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运动场地设施不足、课程结构发展不平衡、课堂内容设置不合理等困境,指出其产生原因有体育教育法规执行不力、体育师资短缺、新兴体育运动教学研究滞后,建议重视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加强体育教育法规的执行力度,拓宽教育资金筹措渠道,配齐教师数量,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加快对新兴体育运动的教学研究。

  • 标签: 高校 公共体育 困境 对策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部分普通高校内的大学生体育社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体育社团存在数量较多,构成条件完善;活动内容以比赛、训练和表演为主;社团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社团资金的获得和使用能够体现非营利性质;社团的存在加强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 标签: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社团
  • 简介:初始训练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运动行为的参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初始训练动机,并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将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其为制定促进措施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普通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训练原因 因子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普通成老年人群身体功能性运动能力的特征进行评价分析,初步探索FMS在普通人群体质测评中的应用。方法:对481名20~69岁成老年人群(男209名,女272名)进行FMS,包括深蹲、栏架跨、直线蹲、肩部灵活性、直腿抬高、俯撑、体旋稳定性7个动作模式,满分为21分。结果:FMS总分女性(14.2)明显高于男性(13.7);深蹲、直线蹲、俯撑3项得分均为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肩部灵活性、直腿抬高、体旋稳定性得分则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无论男女,4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FMS总分均呈下降态势;女性深蹲、直线蹲、俯撑得1分的比例(46.3%、28.5%、13.6%)明显高于男性(33.5%、12.6%、3.5%),女性肩部灵活性、直腿抬高得3分的比例(58.1%、53.7%)明显高于男性(23.6%、18.2%);男性(26.8%)FMS非对称性测试结果阳性率略高于女性(23.5%);无论男女,大部分受试者FMS总分在14~18之间(良好),男性不及格比例(41.1%)高于女性(36.0%)。结论:女性身体功能性运动能力略好于男性,其中柔韧能力相对突出;部分人群身体/肢体两侧功能性运动能力不对称,其中肩关节活动范围两侧差异最为明显;年龄是影响身体功能性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建议将FMS作为体质测评的补充内容。

  • 标签: 功能性动作筛查 功能性运动能力 损伤 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