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乌鲁木齐地区经济运行的轨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开始,我市从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回转逐步走上建康发展的轨道。1980年—1990年的十年,我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人均收入实现了五个翻一番。财政收入十年年均增长19.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33.77%,上升到1990年47.95%。到1990年我市出口商品总值达到1.8亿元,利用外资累计4900万美元。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9.15亿元,十年年均增长16.

  • 标签: 经济运行态势 城乡人均收入 乌鲁木齐地区 财政收入 出口商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简介:本文构建了“环境-能力-潜力”三维一体的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合作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了中部与东部沿海合作基础和潜力、一体化势差及问题。研究认为,中部六省在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中,沿海地区的主要优势在于较高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长期以来优先开发和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较高的对外开放与经济自由化程度。中部地区的相对优势则在于发展速度和效率以及较好的科教基础、要素资源储量和较大的内需市场容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合作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中部地区 东部沿海 合作竞争力
  • 简介: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当前,影响双边经济合作的因素主要是中亚国家社会制度与我不同,体制性差异大,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不稳定,民族文化心理阻碍,地区安全因素等。中亚国家巨大的资源和消费市场亟待开发,双方拥有共同开发的核心项目,合作前景广阔。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新疆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不断拓宽发展领域。

  • 标签: 新疆 中亚国家 经济合作
  • 简介:基于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发展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中部及西部的这种正向影响不如东部地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东部地区应积极开展入境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部及西部地区应该在发展入境游的同时,积极鼓励并推动国内游刺激地方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 标签: 入境旅游 地区经济 面板模型
  • 简介:在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的今天,本文从网络经济的定义和特征入手,对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对实现中部崛起的巨大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网络经济 中部崛起 经济发展
  • 简介:华东地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带,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资金利用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地区。利用因子分析法剖析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不同的因子作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华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应从经济总量、消费水平、价格水平三方面,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问题,以促进华东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 标签: 华东地区 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
  • 简介:随着生态的日益恶化与自然资源的紧缺,我国欠发达地区正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双重挑战,在严峻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欠发达地区摆脱“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束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欠发达地区 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
  • 简介: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转移是重要的战略布局内容。京津冀三地产业同质化竞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通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的量化关系,得知三地产业结构在逐步向合理的方向发展,但产业结构布局仍不够合理。尤其是河北省,与北京、天津产业结构合理度差距过大,但产业转移所能带动的经济发展潜力相当巨大。京津冀地区需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产业转移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加强地区间的职能分配与协调,提高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 标签: 京津冀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 协同发展
  • 简介: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对西安地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状况入手,以西安地区经济发展为基础,分析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对西安地区经济的影响,提出发展西安地区经济的建议。

  • 标签: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西安 经济 影响
  • 简介: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其地缘、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特殊性,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缩小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才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述,以期探求新疆少数民族企业得以发展的新思路.

  • 标签: 民族企业 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现代企业制度 新疆地区
  • 简介:以湖北省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专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检验结果,论证受教育程度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受教育程度 GDP 知识经济 教育功能
  • 简介:本文就教育投资对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关问题,运用数理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及实证分析,以期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在改革与完善上能得到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并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投资 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经济增长贡献 实证分析
  • 简介:地区经济整合是当前各地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潮流,地区经济整合必然要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促进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一体化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本文论述了金华地区图书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图书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 标签: 金华 经济整合 图书馆一体化 战略
  • 简介:通过对新疆集体合作经济的历史进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已取得的经验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探索了实现新疆集体合作经济有效形式的路径与方法,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 标签: 新疆 集体合作经济 农业产业化
  • 简介:环太湖地区在长三角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应率先垂范,做到:一要确立“和谐太湖”新思维,二要建立“和谐太湖”新机制,三要有建设“和谐太湖”的大手笔。把切实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作为共创“和谐太湖”的重要举措,完善环太湖地区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实现环太湖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发式展。

  • 标签: 环太湖 旅游合作 和谐发展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易成本概念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由此提出合作成本的概念。合作成本解释了经济活动中因时间导致不同结果的现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一些问题。

  • 标签: 交易成本 合作成本 信息 时间
  • 简介:以2000-2008年顺德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为依据,对顺德地区的资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顺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 标签: 顺德经济 技术创新 资本潜力 产业结构
  • 简介:中国与东盟媒体间合作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区域媒体合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 标签: 中国与东盟 区域媒体合作 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