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朝鲜儒学史的主流不可否认是性理学,尤其是朱子学。但是儒学史的一个部分分明有阳明学思潮的位置,韩国阳明学的存在,对于以朱子学为中心的韩国性理学的发展和巩固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阳明学通过其他学问间接体现的情况。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在包括史学、数学、力学、诗文、书画、音韵、实学等诸如史学界、文学界以及思想界等多个领域。

  • 标签: 韩国阳明学 《霞谷集》 朱子学
  • 简介:《理智与情感》是伟大现代主义作家简·奥斯汀的首部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刻画性格迥异的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对待爱情的态度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婚姻。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汀自身的婚姻以及作者笔下不同人物的婚姻与当代中国婚姻进行对比,从而对现代人们出现的婚姻问题以及情感与理智的平衡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理智 情感 婚姻观 对比
  • 简介:狄更斯很久之前就想要写一部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艰难时世》就是十多年之后实现的这个愿望。狄更斯认识到社会中劳资矛盾的尖锐性并决定要在作品中对功利主义加以抨击。本文第一部分对功利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定义进行简单的论述并且通过第二部分对《艰难时世》中的四个主要主要人物---格莱恩,庞德贝,路易莎,汤姆的分析揭露功利主义对于人性的影响。最后进行对研究课题的总结。

  • 标签: 艰难时世 功利主义 影响
  • 简介:王阳明'心学'的构建历程实则是其对《大学》不断诠释的历程。基于王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将其对《大学》的诠释亦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其'心学'发端阶段,王阳明走出程朱理学'格物'视域下物人二分的格局,以'知行本体'揭示本体心体;在其'心学'深化阶段,王阳明告别知行之论,进入'意'的层面,主张于'意'中用功,倡导'诚意'功夫法门;在其'心学'成熟阶段,王阳明由'意'进入'良知',力倡'致良知'功夫法门;因'良知'直契本然心体,故归越后王阳明由功夫转入境界,主张'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进入'心学'化境阶段。通观王阳明'心学'演进历程,其'心学'的建构与其突破朱熹《大学》实则是一体而两面之关系。

  • 标签: 王阳明 《大学》古本 诚意 “致良知” 境界
  • 简介:知行之辨在宋明时期是重要的哲学话题,文章从知与行的内涵、诚意与致知、良知与良能等三个方面比较了王船山与王阳明知行的不同。阳明和船山知行的不同所反映出来的是'心本体'与'气本体'哲学思想的差异。阳明的良知在践履的过程中虽然有扩充,但这种扩充虽范围有扩大、内容有充实,但良知在本质上孩提之时与成年之时并无区别。秉持着'性日生日成'说,船山认为作为起点的心、性,抑或良知,在人生的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变化。这种变化,在船山看来应该不仅仅是用强弱大小等词汇描述的外在形态改变,而且应该是二气?缊神化后的性质改变。

  • 标签: 王船山 王阳明 知行观
  • 简介: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挫折应变能力、调适能力较差,在对爱与被爱的渴望与理解、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遭遇情感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结合高校辅导员关于恋爱教育的具体案例进行阐述与分析,旨在探究高校大学生恋爱的树立与引导问题。

  • 标签: 恋爱观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工作
  • 简介:调查说明从1919年算起,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已是百年。一百年来,女性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代女性拿起笔自由写作本身也深具革命性意义。在百年女性文学史上,有一大批重要女性作家:丁玲、萧红、张爱玲、张洁、铁凝、王安忆、林白、迟子建……她们不仅仅代表了中国女性写作成绩,事实上,也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 标签: 现当代文学史 现代女性 女作家 写作观 中国女性 女性文学史
  • 简介:本文以宗教多元论的理论为依据,考察阳明心学对'圣人'的具体阐释。首先,从本体论的方面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与常人之心在本体上是相同的,都是与终极天理合而为一的,这是其圣人可学而至的基础。而圣人高于常人之处在于其心的发用,也就是良知本体的彰显,不受私欲障蔽。其次,从功夫论的方面看,阳明强调圣人在'生知'方面有优势,但常人依然可以通过'学知'的方式达到圣人的高度。而且指出了圣人之间在才能上有差别,从而为循序渐进地学习圣人提供了可能性。最后,从道德践行的角度,阳明认为圣人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个人的自我修养,另一方面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忧国救民的道德实践。阳明还进一步强调了圣人以'万物一体'为道德实践的标准,并指出了阳明的'圣人'对佛教的包容态度。

  • 标签: 宗教多元论 圣人 阳明心学 本体论 功夫论 道德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