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该论文研究中国大陆从1986年开始的新时期语言规范观念的发展变化和不同语言规范观念之间的碰撞、交流以及相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语言规范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标签: 语言规范 新时期 中国大陆 论文研究 规范工作 前语言
  • 简介: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新型的面试方式,参与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尤其是会话过程中的打断现象,值得关注。本文立足于真实的话语文本,以会话结构理论为框架,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打断现象进行研究,从打断的原因、类型、互动特点和打断对面试结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打断是讨论中重要的话语策略,运用得当,可以使打断者取得期望的效果。

  • 标签: 无领导小组讨论 话轮 打断
  • 简介:本文通过对晚唐五代语料的统计分析,从结构构成、语义、功能三个方面对晚唐五代的受事前置句进行详细描写,并与先秦和现代汉语中的受事前置句对比,得出晚唐五代受事前置句正处于演变当中,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受事前置句谓语动词带的复指宾语消失,这一变化与晚唐五代受事前置句的很多特点有关.

  • 标签: PV句 PAV句 语言演变 晚唐五代 受事前置句 语料分析
  • 简介:<正>所渭"带语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是指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含有"是""之"一类虚词的句式。如:(1)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诗·小雅·节南山》)(2)我楚国之为,豈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28》)(3)朋酒斯饗,曰杀羔羊。(《诗·豳风·七月》)(4)赫赫南仲,(犭严)狁于夷。(《诗·小雅·出车》)(5)征伐(犭严)狁,蛮荆来威。(诗·小雅·采芑》)(6)此厥不听,人乃或诗张为幻。(《书·无逸》)

  • 标签: 语法标志 前置句式 左传 前置宾语 否定词 宾语前置
  • 简介:摘要对小组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剖析,从强化预习、注重培训、重视过程与方法、优化问题设置、发挥教师的指引点拨和小组的激励评价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究优化小组讨论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有效策略
  • 简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现实与知识相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实践,真正达到应用创新的目的。比如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供透镜,让学生放在太阳光底下,学生会清楚地看到透镜下面光亮的小点,然后在小点处放置一张纸,学生发现纸慢慢地燃烧了起来,学生讨论的话题自然生成,纷纷地对透镜的性质进行讨论,从而得出了透镜的相关性质。

  • 标签: 初中 物理 讨论法 激发 创新 思维
  • 简介:语义学比较法是邢公畹教授1994年提出的一种利用语言间的深层语义对应规律鉴定同源词,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方法。该方法提出后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建议。本文从这些批评、建议中归纳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同音异义字是否可能—起借入另一个语言;关于偶合问题;朝鲜、日本、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都可以和汉语中古音形成漂亮的深层对应吗?语义比较法和语音比较法的关系;关于语义学比较法的缺陷。

  • 标签: 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义学比较法 深层语义对应 同源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语言地图集》B3图示,郯城、平邑方言是带有北方(冀鲁)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区郑曹片方言。从两地与相邻、不相邻的几地方言的一致性来看,它们是不带有北方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地图集》不必把它们从周边方言中孤立出来。

  • 标签: 郯城方言 平邑方言 中原官话 北方(冀鲁)官话
  • 简介:<正>欧洲辞书学会将于1986年9月10—14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第二届欧洲辞书学会学术报告会。欧洲辞书学会曾于1985年4月在英国利兹大学举行过学术讨论会。来自欧洲、亚洲、美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近120人参加了会议,英国牛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辞书学 欧洲 英国利兹大学 学术报告会 苏黎世
  • 简介: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主办,由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于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汉学家和汉语教师,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国际会议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 讨论会 第八届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简介:<正>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于1983年11月24—27日在扬州举行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学术讨论会。殷孟伦、徐复、杨潜斋、周祖谟、胡厚宣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界人士150余人与会。共有论文77篇。叶圣陶专门为这次讨论会题词。与会者还应邀参加了王氏父子纪念馆揭幕典礼。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王引之 王念孙 段玉裁 训诂学 王氏父子
  • 简介:由国家汉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于2002年8月2日至5日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这是新世纪之初世界汉语教学界的一次盛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法国、瑞士、德国、英国、葡萄牙、意大利、瑞典、埃及、波兰、罗马尼亚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讨论会共收到会议论文450余篇,其中280余篇论文已在会议上进行交流。

  • 标签: 汉语教学 论文 交流 罗马尼亚
  • 简介:<正>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1日至5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青年人自己组织的,得到了前辈学者和中年语法学家的热情支持。会议收到论文八十余篇。参加会议的有一百二十多人,多数是研究生出身的青年语法工作者。会议除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了切磋外,还用小组、大会等形式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争论的较多的是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有同志认为,汉语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互为表里,难以截然分开。如施事受事,对主语宾语来说是,语法意义;而对句子所代表的客观现实来说,也可以看成语法形式。至于语法研究中对形式与意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现代汉语 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 青年人 语法研究
  • 简介:本文根据儿童语料归纳出儿童语言中体词性宾语语义成分的发展序列.文章认为,这一序列的形成除了与语义角色的受事性强弱有关之外,还受到两条规则的支配:1.动词的"系"功能和相关动词出现的时间;2.语义角色与动作关系的密切程度.文章进一步指出,由于宾语语义角色的数量和类型都是和一定的动词相联系的,因此在讨论现代汉语中宾语与语义角色的配位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动词的情况.

  • 标签: 儿童语言 宾语 语义成分 发展 解释
  • 简介:由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主办的“藏缅语区语言底层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2008年9月8日至12日在日本大阪召开。会议主持人是长野泰彦教授,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美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22位专家。我国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成龙副研究员应邀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日本大阪 语言 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