参与,只是耳闻加目...

  • 标签: 新中国电影 苏联电影 改革开放前 美国电影 兴盛时期 世界电影史
  • 简介:跟七微联系上时,新年刚过,她人在云南大理。跨年那天晚上,她和一群朋友围着暖暖的壁炉,你一言、我一语地守着翻滚的火锅,酒杯相碰,在一片沸腾中欢送过去的一年。每年一次的云南之旅,成了七微一年一次的休憩。蓝天、白云、阳光、静水,她将自己和心里生长的那些青春故事,一起放到云南微凉的空气里晾晒。“真的,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她在微博里感慨,配图是大理肆意的阳光和她的笑脸,很快,微博下面的粉丝留言,一阵欢腾。

  • 标签: 青春故事 写诗 云南 大理 阳光
  • 简介:高利克先生在本文中回顾了自己50年比较文学研究的历程:从1964年第15届波尔多青年汉学家会议,到2013年在四川大学所做的比较文学理论问题演讲。文章重点回顾了他与同行们一起经历的事件,其中不乏著名学者,但其中不少人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中国比较文学史所忽视或遗忘。高利克先生生于1933年且生活在国外,有幸参与了9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4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他在斯洛伐克也组织召开过一些会议,并出席过在台湾地区、德国、新加坡举办的一些比较文学会议。本文也透过个人视角,回顾了一些对世界比较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均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包括韦勒克、艾田伯、雷马克、佛克玛、欧文·艾德礼、韦斯坦因、厄尔·迈纳、芳贺徹、李达三、杨周翰、乐黛云、曹顺庆、袁鹤翔等。

  • 标签: 马利安·高利克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中外比较文学知名学者
  • 简介:<正>1962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非常友好,各种互访团组往来如织,来访的印尼体育团队令人应接不暇。当时我还是名在校学生,暑假被借到国家体委做翻译,帮助接待印尼外宾。此间,恰逢世界体育史上发生了

  • 标签: 新运会 体育史 羽毛球队 国家体委 令人 国际体育赛事
  • 简介:<正>今年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重新学习《讲话》,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光辉的节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结晶,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标签: 文艺批评 《讲话》 社会主义文艺 毛主席 艺术标准 政治标准
  • 简介:<正>如果你是我的同行——以"爬格子"为毕生职业——彼此会有共同感受的,文有文德,笔下也得讲点公平。该赞美的不去赞美,心灵也会失重、自疚,自疚得你没完没了地不舒服,像湿手沾了干面粉似的。与曹喜成相识,时间不能说短。然而,在自己脑

  • 标签: 人曹 住宅建筑工程 文有 工程质量 自我感觉良好 这一天
  • 简介:8月20日,是《野草》创刊50周年,桂林文艺界举行了纪念座谈会。座谈会由作协广西分会、桂林市文联、广西师大科协、广西师大出版社、桂林市社联、桂林市文化局、漓江出版社联合主办。《野草》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创办的、以发表杂文为主的32开本文艺月刊,创刊号于1940年8月20日问世。1946年6月初国民党反动当局勒令停刊,共出版了29期。1946年10月在香港复刊,出版了12期,第9期起改为“野草文丛”1948年终刊。《野草》由夏衍、宋云彬、聂绀弩、孟超和秦似五人筹办编辑。它的出版,是人民的需要,时代

  • 标签: 《野草》 广西师大出版社 文艺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 漓江出版社 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