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赤于元世祖至元年间赴滇任职,因史籍记载等因素,其赴滇时间有至元十年和十一年之说。本文考证了史料,并对当时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赛赤于至元十一年赴滇任职的结论

  • 标签: 赛典赤 赴滇时间 考证
  • 简介:与一个典故只有一个源的单相比,合是复杂的用典现象;合中之易见者为一般合;此外有两种鲜为人关注的特殊合:多级用典造成的合;串用造成的合。与一般合相比,这两种特殊合情形更为复杂,具有独特的表意特点、修辞意义及审美效果。对这样的特殊的用典现象,我们应有一个适当的态度。

  • 标签: 典故 修辞方式 合典 审美意识
  • 简介:《何》是一部语言独特风格奇妙的近代白话幽默小说,具有特别的艺术色彩,但由于作者是一位高才不遇的在野才子。描写的是下界的“鬼人鬼事”,且多使用方言亵词、俚俗土语,看似满纸荒诞,难登大雅之堂,因而多被人忽略.

  • 标签: 近代 幽默小说 《何典》 修辞特色
  • 简介:唐宋以後,《孟子》經由一系列政治操作,逐漸躍升爲官學權威.然而從學術史的角度考察其經地位的樹立,則早在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中已經完成.趙氏的章句學,一是從《孟子》中抽繹出若干重要範疇,以之作爲詮釋的中心線索,映射和集結全文,證成《孟子》學術體系的自足性;再則從辭、事、義三個層面將《孟子》與六藝經傳進行對接,以説明《孟子》與六藝經傳的同構關係.經過這種比附與詮釋,《孟子》的經性就不言而喻了.

  • 标签: 孟子經典 岐章句 章句孟子
  • 简介:域外佛典漢籍《弘决外鈔》是與隋唐天台宗有密切關係的重要文獻,目前在日本有刻本、鈔等數種形態留存。本文將重點分析《弘决外鈔》引用六朝義疏學佚著《孝經述議》的6則佚文,逐一梳理考證,初步總結出《弘决外鈔》徵引義疏學的兩大特質:第一曰“節録”,選取有利於解釋佛典者,其餘則删汰之;第二曰“去”,將義疏學文獻原初形態大量徵引的儒家典故,或删除,或暗襲而不標出典。最後,結合筆者數年前提出的《“鈔”“寫”有别論》試作一申論。

  • 标签: 係弘决外 典義 典鈔
  • 简介:<正>赛赤·赡思丁,西域回族(贵族),1219年成吉思汗征西域,年仅十多岁的赛赤“率千骑迎降”。从此就跟随成吉思汗长途征战。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执政期间皆被任用,故史称:“早遇太祖,功闻五朝”。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云南建立行省。并决定选派“谨厚者抚治之”,经过认真考虑而选中了赛赤·赡思丁。赛赤到云南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结合云南当时情况,在政

  • 标签: 赛典赤·赡思丁 云南王 忽必烈 成吉思汗 行省制 元代
  • 简介:<正>注释古书是我国传统训诂学的实践形式之一,它的萌芽产生在训诂学诞生之前。在此后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给前时代的典籍作说解,一直是训诂学家们的重要的工作内容,因而也就留下了大量的注释成果,形成了中华学术史上极为发达、也极为光辉的注释传统。尽管这是一种“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尽管其主要目的是为后人阅读前扫除各种障碍,但认真分析注释的内容和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萌芽状态的解释性著作,还是附于

  • 标签: 原典 语言与文化 注释者 历时性 语言解释 解释性
  • 简介:梁同寅校长早操号起同寅堂,校长慈祥小扣窗。百载遗风拂面过,满园桃李吐芬芳。陆士风校长少时洗笔砚堂中,犹记学书陆士风。一表人才何博雅,半生坎坷仍从容。后记母校高州中学原址,有学砚堂、同寅堂二景。学砚堂树影斑驳,状如砚,或因之得名。同寅堂屹立操场,为彰誉校长梁同寅先生而筑。1953年,我入学读初中一年级,其时学校作息报时,以吹号代钟铃,号声悠扬悦耳,催人奋进。老校长身健慈祥,常入寝室看望小同学。一天清晨,他到学砚堂东宿舍,轻扣门窗,叫醒我们起来早操。至今记忆犹新。梁校长出身高州帅堂望族,曾留学日本,满腹经纶。其为人也,和善宽厚,治校有方,广揽人才,保护和营救进步学生,可谓一方开明士绅。幼时在外祖家听说,某年,同寅先生步行回家乡过春节,路遇劫者,闻其大

