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陈祖君:洛夫先生,在您近60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中,不仅在现代诗的探险方面走得最远,而且在回归中国传统方面,对中国诗学精神的探索与继承,所取得的成绩也很引人注目.您如何看待"全球化"语境下诗人的文化定位?

  • 标签: 洛夫 诗歌 “后殖民主义” 艺术风格 超现实主义 审美意识
  • 简介:2004年10月29日,诺罗敦·西努克国王宣布退位。他最喜爱的儿子--热爱舞蹈艺术的西莫尼继承了柬埔寨王位。在新国王的登基仪式上,这对外表酷似的父子完成了历史的接力。生性热情浪漫,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诺罗敦·西努克1922年10月31日生于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市,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1941年4月被王位委员会推选为国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在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年轻的西努克亲王与周恩来,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共同努力,使大会成功地通过了反映亚非国家共同立场的以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十项原则。也许是观点的一致,周恩来与西努克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两个人和两个国家的友谊。西努克曾经多次坦诚地评价自己:生来就是个艺术家。虽然命运使他成为历经坎坷的政治家,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他在柬埔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 标签: 西哈努克 罗敦 金边市 苏加诺 柬埔寨问题 亚非国家
  • 简介:1.油城我从东疆第一个绿洲哈密开始,经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到达克拉玛。和那些依赖水源的绿洲小城不同,克拉玛因油而生,一夜凸起。我不大喜欢按部就班,生性逆反,克拉玛正合我意。

  • 标签: 克拉玛依手记 手记散文
  • 简介:朋友讲一个故事。小时候,他家穷——说穷已恭维。穷是各方物品匮乏,而他家多日缺粮,其他已不用提——饿得头昏眼花。他脑子里整天想"吃"的事情。譬如,看到树叶撸一把嚼嚼,以果腹。天空飞过一只鸟,他生不出泰戈尔式的哲思.而在想像吃这只鸟的情景:怎样烤,细小的肋骨在牙齿间穿梭匝摸。信以为真,大口的涎水落进空荡荡的肚里,引起肠的轰鸣。鸟儿这时早已飞出几里地。

  • 标签: 泰戈尔 改革开放初期 香味 故事 肋骨 朋友
  • 简介:  这是发生在湖北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便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了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给娘俩.娘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

  • 标签:
  • 简介: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

  • 标签: 距离失败
  • 简介:南疆小镇对我来说是一片沼泽地,我经常陷入其中无力自拔,总觉得自己有一天会被它淹没。在这一天尚未到来之前,我还是要回到奎巴格镇和它的故事中。

  • 标签: 《奎依巴格的张秉义》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  2004年的秋天,我揣着一张非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从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来到上海,投奔在浦东陆家嘴一家高楼清洁公司做"蜘蛛人"的舅舅.然而,我抱着简历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整整穿梭了3个月,工作却始终没有着落.无奈,囊中羞涩的我只好在舅舅的介绍下,去他们公司当了一名"蜘蛛人".……

  • 标签: 爱情盛开 盛开海拔
  • 简介:英国通俗作家葛德的小说以探险、神怪和爱情为主要题材,表征了19世纪的西方世界观念秩序,以文学隐喻的方式构筑了西方的现代思想意识和经验。在晚清西洋小说翻译大潮中,氏小说主要通过林纾及其口译合作者的译介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触发了晚清文人在社会转型期现代与传统的断裂中,对自我身份认同、现代意识探讨和对现代思想的追求。然而,晚清风行一时的氏小说在五四时期却备受贬斥,氏及其作品逐渐淡出中国学者的视野。林纾对氏小说的翻译,作为晚清西学翻译“宏大叙事”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一种体悟和想象,言说西方、建构自我,以小说话语的方式启引了思想文化的现代性。

  • 标签: 哈葛德 林译小说 话语意义 观念秩序 现代性
  • 简介:德国浪漫派诗人沙索著有一首改编自中文的叙事诗《尼怨》,但长期以来学者们未能获知其确切出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罗泽确定该诗参照了法国汉学家儒莲所译汉诗《尼姑恩凡》,但他并未找到所对应的中文诗作。本文经考证,推断儒莲的《尼姑思凡》译自同名明清小曲,并且儒莲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

  • 标签: 沙米索 《尼怨》 儒莲 《尼姑思凡》 明清小曲
  • 简介:纳吉布·马福兹1911年出生于埃及开罗杰马里那区,1930年进入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学习,1934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为一些哲学杂志撰稿。作品有表现爱国主义的历史小说《命运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战》,揭露社会黑暗、呼吁社会变革的小说《新开罗》、《赫利市场》、《梅达格胡同》、《始未记》等。标志其小说创作顶峰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被公认为阿拉伯小说史上的里程碑。1970年获国家文学表彰奖,1988年获埃及最高奖赏——尼罗河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标签: 阿拉伯文学 历史小说 阿尔法 自由 埃及 探索
  • 简介: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诠释学思想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某些理论表达似乎已不言自明地成为“中国诠释学”的命题。在这种大而化之的逻辑之下,“经立义”也被定义为意义建构与生成的重要模式。然而,对于“经立义”的理论化与现代化.其首要任务是在“义意之辨”中“还原”其自身的意义场域。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并借之以西方现代诠释学.“经立义”的“生存论形式构架”及“诠释循环”的诠释学内涵才能够真正地向我们显现。

  • 标签: 依经立义 义意之辨 意义生成 生存论形式构架 诠释循环
  • 简介: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为,厄普代克对王子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并不纯然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将感性生命置于抽象伦理观念之上的必然结果.这种全新的展示带有极大的暧昧性,既表现了复仇事件的复杂性,也使人们在价值评判中陷于困惑.

  • 标签: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约翰·厄普代克 复仇题材 正义 人物形象
  • 简介:莉.狄金森本质上属于以爱默生和惠特曼为代表的美国浪漫主义传统,但其浪漫主义又有独特之处,这就是她对自然、精神和心灵的特别关注。她的自然诗巧妙地融入感情色彩和哲学思考,使这些自然主题的诗歌深深地刻上了她本人的烙印。

  • 标签: 爱米莉·狄金森 浪漫主义 自然 物我交融
  • 简介:吴历(字渔山,1632-1718)研究在明清天主教和中国绘画史研究领域都并非新鲜的话题。自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学者开始整理吴历生平资料并辑录和笺注其诗画作品以来,关于吴历的研究成果持续不断地涌现。无论是陈垣(援庵)于1937年撰写的《吴渔山先生年谱》、方豪写于1969年的《吴渔山神父领洗年代、晋铎地点及拉丁文造诣考》,还是当代的吴历研究专家章文钦,在其吴历研究著述中都曾留意过吴历何时皈依天学(即天主教)这个问题。

  • 标签: 吴历 皈依 教授 学时 中国绘画史 中国历史学
  • 简介: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作为南方文学代表之一,在其经典小说《献给爱莉的一朵玫瑰》中生动塑造了爱莉这一南方没落贵族的形象。爱莉受益于南方文化价值观,孤傲跋扈,但同时又受到多重南方文化身份的压迫。作为整个南方贵族的化身和“淑女”代表、作为传统父权下的贵族女儿,种种禁锢的身份让爱莉一直以来都受到过度的关注和极少的关心。她缺失爱又向往爱,在众多身份的压迫下也曾试着探寻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我身份,但最终未能逃出已经扭曲了的自我身份,从而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 标签: 福克纳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身份压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