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现存的基于JMS和XML的异构数据共享和交换数据模型的分析研究,指出了现存模型的不足,并在结合现有两种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异构数据共享和交换数据模型,改进后的数据模型可以有效地完成应用系统异构数据源间的数据交换,同时具备成本低、跨平台、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用于解决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及交换问题。

  • 标签: XML技术 JAVA消息服务 数据模型
  • 简介:为了解决当前短信网关发送平台资源利用率低,数据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短消息发送平台,采用集群计算提供服务,能承载大量客户的并发操作,同时达到实时数据发送、数据存储与数据查询的要求。系统实际上线运行结果表明可以满足高性能的短信网关数据处理业务。

  • 标签: CMPP协议 短信网关 多线程管理 并发控制 集群计算
  • 简介:本文从分布式存储的并行计算机入手,引出了它的两种并行编程模型――消息传递模型和数据并行模型.在消息传递模型中,并行程序设计的首要考虑是计算问题的分解.于是,从并行算法中的并行分解开始,讨论了基于消息传递的两种分解方法――域分解法和功能分解法.最后最为重要的是,着重讨论了对应于域分解法的数据并行形式和对应于功能分解法的函数并行形式.

  • 标签: 并行程序设计 消息传递模型 域分解法 功能分解法 数据并行模型
  • 简介:从学校过渡到工作是英国近几年来改革的主要领域,本文探讨了英国在学校过渡到工作方面的框架及最近改革的内容、特点与趋势,并指出了对我国教育和培训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标签: 英国 职业教育 学校过渡 培训 全日制教育
  • 简介:现代学徒制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发达国家逐步兴起并不断完善,具有“招生即招工、人校即人厂、校企联合培养”等主要特点。目前,大多数欧盟国家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已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得到各方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都提出,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演进轨迹 美国 现代职业教育 注册 校企联合培养
  • 简介: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是“双元制”模式。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辅之以职业学校的每周1~2天的课堂教学。“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主要招收15~16岁的初中毕业生,以及18~19岁已经取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白领”的青年人.超过60%的德国年轻人参与其中。每年的培训人数可达57万左右。

  • 标签: 职业教育与培训 培训发展 德国 “双元制”模式 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企业内部培训
  • 简介: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领了电子远程教育的产生。电子远程教育结合无线移动通信、高速宽带通信、多媒体综合服务和超媒体链接结构.适应了在信息和学习社会中对全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多元化需要.同时提供了更适合建构主义教与学的资源环境。

  • 标签: E-LEARNING 职业教育与培训 澳大利亚 全民终身教育 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
  • 简介:国家发改委中小型企业司推出的(2005年成长型中小型企业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全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另外.我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型企业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中小型企业 企业培训 欧盟 武器 秘密 成功
  • 简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重大转变和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形态。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科学发展观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文章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蕴、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路径等四个基本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前期研究作一个系统细致的理论综述,以把握当前的研究特点和研究进展,发现薄弱环节并有力促进研究的继续深入。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科学体系 理论创新 研究进展
  • 简介: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对文化作品有不同的需求。随着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忠于原著能更广泛地满足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当今跨文化环境对中国典籍英译作品的需求。通过对吴国珍先生《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突出特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出这一结论: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跨文化环境下完善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十分必要。

  • 标签: 跨文化环境 完善 中国典籍英译作品 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