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波兰运动员鲁尔是赫尔辛基第一届世界田径锦际赛男子铅球冠军,成绩是21.39米(他本人最高成绩为21.68米)。他的训练计划是很严密的,但与众不同。现简单介绍他的训练观点和情况。鲁尔生于1958年11月6日,身高1.95米,体重112公斤。与他同年的运动员,在早期就练铅球和力量素质了,身体长得很结实。鲁尔相信自己也可以象他们一样,但是,他认为这是狭隘的专项化道路,所以,他一开

  • 标签: 训练特点 铅球训练 鲁尔铅球
  • 简介:原世界女子标枪第三名希腊选手索菲娅·科拉法,于今年9月26日在希腊克里特岛举行的田径锦标赛中,以74.20米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女子新的标枪世界纪录。把芬兰选手莉拉克创造的72.40米的原世界纪录一下子提高了

  • 标签: 女子标枪 田径锦标赛 世界纪录 拉法 索菲娅 田径运动会
  • 简介:涅耶夫是苏联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出生于1945年10月,身高1.88米,体重80公斤。涅耶夫18岁才开始训练三级跳远并参加比赛。在十七年的运动生涯中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三次创造世界纪录,连续获得三届奥运会冠军,两次夺得欧洲冠军,八次成为全苏冠军。涅耶夫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秘密是“渴望胜利,孜孜不倦的训练,善于克服自己的弱点”。

  • 标签: 奥运会冠军 世界纪录 运动生涯 单脚跳 维克多 跳远成绩
  • 简介: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篮球战术的不断完善。本文通过比赛实践证明及理论分析,阐明了在水平越来越高的竞赛中,为了对付不同形式的攻守战术和适应各种临场情况,从而争取比赛的胜利,就得必须掌握多样化的战术形式与方法,才能争取主动。

  • 标签: 篮球战术 多途径 战术发展趋势
  • 简介:布勃卡在1985年就表现了6米的成绩,但这是在国外创造的。而这次是在友谊运动会上创造的新纪录,苏联观众都成了6.O1米这个新的卓越成绩的见证人。这个成绩揪开了撑竿跳高史上光辉的一页,所以分析这次跳跃技术十分有意义。

  • 标签: 布勃卡 o1 撑竿跳高 米/秒 翻上 垂直速度
  • 简介:感官学说与交互式教学为依据,将念动练习、镜面对照练习、网络多媒体技术、水下摄影与录像回放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按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整合与分配,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交互式学习.实践证明,感官交互式教学适用于受季节影响大、教学时间少、技术较复杂的游泳项目,为大学生游泳教学中运用感官交互式教学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多感官交互式 大学生 游泳教学 设计 应用
  • 简介:高校乒乓球专选课教学提倡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就乒乓球技术课教学中采用球练习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球练习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乒乓球技术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标签: 高校 乒乓球 多球教学
  • 简介: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分析中心治理理论与全民健身服务绩效评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湖北省全民健身服务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前提下,运用问卷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构建湖北省全民健身服务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

  • 标签: 全民健身服务 多中心治理 评估指标 湖北省
  • 简介:在乒乓球教学中,应根据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并依据项目自身的特点,相应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组合。单一的球和单球训练方法虽能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但技能效果往往不佳,学生掌握了技术但运用技术的能力却较差。本文采用教学实验法,合理分配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比例,与传统的单球和球训练方法相对比,试图研究和寻找出一种使学生既能掌握技术又能提高技能效果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 标签: 乒乓球 运动技能 多球训练 训练效果
  • 简介:为提高乒乓球专项学生击球反应能力,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运用球训练法对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6级乒乓球专项班24名学生进行反应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通过实验前后对比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学生的反应时、击球失误率和落点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球训练法对乒乓球专项学生运动技能提高是有效的。建议学生在动作学习与动力定型时期,可多选择球训练法进行练习;教师可要求减少击球失误率,增强击球落点准确性,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效果,还应对球的量和运动强度进行有效把控,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 标签: 多球训练法 乒乓球 反应效果 实验
  • 简介:最近30-40年里运动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学者专家探索的主要领域。在希腊第10届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指明了体育运动心理学在千禧之年之初的发展趋向。现在回顾一下古希腊逻辑思维,并尝试通过逻辑证明来理解世界。虽然经历了2000年之久,可是运动心理学仍然没有达到希腊智慧里的逻辑上的完善,仍然在苦苦寻找自己所独有的理论、实践和方法模式。主席致辞简明地阐述了怎样使这一学科日臻完善,如(a)唤醒——焦虑——成绩的联系;(b)输入——域驱动理论体系;(c)测量与推理;(d)认知,动力与行为;(e)研究设计的生态学问题;(f)研究结果的信度。这一发言并没有穷尽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主题、观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 逻辑思维 “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