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英国教育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向新教育迈进。从最初的传统教育内部反思到专业历史学家的批判,对英国教育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大门被打开。而后,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英国社会教育和后现代教育对传统教育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取得突出成就。同时,英国教育在创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观念连续性体系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 标签: 传统教育史学 社会教育史学 后现代教育史学
  • 简介:1828年的《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在进步主义史学看来,《耶鲁报告》是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代表,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悖,阻碍了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修正派史家对进步主义史学理论的偏颇提出了批评,认为《耶鲁报告》非但不是保守的文献,反而还是课程改革尝试的先导。不过,当下的研究者指出,不论是进步主义史学理论还是修正派史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外国教育研究,同时保持对国际教育研究前沿的关注。

  • 标签: 耶鲁报告 进步主义史学 修正派史学 美国高等教育史学
  • 简介: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百余年来我国外国教育著作类出版物进行了梳理分析,展示了外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各主要阶段的研究成果,着重从通史、断代史、人物与思想史、专题史、译著、史料建设与学科反思6个方面揭示了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外国教育研究状况和基本格局,并对上述状况与格局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外国教育史 出版物 著作类 回顾与反思 学科建设 未来发展趋势
  • 简介:20世纪末,西方史学发生了从社会史学到新文化史学的文化转向。历史研究从文化的社会史转向了社会的文化史。文化史成为史学家研究的中心,新文化史引领了史学研究的潮流。其研究范式具有底层立场、文化解释、微观视角、跨学科视野与方法、多元史料观及回归叙事史等特征,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作为与历史研究有深切渊源的教育研究,可以从教育观的更新、研究视角的转换、问题教育和跨学科方法的倡导、史料的多元化以及叙事教育书写等方面,对教育研究史进行方法论的反思。希冀走出教育的“学术危机”。

  • 标签: 学术危机 教育史学 新文化史学 文化转向 方法论
  • 简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于2012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参加这次学术年会的代表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全国78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343位教师与学生。文章以一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学术年会为视角切入点,通过自身的切己体察,感悟到教育科发展的三点显乐与四点隐忧,并针对隐忧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 标签: 教育史 学科发展 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硕士生视点
  • 简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上海历史短浅,沿海一渔村,因渔务、酒务而成村落,建县不过七、八百年,即便到清乾隆朝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实际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县邑。至1843年开埠,上海方始起了最大的变化,以港兴商,以商兴市,以市而盛,最终成长为国际大都会。开埠百年的巨变,市政、商业、金融、贸易、经济乃至文化,皆成为全国的中心,东亚的桥头堡,更是学人心驰神往的渊薮。

  • 标签: 教育史 上海 近代 国际大都会 桥头堡 历史
  • 简介:进行第二语言汉语教育,其历史之悠久,成果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在国际上,当首推韩国.因此,全面了解韩国汉语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韩国汉语教育的发展机制与特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从前期即三国和高丽时期、中期即李朝时期、现代即20世纪几个不同历史阶段考察韩国汉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机制,发掘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韩国 汉语教育史 第二语言汉语教育 汉文化圈 汉语热
  • 简介:以我国(教育研究)杂志近六年刊发的外国教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和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外国教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我国外国教育科近六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 标签: 外国教育史 研究近况 相关论文 量化分析
  • 简介:耿红卫教授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教程》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语文教育历史分期中大胆启用“今代”一词。而且在编排体例上规范、严谨,在内容上学术性与应用性二者兼顾,非常适合作为语文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用书,可谓是中国语文教育上的一部拓新之作。

  • 标签: 语文 教育史 今代 体例 应用性
  • 简介: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不仅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硕果累累,外国高等教育研究也出版了系统专著;不仅在高等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新成果,高等教育科理论研究也受到关注.

  • 标签: 教育史研究 90年代以来 进展 高等教育史 学科理论研究 繁荣发展
  • 简介:《中国语文教育教程》是耿红卫教授又一新的力作,全书重新梳理了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当代、今代等九个阶段。本书勇敢地提出“今代说”。是对中国语文教育阶段划分的一个尝试与创新。

  • 标签: 中国语文教育史 今代说 创新
  • 简介:<正>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

  • 标签: 新儒家 世界公民 陈寅恪 自成系统
  • 简介:<正>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

  • 标签: 先务 内省不疚 足宽 守身 则天 乐之
  • 简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有三种简单而强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对苦难大众的巨大悲悯。——罗素

  • 标签: 学者语
  • 简介:<正>"实地"是对"书本"而言的。社区研究和社会调查一样,注重实地考察,切身体验,直接去和实际社区生活发生接触,而尤注重于沉浸在那活的文化里被熏染,去受陶融,同本区人一样的感觉、思想和动作,这样生活完全打成一片

  • 标签: 社区研究 社区生活 社会调查 威廉·詹姆斯 全相 吴文藻
  • 简介:<正>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 标签: 勉之 以行 生活目的 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