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6年,欧洲出台了ES150038《翻译服务-服务规范》,为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性文件.ES15038-2006对译员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五项能力相互联系贯通,对如今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通过介绍EN15038-2006对译员能力的要求,本文尝试分析这些能力在处理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EN 15038-2006 译员能力 文化负载词 英译 启示
  • 简介:汉语作为二语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及学者约十多年前开始引介任务型语言教学。然而,政策或理论革新未必在教师课堂实践中得以体现。通常而言,如果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师所持有信念相符,则更易于被教师接受和实施。为了进一步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汉语作为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教师角度探究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教师现有的教学信念。同时,研究还分析了教师课堂实践在多大程度上践行了其教学信念。通过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汉语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持有积极信念,但对于其在当下教学情境中的可行性存有质疑。此外,教师表明在信念转化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疑虑,这反过来导致其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信念倾向尚处在其信念系统的外围。这一发现证实了教师信念和实践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所归纳的影响因素从社会文化、教学机构及教师自身等角度为未来提供了具体改进方向,对于如何促进教学革新的实施落实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教师 语言 教室 惯例 汉语 CSL
  • 简介:文章分析了英汉语言的三个显着差异:一是简洁与复杂,二是抽象与具体,三是形合与意合。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这些显着差异,母语迁移常以负迁移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母语负迁移的心理理论基础上论述了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的表现形式,并指出母语负迁移是中国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致错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母语 负迁移 第二语言习得
  • 简介:"事件句"是汉语陈述句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完整形式是"时间词语一处所词语-不及物动词+了-名词语",语法结构是"时间状语—处所状语—谓语—主语",句式意义是"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个事件"。它是通过将主谓句的谓语提到主语前的方式形成的。对事件句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推动我国句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特殊句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事件句 存现句 隐现句
  • 简介:20世纪60年代,艾恺初涉浩瀚无边的文言文,那是成年的他第一次尝试学习汉语,但他很快发现,全凭自己闯的方法在学这门语言时行不通。

  • 标签: 汉语热 60年代 20世纪 学习汉语 文言文
  • 简介: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使用和发展。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一般说来这种差异越大,翻译的难度也就越大。中英文这两种语言社会文化背景差异之大,也就决定了译者所面临的困难。

  • 标签: 汉语 称呼语 英语 翻译 社会文化背景
  • 简介:本文封英、漠两种语言的词序追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词序的不同,是两个不同民族思维特点的反映。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产生具有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不同特点的思维方式必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因为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又是思维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封语言表达中的思维特点的探究,对于翻译、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英汉语 词序 思维
  • 简介:附加式是汉语新词的主要构词方式之一,因其能产性很高而被广泛使用。附加式汉语新词的产生是人的隐喻思维的结果。本文通过举例,从认知角度对附加式汉语新词的类词缀和语义两方面分别进行认知解读,旨在揭示这类新词的构建和语义理据,说明对附加式汉语新词的认知也是人的认知机制运作的结果,体现了人类的隐喻、转喻等思维。

  • 标签: 附加式 类词缀 汉语新词 认知解读 隐喻 转喻
  • 简介:动词-论元关系是句子加工中句法一语义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该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句子中动词同其核心论元之间的关系。但是汉语中却存在一种动词非核心论元提升到核心论元位置的施用结构。本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汉语中的施用结构与典型的受事宾语结构在句子加工方面的差异。实验要求被试对汉语中的词组(含干扰性的假词组)进行判断。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在施用结构中发现了分布于双侧脑区的N400效应,与现有研究中论元类型和论元数目违反所导致的N400效应相类似。但与现有的动词-论元关系的ERP研究所不同的是:与典型的受事宾语结构相比,汉语施用结构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脑前部正波。这一波形在动词一论元关系加工研究中较为罕见,反映的是新提升论元与动词整合的困难以及汉语施用结构合格性检查的进行性特点,与汉语非受事论元认知研究中发现的转喻机制一致,反映了在汉语这种意合语言中语义(题元角色)在句法一语义界面中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 标签: 持续脑前部正波 汉语施用结构 ERP 动词-论元关系 N400
  • 简介:汉语双宾句式在分类、结构层次和语义解读上均存在较大争议。根据汉语双宾句式动词的截取方式和截取顺序,本文指出汉语双宾句式可以分为“客体优先截取”、“受事优先截取”和“整体截取”三种双宾句式。这三种句式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事件结构类型,其中前两种为包含两个子事件的复杂事件,后一种为简单事件。

  • 标签: 截取 双宾句式 事件结构
  • 简介:在英语里有多少个汉语借词,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统计。至少在1997年出版的《牛津大词典增补本》(OxfordEnglishDictionaryAddi-tionsSeries)第三卷上,我又看到13个新增加的汉语借词(如果没有数错的话),第一次列入英国出版的词典中去,录此存照。在一本仅350

  • 标签: 探珠汉语 汉语借词 海探珠
  • 简介:汉语成语在翻译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汉语成语的本质属性、固有特征和文化内涵使其在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地保存原文中的异国情调,翻译中应该优先使用普通词语,并尽可能地少用成语。

  • 标签: 成语 翻译 内容 风格 异国情调
  • 简介:本文探讨了'中性文体'这个概念,并且尝试对当代英语和当代汉语的中性文体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作了初步界定,并指出现代散文、新闻特写和畅销书是中性文体的典型语篇表现形式。

  • 标签: 中性文体 历时界定 共时界定
  • 简介:本文讨论了汉语时政新词语的英译对应问题,提供了回译对应、等义对应、近义对应等可能封应的翻译方法,并讨论了冲突对应、假对应等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标签: 汉语时政新词语 翻译 对应
  • 简介:汉语自古以来就有利用词汇的重复达到声音和谐的特点。这些叠音词顺口入耳,易懂易记,生动有力,成为一种极赋生命力的汉语修辞手法。如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为连叠音,而糊里糊涂,自作自受体现为单叠音,它们不仅强化了语意,而且增加了语言的音韵感染力。尽管叠音词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换词等手

  • 标签: 叠音词 汉语 修辞手法 音韵特点 译文 翻译方法
  • 简介:<正>历经42天,3个阶段的山东师训在北京落下帷幕,与会教师满载而归。他们或激情四射,或决心暗下,调研问卷和教师微博记录下教师学员们42天的收获与心路蜕变。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Ifyouareyourownteacher,thewholeworldisyourclassroom!用心教书,用心育人,让自己从教学走向教育,做有教育理念,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中学王少华

  • 标签: CLASSROOM 教学走向 调研问卷 山东省烟台市 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