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以《仪礼》《诗经·国风》《国语》《左传》为语料,分别探讨了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和春秋末期第一人代词的数情况,并得出结论:春秋早期和中期,汉语第一人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春秋末期,汉语第一人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和“吾”。春秋汉语第一人代词“我”“吾”“余(予)”都可兼表单复数语义,数含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殷商和西周汉语加大。春秋末期汉语中首次出现了借助名词辅助说明复数语义的“吾侪”这一形式。这种新的复数表达形式是中古以后复数词缀产生的前提,在汉语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春秋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 简介:读了董树人先生《父母何须用谦辞?》(见《汉语学习》1998年5期)一文,不敢苟同,略叙浅见。董说:《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新华词典》均把“家父”、“家母”、“家严”、“家慈”注为谦辞,其他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国语日报辞典》等莫按此意注...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谦词 文化传统 《汉语大词典》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工具书
  • 简介:<正>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在第二章的步条脚注中说:“《公羊》《谷梁》之文……多用意动、致动,世人颇有喜其奇崛者。”(12页,商务印书馆,1957)此语甚是,两书中意动、致动(使动)用法可谓俯拾即是。只是有一些词(其中包括名词、副词、介词、动词)也用作动词,然细味其义,既非意动,也非使动,而是带有“[记、言]”义。正如《马氏文通》所说:

  • 标签: 马氏文通 公羊 动词 带宾语 大夫 介词宾语
  • 简介:关于中古时期就妻夫为卿的用法,大家常举的例子便是《世说新语·惑溺》例:“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塥.于礼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但此用例场合特殊,因此就有人提出疑问,特别指出:“用例特殊,不合礼法,不能视为规律。”陈燕《论南北朝的“卿”字》一文对“卿”的用法论述甚详,但在归纳卿的用法以及卿字溯源和发展时也没有提到“妻夫为卿”的用例。《汉语大词典》也没有这样的例子。究竟在中古时期有没有妻夫为卿的呢?对于此问题,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

  • 标签: 中古时期 “卿” 词汇 称谓语
  • 简介:  1997年杨叔子快从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和前七章,不选不不接受论文答辩.……

  • 标签: 博士背 杨院士 深义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三人代词“他”之间的界限,由于以往的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便于操作的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三人代词“他”的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三人代词的,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三人代词“他”的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三人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三人代词“他”的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  中国孩子政治,法国孩子啃哲学.法国各个电视台每天都有现场直播的清谈节目,请来的不论是政界要人.明星大腕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讨论题目是谈天还是说地,嘉宾们都争相发言,而且个个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收不住.……

  • 标签: 中国孩子 啃哲学 孩子啃
  • 简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总监欧康诺7月14日应邀在洛杉矶市政论坛上发表演讲,对新出炉的全美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NCES)的调查结果表示,

  • 标签: 外语教育 官员 加州 文势 加利福尼亚州 CENTER
  • 简介: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V+了2"格式整体的将然意义,文章分别从听话人语义解读、说话人语义建构两个立场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该格式"近时将来"、"意志将来"的将来时特征。

  • 标签: “第1人称+V+了2” 将然 零标记 近时将来 意志将来
  • 简介: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向记者表示,中文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第六大外语,目前对中国境内对应的俄语教学发展进行讨论。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于2011年8月接任加拿大多伦多市教育局国际语言课程经理的华裔女子杨秋玲9月25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包括普通话和粤语在内的华语学习者,占目前多伦多市教育局49种国际语言课程中的多数。

  • 标签: 国际语言 多伦多市 教育局 华裔 汉语 官员
  • 简介:概述了学术界对上古汉语有无真正第三人代词问题的不同看法。认为西周汉语中已有真正的第三人代词,它们是“厥、其、之”。对指示代词和第三人代词的界限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 简介:能说汉语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上周三和3亿用户一样加入新浪微博,并在过去三天中获得了超过10万名粉丝。澳大利亚《时代报》,陆克文重新燃起了对中国的强烈喜爱,使用了该国很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微博。他用这种复杂的亚洲语言发了十几条评论,炫耀了他的中文造诣。报道,陆克文在一条微博中写道:“感谢中国朋友。我很喜欢有机会练习看汉字,写汉字。我现在了解我忘记了这么多字,你们的语言肯定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语言。”(参考消息网2012.4.24)

  • 标签: 澳大利亚 陆克文 前总理 中文 汉语 《时代报》
  • 简介:《四声篇海》所引的"俗字篇"部分收入大量俗文字当是通过"更换、简/减略、增加、重组"四种方式改变原正字中"声符、义符、其他符号、位置"四要素而产生的。

  • 标签: 俗字背篇 《四声篇海》 俗字 产生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