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从切削力、刀具磨损、表面粗糙度3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找出P20与718的切削共性,从而得到预硬型塑料模具的加工特性。结果表明,对主切削力影响较大的是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当切削速度超过80—90m/min时,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与45相比,这类模具的刀具耐用度较差,且刀具主要磨损形态是磨料磨损。

  • 标签: 切削加工性 切削力 刀具磨损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 简介:对20个方钢管混凝土抗剪力学性能的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方钢管混凝土在剪力作用下的荷载一位移曲线,考察了其力学性能,研究受力破坏过程,并分析了一些参数如剪跨比、轴压比等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抗剪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塑性性能。最后,推荐了工程设计实用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标签: 方钢管混凝土柱 抗剪 破坏形态 参数分析
  • 简介:归纳了钢结构温度应力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6m跨桁架由于环境温度改变产生温度应力的试验研究,并与ANSY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钢桁架 温度应力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 简介:随着航空航天等领域各种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的轴承在防腐蚀、耐高温、长寿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40C不锈作为一种马氏体不锈,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能、抗高温性能,是目前特殊工况下精密轴承制造的首选材料。从440C在轴承应用方面分析440C的生产工艺、表面硬化及摩擦性能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440C不锈的发展状况,针对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提出解决方法,为进一步促进440C作为轴承铜的应用提供了研究视角。

  • 标签: 440C钢 耐磨性 耐蚀性 应用现状
  • 简介:依据现行新规范,给出按等强度设计原则H型钢高强螺栓拼接连接设计计算,并与现行2010版STS钢结构CAD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本文依据现行新规计算:翼缘螺栓受剪承载力、腹板螺栓受剪承载力较大,说明现行新规范规定的技术条件较严格;设计计算为工程设计中H型钢高强螺栓拼接连接提供设计参考.

  • 标签: H型钢柱拼接 高强螺栓 设计方法
  • 简介:从损伤的粘弹性材料的卷积型本构关系出发,建立了在小变形下损伤粘弹性梁-的控制方程,提出了以卷积形式表示的损伤粘弹性梁-弯曲问题的泛函,并给出了损伤粘弹性梁-的广义变分原理。应用这个广义变分原理,可分别给出梁-位移和损伤满足的基本方程,以及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标签: 损伤粘弹性固体 梁-柱 广义变分原理
  • 简介:本文把减速器的传统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对比,概述了减速器优化设计问题的主要类型,讨论了减速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出了减速器优化设计应考虑的约束条件,并指出减速器优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减速器 优化设计 方法
  • 简介:为了研究异形在高温下温度场分布的情况和抗火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T形和L形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异形受高温作用时,角部热集中严重,计算结果得到一些试验结果的验证。

  • 标签: 钢筋混凝土 异形柱 温度场
  • 简介:为了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省丰富的八角属植物资源,作为前期的基础研究,课题组对短八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用有机波谱学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α-epoxy-himachal-7-ol(1)、2α,7-Dihydroxyhimachal-3-ene(2)、-胡萝卜苷(3)和β-谷甾醇(4),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为雪松烷倍半萜,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物种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短柱八角 八角属 雪松烷倍半萜
  • 简介:以2根焊接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试验,研究体积配箍率的变化对滞回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柱体积配箍率较大的试件滞回曲线相对饱满,滞回环面积较大,累积滞回耗能大,吸收地震能量多,延性好.该研究结果对发展应用高强混凝土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焊接高强箍筋 高强混凝土柱 反复水平荷载 滞回特性
  • 简介:构造作为多层砖混楼房中主要的抗震措施,本文主要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对构造抗震功能的影响

  • 标签: 构造柱 抗震 施工质量
  • 简介: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框架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钢筋混凝土异形框架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特点,以及异形框架结构在8度抗震设防情况下项层水平位移时程曲线、项层加速度时程曲线、水平位移沿楼层高度分布曲线及层间位移角沿楼层高度变化曲线。研究了底层层高和结构高度等对异形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标签: ANSYS软件 异形柱框架 弹塑性时程分析
  • 简介:采用分段积分法编制了计算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耐火极限的程序,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的变形及加劲肋宽度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极限随着加劲肋宽度的增加而增加;轴压比对耐火极限的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减小,构件的耐火极限增加;除较小加劲肋宽度且低荷载的情况之外,在薄壁钢管混凝土内部设置纵向加劲肋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储备。

  • 标签: 薄壁 钢管混凝土 耐火极限
  • 简介:应用ANSYS通用程序对钢管格构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钢管格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偏心率、长细比和构造参数的影响分析,对国内钢结构设计规程GB50017—2003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修正建议,最后在参数分析基础上,借鉴钢管混凝土格构,提出了四肢钢管格构极限承载力的合理实用的计算方法。

  • 标签: 钢管格构柱 长细比 极限承载力 计算方法
  • 简介:分析目前框架梁柱刚性连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框架梁柱连接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在研究大量资料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工程实际情况,介绍几种新的框架刚性连接类型。

  • 标签: 刚性连接 延性 钢框架
  • 简介:对风荷载作用下两层可移动房屋的静力进行试验研究,考察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机理.该结构由两个框架盒子单元组成,根据静力等效原则,采用在顶施加集中荷载来模拟水平风荷载,得到了框架结构的水平侧移和单元间的相对移动值.试验表明,盒子单元之间的相对移动将显著影响可移动房屋的水平侧移.

  • 标签: 可移动房屋 盒子单元 钢框架结构 风荷载
  • 简介:通过热膨胀法测定了低合金高强CCT曲线并分析了其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在3~50℃/s冷却范围内,均可得到贝氏体组织,当冷却速度为30℃/s以上时还会出现部分马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贝氏体开始相变温度和转变结束温度相应降低,显微组织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贝氏体转变,且相变组织越加细小。

  • 标签: 低合金高强钢 热膨胀法 相变组织
  • 简介:以低碳高强船板为研究对象,用热膨胀法、金相法测得了试验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对试验连续转变曲线CCT测定过程的各个冷却速度下的显微组织分别予以讨论。结果表明,尽管试验连续转变曲线CCT测定过程出现组织多元化、形成机制复杂化的现象,但仍然可以按照相变组织简单归类为多边形铁素体(PF)和珠光体(P)、退化珠光体(PD)、贝氏体(B)、马氏体(M)。其中PF和P为近似平衡态相变,因PD的形成需要局部或一定的过冷度,故它是非平衡转变产物。

  • 标签: 高强度船板钢 连续冷却 转变曲线 微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