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因果关系的确定问题一直是法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德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司法实践确立了"私人保险"和"法定保险"的两元因果关系认定体系,同时在"私人保险"领域实行"比例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我国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在实践方面,保险案件中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认定上的单一性的弊端,简单化地认定因果关系,不加区分地确定认定标准,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效仿德国,确立的"两元性"的因果关系认定体系,对我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德国 私人保险 法定保险 因果关系
  • 简介:德国统一与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耿志民联邦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承袭并发展了俾斯麦时期的社会保险基本原则与方式,即遵循公平与效率并重、自助与公助结合的原则,政府扮演立法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完...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并轨 民主德国 德国统一 原联邦德国 养老金
  • 简介:本文在分析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德国 银行 存款 保险
  • 简介:法定医疗保险与私人医疗保险构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双轨制,私人医疗保险在德国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被限制在补充保险范围内,而是一个与法定医疗保险并行的、具有独立和完全等特点的保险制度。随着2007年《法定医疗保险——竞争加强法》的实施,两者能够起到相同的医疗保障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融合与靠拢。事实上,实行基本保费费率的私人医疗保险就相当于法定医疗保险,实行货币选择费率的法定医疗保险就相当于私人医疗保险。双轨制的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既平等发展又相互补充,既有趋同又有趋异趋势。

  • 标签: 德国医疗保险双轨制 法定医疗保险 私人医疗保险 趋同与趋异
  • 简介:德国法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现收现付筹资方式。人均寿命增长和出生率下降而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制度赡养率的提高和养老金支出的急剧增加。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面临挑战。2001年里斯特养老金的实施使德国从单一的养老保险体制开始向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变。2004年吕库普委员会提出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引入与人口变化相关的可持续因子并建议在2035年前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里斯特养老金 可持续因子
  • 简介:德国的医疗保险体制融资模式概况由于历史原因,欧盟各国的医疗保险体制存在显著差别,大致可以分为由税收融资的国家保障体制和由保险费融资的保险体制两种。英国、爱尔兰以及北欧国家实施国家法定的医疗保险,主要由税收对医疗保险进行融资,以瑞典为例,税收资金占其医疗总支出85.2%。其他欧洲国家,如德国、奥地利、荷兰、法国、西班牙,采用的则是混合融资模式。例如,荷兰的混合融资由税收、保险费和个人承担部分组成,私人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37.6%。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比较适合采用混合融资模式,因为在老龄化的社会中,混合融资模式能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就像中文中的“人”字一样,靠两条腿支撑着,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稳定。

  • 标签: 医疗保险体制 社会保障体制 融资模式 德国 团结互助 税收资金
  • 简介:本文将德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德国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监管法律和事件、金融监管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 标签: 德国 金融监管
  • 简介:欧元的诞生消除了与汇率有关的跨国金融业务的成本和风险,使金融一体化获得了新的动力。但是此后金融一体化的进展比所预计的更难。通向完全的金融一体化的剩余障碍主要在于欧盟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以及缺乏一个对日益复杂的跨国金融交易的集中的监管机制。这些障碍的消除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 标签: 金融一体化 资本市场 监管机制
  • 简介:本文描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欧盟劳动力市场的总体表现和与美、日的差异,按照国家组别、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等类别指标进行分类解析,并揭示了其特点,如失业呈钝化趋势、各国劳力市场保护加强等。本文然后探究了这些表现和特点的原因:国别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差异、高福利制度拖累、劳动力市场机制僵化、危机前相关国家劳动力市场改革和欧盟就业政策的贡献等。最后,本文介绍了成员国和欧盟应对危机冲击、改善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长短期举措。

  • 标签: 欧盟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政策 金融危机
  • 简介: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金融体系与北约军事防务体系的关系渐趋紧张,具体表现为美国要求德国为其国际收支赤字提供补偿。面对美国施加的金融压力,德国为了保护政策自主权,先后采取了各种战略,包括拖延调整、增加调整的交易成本及减少调整的财政成本等。深入分析这些经验,有助于全面理解国际金融体系,也有益于思考当前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压力。

  • 标签: 联邦德国 美国 金融压力 政策自主权
  • 简介:根据星期二下午联邦财政局向经济计划委员会提交的对1993—1997年的财政预测,专家们认为政府从1994年开始每年将增收50亿成克的消费税。财政部预测:1994和1995年财政差额将限制在710亿马克之内(1993年685亿),1996和1997年财政赤字会达到510亿%和410亿马克。1994年财政支出上升0.5%,1996与1997年2%。

  • 标签: 消费税 计划委员会 财政局 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 财政部
  • 简介:1990年10月,两个德国统一了。从国际法意义上来说,两个德国并存的历史从此结束。然而,思想观念是无法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同时被割断的,今天德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整整40年,两个德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朝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方向发展,由此造成的双方人民在心想观念上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上的巨大差异和鸿沟,并没有随着统一而自动消失。

  • 标签: 社会文化生活 鸿沟 东西部 政治经济体制 德国统一 国家
  • 简介:中国作为欧洲经济伙伴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然而,对很多人,尤其是中国和欧洲的中小企业而言,建立商务关系仍然非常困难。商务关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长期为中国制造商和欧洲客户提供贸易和聚集机会的场所,需要一个能开创互信经济关系、扫除偏见的门户。因为一提起中国制造,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生产迅速、价格低廉。除了这种偏见之外,还有更多的现实问题:比如海关、

  • 标签: 中国制造 欧洲经济 交易中心 采购商 消费品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