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读孙犁的《小说杂谈》,读到这样一段话:“前几个月,在一本文学丛刊上,读了俄国作家库的两篇小说.当时,我也对一个青年说:库的小说,叫人读过之后,能记住人物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细小的情节;人物的住处、陈设,室内的空气阳光,花草的长势,人物的饮食、呼吸、喘息,一件件都历历在目,有条不紊.而我们也常常读到这样一种小说,写得像闹市一样,看过之后,混沌一团,什么清楚的印象也没有.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 标签: 库普林 小说 人物 孙犁 文学
  • 简介:《杰·阿尔弗德·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托马斯·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重要作品。本文拟从时间和意识两个哲学范畴分析这首诗歌深刻的哲学内涵及诗歌主题,通过分析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交叉运用、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的并置,管窥艾略特的哲学观对理解其诗歌的作用。

  • 标签: 时间 意识 《杰·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诗歌研究
  • 简介:本名白薇,生于广西北流县。17岁插队,19岁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广西图书馆,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九十年代到北京,曾任报社副刊编辑,1996年4月下岗。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写诗并出版诗集,87年后主要发表小说。已出版长篇小说及作品集共十部,《白文集》5卷本亦在编辑之中。

  • 标签: 九十年代 林白 长篇小说 广西图书馆 图书馆学系 电影制片厂
  • 简介:树上的童年乡村孩子不会爬树,就等于城里孩子不会坐公交车。忘了我从几岁开始学会爬树,只记得广阔的乡村,没有我没爬过的树。

  • 标签: 母亲 乡村 父亲 爬树 麦秸 公交车
  • 简介:举凡系列侦探小说或犯罪片,反面角色每集/片更换一个,而正面主角则是贯串系列片始终的,如此安排是为了晓喻世人:恶有恶报,邪不压正。这种因果报应的格局,长期以来,几乎已成惯例。但是美国女作家帕特里莎·海斯密斯以汤姆·里利为主角的始创于1955年的系列小说却是例外。里利是个聪明绝顶的“帅哥”,然而坏得不可救药,为了维系他那不道德的生活方式,机关算尽;他作恶多端却逍遥法外。本片以系列小说的第一集《天才里利先生》为蓝本,演绎了男主角冒名富豪之子,不惜谋害对方,取而代之,周旋于上流社会。他的最终结局:物质上颇有“斩获”,精神上却处于孤独的深渊。该小说1960年曾被改编成电影《紫色正午》,由阿兰·德隆主演。1999年又由《英国病人》的编导安东尼·明奇勒再次改编成电影并亲自执导。本片荣获2000年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1999年版的电影由麦特·戴蒙主演。戴蒙曾主演《好人威尔·亨汀》,并因该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1998年。担纲主演《天才里利先生》一片时,戴蒙的身价已由1998年的30万美元跃升至500万美元,成为耀眼的新星。影片由当红女星格温尼丝·帕尔特罗饰演女主角玛姬·舍伍德,戏份颇重,出彩之处比比皆是。

  • 标签: 电影创作 雷迪 萨克斯管 休伯特 内景 格林
  • 简介:"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罗大佑轻轻吟唱着《鹿港小镇》,歌声在我的耳机里循环。高楼林立硕大的广告牌在我的眼里慢慢消失,窗外清一色的是那古朴的红墙矮房和一条条蜿蜒的小巷。我知道,鹿港便在眼前了。

  • 标签: 鹿港 罗大佑 钢筋水泥 大甲 亢奋状态 旧时代
  • 简介:《西洲》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我国古代爱情诗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剖析《西洲》,尝试为古代诗歌的分析和欣赏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西洲曲》 隐喻 转喻 认知
  • 简介:范承祚,“作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名主要翻译和稍后的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在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中,几乎都在同阿尔巴尼亚打交道,见证了中阿‘春夏秋冬’的特殊关系。书中所叙史料丰富翔实,文字细腻生动,可视为几十年间中阿关系的缩影。”

  • 标签: 报告文学 阿尔巴尼亚 北京 最高领导人 70年代 50年代
  • 简介:  一张录取通知书,一份心情,使我们八姐妹走到了一起.  减肥二重奏  寒假回来第一天,小坤便一副烦恼的样子,"唉,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我又增加了1.5公斤,气死我了.""可不是,我放假前新买的'苹果'牛仔裤,都不能穿了!"洋洋埋怨着.就连平时最不讲究的老班(就是在下)也发起了牢骚:"我的皮下脂肪增多,我都不敢穿那件'迷你'马甲了!"  ……

  • 标签: 寝室三部曲
  • 简介:冬的诗实际上是沉浸在一种纯粹女性光辉沐浴中的兴奋与轻灵。同为女性诗人,柯岩的诗表达的是一种宏阔的政治激情,傅天琳的诗更多了母性的敦厚慈爱,舒婷的诗则在淡淡愁绪中渗透着某些社会观念的自觉,伊蕾的诗则涣发出对生命景况的任性思索……而冬纯粹跨入了一条“女人”的诗途,“女人”成了她诗歌创作的目的与途径的合二为一。冬的上帝是夏娃。冬追求的,首先是诗人作为女性的强烈特征,于是诗人首先无法回避的便是作为女性特征的强烈的清新感。冬以女人的角度极度标识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美丽与自豪,把一个女人的清新、灵秀宣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标签: 林冬 女性诗人 舒婷的诗 傅天琳 伊蕾 诗歌创作
  • 简介:默涵同志在党的思想文艺战线上奋斗了一辈子,在文艺理论批评和组织领导工作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曲艺方面,也发表过许多重要见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 标签: 林默涵 曲艺 文艺理论批评 组织领导工作 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