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和郑振铎以翻译和创作为焦点发生了论争,论争涉及对翻译和创作的不同比喻、翻译之功用、翻译中的创造性以及翻译的地位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历史上那场论争,同时也对争取翻译的合理地位,改变"译不如作"的固有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翻译 论争 创作 功用 地位
  • 简介: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话剧《玩偶之家》,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主要描述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的自我醒悟过程。深刻反映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开始提升的社会现实。该文主要从女性工作、经济收入、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性别歧视方面探讨当时西方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表象,并探索女性地位出现转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女权运动的展开。

  • 标签: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玩偶之家》 女性地位
  • 简介:本文从文化“走出去”角度出发,提出了复合式文化幽默的概念,即涉及文化认知的模式化“刺激—反应”言语情景交互现象,其本质就是超情境乖讹关联。复合式文化幽默是中国喜剧影视作品对外推介的巨大障碍。本文以电影《美人鱼》复合式文化幽默台词为例,根据林少华的“审美忠实”观代替“内容忠实”观,提出了文化幽默的乖讹替代翻译策略,即利用译语的优势创造新的乖讹关联来替代源语的乖讹关联,尽最大可能重现原作品的幽默艺术价值,这才是文化幽默翻译的不二法则。

  • 标签: 复合式文化幽默 审美忠实 乖讹替代 翻译策略
  • 简介:文化预设的视角,对河池地区这些独特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料进行英译研究,意在让这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更有甚者常居于此。也希望借此机会,让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大大方方地'走出去',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能舒舒服服地'住进来',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并爱上魅力无限的大河池。毫无疑问,对河池地区的旅游资料进行英译研究,不仅能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走出去',吸引不胜枚举的旅游爱好者'走进来',更能对促进广西乃至全国的旅游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文化预设 河池旅游资料 研究
  • 简介:随着中国-东盟在经济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的发展,要求相关外语类人才既精通英语又谙熟东盟各国文化。这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能满足东盟环境下的要求,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该文基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的偏差而导致的不同程度低存在着文化教学不足、教学模式陈旧、文化导入缺失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后提出在中国-东盟背景下增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途径:应在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所使用的教材,注重文化动态性,拓宽文化视野,挖掘文化因素,并建设文化意识资源。

  • 标签: 东盟 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 教学
  • 简介:关于政治文献中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时的处理技巧,较有代表性的可归纳为:直译(加注)、意译、酌情省译和增译。但在不同情况下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的选择仍缺乏比较明晰的指导性原则。文章基于翻译的目的论,结合语义学理论,分析在特定语境、受众等因素限制下领导人讲话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所使用的技巧,试归纳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 标签: 文化负载词 翻译技巧 语义学 翻译目的
  • 简介:本文报告一项行动研究,即某门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效果,活动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世界英语不同变体的态度,进行温和的干预,促进学生通过反思变得态度更加开放并具有批判性。研究将语言态度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将教育视为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手段。课程活动包括四个步骤:引发、解构、重构、对交际困境的创意处理。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最初的语言态度相当保守;四个步骤的干预取得了一些成效。四成多学生的语言态度变得更为开放;部分学生对语言变体多样性的包容具有矛盾态度,少数维持了之前的保守态度。文章讨论了语言态度转变及相关教育的挑战性。

  • 标签: 语言态度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刻板印象 世界英语
  • 简介:本研究探究了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实施中所遇到的困境,试图从文化的视角解释出现这些困境的成因。文章以60名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日志、事后访谈、观察笔记获取研究数据。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1)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以语法为主要内容的考试压力与协作学习的本质相冲突;2)中国式“关系”作为一种交际纽带,在英语课堂上促进生生互动,提高了协作学习效果;3)“权利差异”的存在阻碍了学生互动,造成了同伴之间的交际“鸿沟”。尽管协作学习与我国英语教学存在上述不兼容性,本研究认为,协作学习的本质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文化和谐统一,它们都强调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文章末尾之处,本研究为教师应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中国文化 协作学习 教学困境 质性研究
  • 简介:在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把英语看作具有巨大实用价值的工具。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中国国内对英语教育的讨论主要聚焦在英语具有的巨大实用价值与担忧英语侵蚀本国文化和语言这一对矛盾上。有人担忧英语可能对中文,进而对中国文化,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有人把英语视作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过去和现在,很多人发出声音,表达了保护中国文化身份和精华的愿望。但是,影响文化和语言的力量不仅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的主动引进吸收。这些内部力量包括符合全球化市场经济需求的外语教育政策、市场对电视、电影和文学等媒体的英文节目或内容的需求。最终,这些内部力量的存在及其显著意义破解了那些把英语视作文化帝国主义传播媒介的看法。

  • 标签: 语言意识形态 中国英语教学 语言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外语教育政策
  • 简介: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英语借用中国文化因素而产生的词汇被称作汉语借词。借用解释文化进化和传播的模因理论,分析中国英语词汇作为语言模因的形成、保持、表达和传播过程;采用个例分析与对比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典型的汉语借词,找出决定其能否从模因过渡到强势模因的因素。中国文化对英语产生着积极影响,并通过输入汉语借词丰富了英语词汇;越来越多的中国英语词汇摆脱了西方表达习惯和规范的束缚,从而直观地表现中国文化

  • 标签: 中国文化 英语词汇 汉语借词 模因理论 强势模因
  • 简介:2006年,欧洲出台了ES150038《翻译服务-服务规范》,为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性文件.ES15038-2006对译员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五项能力相互联系贯通,对如今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通过介绍EN15038-2006对译员能力的要求,本文尝试分析这些能力在处理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EN 15038-2006 译员能力 文化负载词 英译 启示
  • 简介:文化负载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历史形态、文化意蕴、生态环境、宗教信仰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如今中国与世界交流往来频繁,文化负载词更是在中外交流中得以彰显.准确恰当地翻译文化负载词不仅是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需求,更是树立中国形象,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思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研究语料,着重分析脚本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即构建与源语相似脚本、去除源语标记脚本、引用目的语标记脚本、增补目的语脚本、省略源语脚本与整合源语脚本与目的语脚本.

  • 标签: 脚本理论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教学的缺失现状,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并借助两个案例的剖析,提出了运用微视频优化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设计,总结了微视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特点优势及设计步骤。

  • 标签: 微视频 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设计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