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

  • 标签: 艺术家 小狗 日本 广州 上海 巴金
  • 简介:他是一个修理工,一个手艺超群的修理工。那天,他与一帮工友下了班骑自行车回家.走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看见有一辆车坏在路边,司机正趴在车底下修理。其他的工友都视而不见,吹着口哨从车边过去了。但,他没有走。

  • 标签: 人生价值 人格精神 爱心 人品
  • 简介:常言道;“货卖一张嘴。”在经商中,高声叫卖中的巧妙说词、动听语言,都能吸引颐客.促使买卖成交。在这方面,一些地摊、流动小贩和店前小卖的叫卖妙语特别值得一提,其叫卖妙语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 标签: 叫卖语言 押韵 顾客心理 幽默 市场营销
  • 简介:我在泰国已经大学毕业了,毕业以后我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呢?但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我还不想工作。我该怎么办?于是我就跟父母说:“爸爸妈妈,如果我要去中国学习汉语,您们同意吗?”他们就说:“十分同意,因为我们是华裔,应该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于是,我就来北京学习汉语了。

  • 标签: 中国 原因 学习汉语 大学毕业
  • 简介:湖北出土的山楚简有一部分属于司法案件的记录,对于当时的司法制度非常重要。其中的“(讠菐)”字究竟是个什么字目前还难以断定,但它的功能相当于“察”已经基本上得到公认,可是“察”有许多义基,山楚简相当于“察”的这个字应该取什么意义呢?本文不同意“调查”“审问”“判决”等说法,而认为山楚简中“(讠菐)”的基本含义是对已知事件或证据的“检查、勘验、确认”。只有个别用例可能当“观察、察看”讲。

  • 标签: 《包山楚简》 "(讠菐)"字 字义 训诂
  • 简介:本文对""的"代动"用法进行了再考察,认为其"代动"用法是对移动动词""原有语义的引申,其核心语义表现为[+接收性],这一语义贯穿于动词""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不能替代所有的动词,且对原有的具体动词不是等义的替代,""强调了动作行为对"接收者"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系联作用,表达了说话人主观识解的"言者视角"。

  • 标签: “来” 代动用法 接收性 言者视角 系联动词
  • 简介:“劳之来之”语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其中的“劳”和“”在一些大学教材中有不同的解释。如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慰劳安抚”。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释“劳”为“慰劳”、“”为“使来归顺”。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使民劳,使民”。杨伯峻《孟子译注》译“劳之来之”为“督促他们”。

  • 标签: “来” “劳” 《古代汉语》 《孟子译注》 大学教材 主编
  • 简介:细读,意味着以作品为中心,在语义学层面细加体验、推敲,从而整体上把握作品。它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自古皆然;直至今日,冠以“细读”字眼的文章在鉴赏类文字、书刊中屡见不鲜。但是,假如我们要在概念术语的层面上较真,经过判断与梳理,则不能不承认它却是自域外辗转而来。细读,严格意义上说来自上个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作为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它在文学艺术术语词典里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这样定义的:“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细读(closereading)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意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的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显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他们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 标签: 细读 英美新批评 概念术语 文学主张 审美活动 艺术术语
  • 简介:字逋志,号五道,江西南昌生。5岁随父江西著名书法家魏大愚先生临池。江西大学文学学士,国立东京学艺大学院书法美术教育硕士,师从韩天衡、小木太法、霍春阳、程大利、阮诚。现任南昌大学,西北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客座教授。全国侨联中国华侨画院副院长、东京中国书画院院长、日本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西省侨联文化艺术交流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美协会员,省书协会员。

  • 标签: 中国书画 文学艺术家 江西南昌 日本华人 中医药大学 大学院
  • 简介:<正>壹引言1.1“”和“去”是现代汉语里面最常用的两个动词。,《广韵》:“落哀切”,今北京读[lai35];去,《广韵》:“丘倨切”,今北京读。在普通话里,“”和“去”除了放在另一个动词后头,表示动作的趋向、结果和延续等意义时要读轻声,在其它情况下,都只有一个读音。

