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哌嗪是化工生产的常用化合,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近些年来,哌嗪类衍生物作为药物的研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哌嗪为起始原料,将4种氨基被保护的氨基导入哌嗪的N-1和N-4位,再脱去保护基,合成了8种哌嗪的氨基缀合,并通过IR和1HNMR对所合成的氨基缀合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对目标产物进行了野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PP-1a、PP-2a、PP-1b、PP-2b、PP-1c、PP-2c、PP-2d对Staphylococcus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抑菌作用随化合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 标签: 哌嗪 氨基酸 抑菌活性 合成
  • 简介: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绿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等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绿茶一年有三季,分别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和秋茶的口感相似,但是市场价格却相差几十倍,但是其主要成份是否有差异,并未见报导.该研究用国标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南京地区新鲜的春季茶和秋季绿茶样品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进行分析,两者的实验结果都为春季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的量高于秋季绿茶.

  • 标签: 茶多酚 咖啡碱 氨基酸 红外光谱
  • 简介:应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尼龙6(Nylon6)乙烯甲基丙烯共聚的钠盐(PEMA)共混体系,此体系中两相是部分相容的,同时Nylon6又是部分结晶聚合.因此,在相分离发展过程中,Nylon6中的结晶相也在发展.应用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跟踪在不同温度、不同组成条件下分散相尺寸的变化,其变化具有自相似性,因而具有分形行为.还计算出分形维数D,讨论了分散相粒子平均尺寸dm与D的关系,在1~20min内,dm长大较快,即D增大,而后期变化缓慢.对于部分相容体系还证明相容程度与组成有关,在同一体系中D值越大,相容性越好;实验温度升高,D值增大.在Nylon6结晶相的跟踪中发现,在100℃时,随时间延长,D值基本不变,即体系具有自相似性,该温度下结晶链折叠具有规律性.

  • 标签: 尼龙6合金的相分离 相分离的分形行为 结晶相发展的分形行为
  • 简介:本实验首次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商陆根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温度为60℃、蒸馏水用量300ml、提取3次、每次3小时的条件提取时,γ-氨基丁酸的提取率最高。提取次数对γ-氨基丁酸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蒸馏水用量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商陆 Γ-氨基丁酸
  • 简介:是食品、医药、化工、金属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的有机膦化合。本文以0.25moLHcL从脱脂米糠中浸取植,并用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做了沉淀植酸盐的工艺条件试验。从已报导的文献来看,提纯植都是采用离子树脂交换法,本文用自制A型分子筛除去植酸盐中的主要杂质,使植纯度达到95.3~98.3%。

  • 标签: 植酸 制取 提纯
  • 简介: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C9H10N3O2S)2·H2O7Mr=466.54)并得到单晶,晶体衍射实验发现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体晶体学参数:α=10.618(3)A,b=10.723(3)A,c=11.943(3)A,α=68.415(4)°,β=69.363(4)°,γ=68.366(4)°,V=1137.8(6)A^3,Z=2,Dc=1.362Mg/m^3,μ(MoKα)=0.269mm^-1。F(000)=488,最终R=0.0635,wR=0.1601,GOF=1.004.配体由两个独立分子和一个水分子组成,通过氢键连接,呈空间立体结构.

  • 标签: 缩氨基硫脲 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手性氨基醇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中。以天然D-木糖为原料,分别经异丙叉保护羟基,盐酸作用下选择性脱除保护基,羟基对甲苯磺酰化及亲核取代等4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手性氨基醇:1,2-O-异丙叉基-5-脱氧-5-吗啉基-α-D-木糖,产率38%;1,2-O-异丙叉基-5-脱氧-5-哌啶基-α-D-木糖,产率36%。对目标化合及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均进行1HNMR表征。

  • 标签: 氨基醇 D-木糖 手性 合成
  • 简介: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氨基胍重碳酸盐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3-氨基-1,2,4-三氮唑,反应速度比传统加热条件提高300倍,产率达到83.5%。优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120W,氨基胍重碳酸盐:甲酸摩尔比为1:1.25,溶剂无水乙醇为5mL,反应时间为60s。

  • 标签: 微波辐射 合成 3-氨基-1 2 4-三氮唑
  • 简介:本文采用碱溶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的方式结合.

  • 标签: 腐殖酸 吸附 碱溶酸沉法 土壤
  • 简介:将氰基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硫酸二甲酯在乙醇钠作用下反应制备中间体2-氰基-3,3-二甲硫基丙烯乙酯(1),中间体1经过β-苯乙胺胺化反应得到2-氰基-3-甲硫基-3-(β-苯乙胺基)丙烯乙酯(2),最后,中间体2与乙醇胺、正丁胺和环己胺等进行反应,合成了2-氰基-3-取代氨基-3-(β-苯乙胺基)丙烯乙酯类化合(3),化合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碳谱等进行了表征。

  • 标签: 2-氰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 合成 方法 结构
  • 简介:《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1896—1981),愿名沈德鸿,字雁冰。1927年在发表《幻灭》这篇小说时启用“茅盾”这个笔名。早年的茅盾,因父亲维新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反封建的战士。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因家庭生计难以维持,便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生涯。“五四”时期,

  • 标签: 白杨礼赞 大学预科 维新思想 托物 上海商务印书馆 农村三部曲
  • 简介: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氧化、肟化、还原得到5,6-二氨基-1,10-邻菲罗啉,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以68.0%的总收率得到产品.产物经IR,H-NMR确证.

  • 标签: 5 6-二氨基-1 10-邻菲罗啉 1 10-邻菲罗啉 合成
  • 简介:绿原是一种缩酚,属酚类化合,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本文综述了绿原的提取、分离纯化、检测及应用,旨在为绿原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绿原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聚酰胺柱层析法等;绿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法、近红外光谱法等。另外绿原的功效研究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绿原酸 提取 分离 检测 应用
  • 简介:盐的水解就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由于水解水的电离平衡必然向右移动,使盐溶液显碱性或酸性。若向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或向显碱性的溶液中加入碱,由于同离子效应,水的电离平衡必将向左移动,盐的水解受到抑制。若向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碱或向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入,情况怎样,盐的水解能得到促进吗?现行中学化学课本第三册P47页的回答是肯定的。“当增大[H~+]或[OH~-]的浓度时,水解平衡要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可抑制或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 标签: 盐的水解 盐类水解 水解平衡 电离平衡 中和反应 双水解反应
  • 简介:通过溶液法培养了3-氨基-2-羧基吡嗪的单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3.7629(7)Ao,b=14.2098(3)Ao,c=10.9212(19)A°^,α=90°,β=99.182(3)°,γ=90°,V=576.47(18)A°^3,Z=4,ρcalc=1.603g·cm^-3,R1=0.0527,WR2=0.1368。结构分析表明,3-氨基-2-羧基吡嗪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 标签: 3-氨基-2-羧基吡嗪 晶体结构 超分子
  • 简介:以桃壳活性炭为载体,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进行直接改性、HNO3氧化后改性,考察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特征及其对CO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孔径增大。直接改性后,活性炭对CO2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增加,HNO3+TEPA复合改性后,对CO2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303K时,对CO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9mmol/g提高到0.73mmol/g。TEPA的投药量影响复合改性效果,最佳投药量为20%。

  • 标签: 桃壳活性炭 四乙烯五胺 CO2吸附
  • 简介:利用相转移催化剂氯化三乙基苄基铵,在碱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有毒气体,速度快,产率高.

  • 标签: 相转移催化 合成 己二酸 催化剂 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