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X还在,Y没了"与"X没了,Y还在"两种构式经一定的修辞动因重塑,从可推导出的初始义生发出不可推导的修辞义,即从语法构式演变成为修辞构式。二者作为语法构式属同义句式,但作为修辞构式却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句式。尽管二者都是通过与X存现状态的对比来强调Y的失去或存在,但各自的语义和修辞效果却因强调内容及X、Y之间关系的不同产生明显的差异。在"X还在,Y没了"演变过程中还存在两种非典型的修辞构式,可视作处于典型的语法构式和典型的修辞构式之间的过渡类型。

  • 标签: X还在Y没了 X没了Y还在 构式 连续统 修辞动因
  • 简介:摘要“没X没Y”构式倾向于出现在消极语境中,但这与它自身的褒贬感情色彩并不是一回事,需加以区分。

  • 标签: 消极语境 褒贬感情色彩
  • 简介:"X比Y还W"是一种传递反预期信息的结构式,在该结构式中,"还"是个反预期标记。各种类型的"X比Y还W"都传达反预期信息。"X比Y还W"与"X比Y更W"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用来传达反预期信息,后者用来表达递进的语义关系。

  • 标签: X比Y还W X比Y更W 反预期信息 递进
  • 简介:用作"得"字补语的"Y似的"结构,有同构异质的三种类型,分别是比喻结构"……得Y喻体似的"、比较结构"……得Y1(比较物)似的"和程度结构"……得什么似的"。通过是否以度量类属性作为比较点可以区别比喻结构与比较结构。在比喻结构中,因比喻各要素的线性位置或隐现的情况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的句表形式。比喻结构和夸张性比较结构因语言使用中的主观化而发生语义虚化,再经重新分析演变出了表"程度之甚"义的固定结构"什么似的"。

  • 标签: 比喻 比较 补语 什么似的 语法化
  • 简介: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语北方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发展演变情况,并且从地域性上挖掘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某些特性;澄清人们在此句式研究问题上比较关注句式发展的时间性,而不注重地域性的挖掘的模糊认识。地域性的挖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又很有意义。

  • 标签: 差比句 时间性 地域性 山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