  • 标签: 中学 校长 广州 初中一年级 广东省 士风
  • 简介:<正>谈论汉语语法问题,往往要说,按某一体系应当怎么怎么说。可见语法研究的体系之别是客观存在。三十多年来,如果连同中学语文中的语法知识教学包括在内,使用最广的莫过于“暂拟系统”了。可是,如果提出一堆语法现象,问“暂拟系统”怎样解释,怕是许多语法学者不能圆满回答的,或者做了回答,却未必尽符“暂拟系统”。1954—56年间形

  • 标签: 暂拟系统 语法体系 语法研究 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语法 学习汉语
  • 简介:<正>近读中华书局《汉书》数过,此书博取前贤研究成果,经专家整理校点,条理分明,几臻完善。然因卷帙浩繁,间或亦有疏略之处,笔者不揣浅陋,于披读之时,随笔勾志,今选录十余则,缀成一篇以俟教。(1)文帝纪:“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118)按:铜虎符为古时兵符,乃调兵遣将之信物。铜铸,虎形,分为两半,右半留中,左半授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由使者持符验合,方听差遣。故应劭注“国家当发兵遣使

  • 标签: 举误 校点本 标点 《汉书》 将军 九卿
  • 简介:1909年秋,我的老师高汉先生(1889-1978)在乌普隆拉大学锋得了日尔曼旗号语、斯拉文尼亚语和希腊语的学士学位之后,到圣彼得堡大学学了两个月汉话,翌年2月他乘船前往上海。

  • 标签: 高本汉 汉学 汉语文化 中国文化
  • 简介:低年级学生在早期的写话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无法下笔表达自己所看所想的困扰,而优秀的绘则在丰富学生写话的内容上有着很大的益处。教师应该结合绘的特点,通过正确地指导学生读、说和仿写来锻炼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 标签: 绘本阅读 写话 低年级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公认宋代科举韵《礼部韵略》早已亡佚。未知日本真福寺还藏有北宋刊本。本文作者对这个宇内孤本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集韵》和《礼部韵略》的编纂工作是平行展开的,并详细考察了真福寺《礼部韵略》跟《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等三种增订本以及《集韵》在韵目、小韵、反切和增字方面的异同,借此可以了解景祐原刊本《礼部韵略》的面貌。

  • 标签: 《礼部韵略》 真福寺
  • 简介: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目前高等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首选教材,自1963年初版迄今,使用已达40多年之久,影响甚广。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其中的字词注释缺误亦复不少,颇有值得商榷之处。考虑到该书的地位举足轻重,故笔者拟就教材中的某些字词注释冒昧地提些愚见,并对其分门别类,以求教于方家。值得商兑之处如下:

  • 标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字词 商兑 误注 古代文学课程 高等院校
  • 简介: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出版过英文的汉学刊物,其读者是有意提高自己知识修养的欧洲人,其中大部分为居住在香港和上海的外国侨民。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国际汉学的中心随之从殖民地和租界转移到了对中国感兴趣国家的首都和大学。如今,汉学又回到中国,而其性质也已完全改变:《世界汉学》第一期(创刊号)在北京问世了。

  • 标签: 汉学 中国 期刊 半殖民地 知识修养 欧洲人
  • 简介:汉(KlasBernhardTohannesKarlgren),1889年10月5日生于瑞典延雪平,1978年10月26日逝世。他1910年来到中国,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习汉语并调查各地汉语方言,后师从于法国汉学家沙畹。1918-1938年任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1939~1959年任瑞典远东博物馆馆长及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

  • 标签: 高本汉 大学教授 斯德哥尔摩 汉语方言 学习汉语 瑞典
  • 简介: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本理念,提倡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导学”转向“帮学”,精心设计和规划前置性作业,坚持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的原则,针对不同课型设计不同类型的前置性作业,通过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标签: 生本教育 前置性 帮学
  • 简介: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老师完全可以利用绘的优势让孩子融入绘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丰富多彩的绘开启孩子的想象之旅,使绘阅读成为孩子放飞想象的磁场。在阅读绘中:一、抓住画面,激发想象;二、巧用白色,引发想象;三、发现细节,激活想象;四、链接生活,丰富想象;五、多种活动,展现想象。

  • 标签: 想象力 绘本阅读 发现细节 链接生活 多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