  • 标签: 普通话 临汾 方言 读音 语法功能 口语
  • 简介:  背诵默写向来有个不大好听的名声--死记硬背.不过,话得说回来,惟有"死"去,才能"活".  "死"去是积累的良丹.自古及今,文人学者受益于此的事实不胜枚举.这里,我只想说说如何"死"去.首先,诵写的面要广.名句名段不在话下,长篇巨制也敢摆擂台,哪怕是《滕王阁序》与《春江花月夜》.……

  • 标签: 写死 诗文诵 诵写
  • 简介:《马氏文通》发表整整一百周年了。这部划时代的汉语文言语法著作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检验。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对《文通》本身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于研究《文通》的历史也可以作一番回顾了。站在上一世纪末的马建忠,从洋务派的政治、外交一线退出之后,怀着对民族命运...

  • 标签: 《文通》 《马氏文通》 古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 马建忠 中国文法革新
  • 简介:我们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但是,我认为目前普通话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说没有抓住主要环节。假如让那些天天要跟成千上万人“交际”的人先学好普通话,那就好了。因为一方面这些对象是接触面最广,他们学好普通话也能造成一种社会风气,起示范的作用,他们不直觉地会成为群众的学话老师;另一方面他们迫切需要有这么一套最好的“交

  • 标签: 推广普通话 服务性行业 水电公司 人民银行 汽窜 黄生
  • 简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策略之一,反映在课堂上,多是根据课文某一段落的特点设计一个习作片断训练。这种训练学生喜欢吗?给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又分别带来了什么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策略吗?假如把每篇课文当做作品,其创作的东西指什么呢?把创作的元素一一列出,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还会是老样子吗?

  • 标签: 课文教学 写作关注 打破传统
  • 简介:<正>“多”和“”都能用来表示概数,前者表示比前面的数词所表示的数目大,后者表示接近于前面的数词所表示的数目,可能略多,也可能略少。虽然“多”和“”有共同的义域,但它们分布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即不是完全对应的。例如,我们可以说“三十多斤”“三十斤”,但是我们可以说“一斤多苹果”,而不能说“一斤苹果”。搞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多”,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不仅有利于认识汉语的语法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工作。关于“多”和“”的分布情况,吕叔湘先生早在1957年就撰文作了专门研究,以后,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刘月华先生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等也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其中吕叔湘先生的论述最为详细。吕先生在《数量词后的、多、半》一文中,把“多”和“”的分布情况归纳为以下公式:

  • 标签: “多” “来” 量词 数词 全方位考察 概数
  • 简介:<正>《语文研究》十年,发表了好几百篇文章,其中语法论文无论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讲,无疑都是名列前茅的。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兼作者,我想借庆祝《语文研究》创刊十周年的机会,谈谈对这些语法论文的一些粗浅的观感,并提出几点希望,姑且充当一份薄薄的贺礼吧!一特色一份杂志要办得吸引人,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好比一家名牌饭店,总要烧得出几个拿手的特色菜。纵观这上百篇的语法论文,感到总体水平确实不错,有些重点文章可以无愧地站到国内汉语语法研究的前列了。尤其使人发生兴趣的是以下四个系列的研究初见规模。

  • 标签: 语文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理论与方法 语法学家 论文 总体水平
  • 简介: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可用于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句末,在不同的句类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语气意义。其中""和"咧"存在功能互补现象,""不能出现的句类"咧"可以出现。

  • 标签: 莱芜方言 语气词“来” 语气词“咧” 语法功能
  • 简介:藏语中亲眼见到的与不是亲眼见到的事情表示法不同,汉语中有类似现象,这都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感知有关,由此可以解释趋向动词“/去”和含“/去”的复合趋向动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可以根据在“/去”或者“X/去”前动词的分布情况找出动词的小类,发现它们各自的语义特征。凡是动作造成可见结果的动词,后面出现“”或者“X”;反之,后面出现“去”或者“X去”;如果既可能见到结果,又可能见不到结果,那么在可能见到结果的时候动词后面出现“”或者“X”,在可能见不到结果的时候动词后面出现“去”或者“X去”。说话人主观上觉得是否可以看到或者感觉到决定了对“”、“去”的选择,这从一个方面表现出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这个范畴表示动作与说话人的关系和主观方面的感知,可以说明汉语的理据性。

  • 标签: 趋向动词 汉语动词 说话人 “来” “去” 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