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岗位需求减少。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2009年,北京物资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起点前移,终点无限”,搭建“课堂+基地+活动+网络”的就业指导平台,启动学生“德育·素质档案”,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 标签: 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工作 大学毕业生 指挥 保障 金融危机
  • 简介:<正>在人类社会刚刚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就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教育竞争的时代,并且这种竞争将是造成新的世界经济布局的关键,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如何把握利用这个机会,尽可能迅速地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贫穷落后中解脱出来,是历史赋予它们新的使命.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律上看,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是在发达教育的基础上起步的,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上看,万人中美国有209人、苏联215人、日本195人,而发展中国家里的中国和印度仅占万分之十左右.由此可见,中国的经济要发展,必须把教育搞上去.我们知道,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就是默守陈规,忽视对学生独创性的发挥,即忽视学生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积极开发和培养,把学生的智能水平永远停留在教育者与管理人员智能水平之下.在他们的主观意识控制下的学生,智能

  • 标签: 提前量 教法 弹性教育 智商 智能水平 传统教学
  • 简介:当前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就业压力,但由于其立法层次较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认识模糊等原因,使得这一制度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就业中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文中拟对就业见习制度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和梳理,以期为国家加大相关立法做添砖加瓦之功。

  • 标签: 就业见习 高校毕业生 见习基地 生活补贴
  • 简介:大学生就业制度作为重要的社会制度,分析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其政策文本的回顾,运用制度惯性和制度嵌入性等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制度进行历史梳理,并揭示大学生就业制度现状,提出制度重塑理念。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制度 回顾 反思
  • 简介:与西方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性分割不同,我国劳动力市场由于发育不成熟,呈现出一种以体制性分割为主、行业性分割和地域性分割为辅的多重分割格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实践困境也是这种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制度性反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打破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格局,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 标签: 体制性分割 行业性分割 地域性分割 大学生就业
  • 简介:目前,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制定、实施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以降低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笔者从中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谈起,分析劳动法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不足,以及与就业法的区别,揭示就业立法的现实意义,论证在我国进行就业立法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些立法建议.

  • 标签: 中国 就业压力 就业立法 就业政策 失业率 劳动法
  • 简介: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就业意向的确定是实现成功就业的第一步。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就业意向,是实现成功就业的关键。因此,面临求职的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同时,应认识到调整就业意向的必要性,掌握调整就业意向的合理方法。

  • 标签: 调整 就业意向 成功就业
  • 简介:走出校门便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是每个学生的梦想,因此,“高就业率”专业成为了考生与家长的首选。与“高就业率。相对的当然也就有了就业较为困难的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备受考生与家长冷落,甚至也成为高校的“鸡肋”。本文通过对各个专业2009~2011年三年就业率数据整体分析,统计出2009~2011年三年平均就业率最低的二十个专业(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2009~2011年全面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规模公布情况)。

  • 标签: 就业率 改写 普通高校 用人单位 就业状况 本科专业
  • 简介:在2000年初,傅正泰校长提出全校的工作重点是"抓两头,带中间"."两头"即是招生和就业.这使我们招生、就业办的全体同志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经过全体招生和就业人员一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标签: 招生就业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不再是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一去不再复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我们认为,无论建立什么样的就业工作机制,最根本的是要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并且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没有人才保证,一切都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总结最近几年我校的经验主要如下:

  • 标签: 就业工作机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形势 市场经济 招生规模
  • 简介:对于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青年就业群体基数庞大,据人社部;肖息,2016年大学毕业生加上初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人数大约为1500万左右,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容忽视。为了引导学生就业,一些大学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及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措施,总结出了经验,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因为每年遴选出50所院校,因此也被称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从2009年到2015年,全国共300所高校获此殊荣。本文为大家盘点了部分“就业工作50强”的部分高校,看看这些学校是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走出了一条“典型”之路。

  • 标签: 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 就业工作 大学生 就业压力
  • 简介:就业环境和就业观念是就业和再就业系统工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大因素。建设就业环境包括创造就业硬环境和建设就业软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包括就业者转变择业观念和用工单位转变择人观念及政府转变就业指导思想.只有解决好就业环境建设和就业观念转变二者的关系,才能使就业问题的解决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 标签: 就业环境 就业观念 大连市 经济环境 政策环境
  • 简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从不同地区高校选取的10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弹性现状调查,所测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l8.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坚韧性和乐观维度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意义;其他两个维度力量和心理弹性总分差异虽然不显著,但仍然较低;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学历和职称等。结论认为,心理弹性状况影响辅导员相关工作,应通过自身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双重努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 标签: 高校辅导员 心理弹性水平 教育管理质量
  • 简介:蜗轮、蜗杆组成的运动副常用于减速传动机构中,蜗杆的齿形较大,在切削时很难把握.通过改进刀具结构,采用“双弹簧圈”结构、组合结构等,通过旋转螺旋升角,保证刀尖的基面与螺旋方向垂直,保证粗精车切削过程切削角度相等,有利于强力切削,减小切削振动,防止扭转,避免蜗杆加工中的“扎刀”现象,从而提高了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标签: 车刀 蜗杆 改进
  • 简介:弹性学习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模式,具有个性化、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正面临为学生提供弹性学习的现实需求。在弹性学习背景下,不仅学习者知识背景复杂,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美国大学个性化学士学位项目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弹性学习模式为案例,探讨现代学习制度下的学习模式对现代大学教师提出的挑战,并对如何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观点。

  • 标签: 弹性学习 教师 素质研究
  • 简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系列就业难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怎样化解这一难题?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 标签: 就业困局
  • 简介:吉林大学2006年共有毕业生17307人,在今年的就业工作中,吉大努力建设“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吉林大学毕业生人数都高居全国高校首位,那么如何实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步提高,保证2007年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呢?吉林大学就业办主任吕丽华认为就业工作队伍是促进就业工作开展的关键,并给记者介绍了明年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路。

  • 标签: 就业工作 大学毕业生 就业指导队伍 素质 吉林大学 一次就业率
  • 简介: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增加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从而直接增加生产产值。教育投资能产生两大效应:一是劳动者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提高而增加劳动者的个人收益;二是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创造国内生产总值除了劳动因素外,还有资本因素。教育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教育作用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活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同资本结合,通过物化劳动产生价值。本文收集国内生产总值及劳动、资本投入等数据,借鉴“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构建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是:1990—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为16.37%,资本对GDP的贡献率为51.42%,其拉动率为8.42%(51.42%×16.37%);劳动对GDP的贡献率为51.32%,其拉动率为8.40%。

  • 标签: 教育因子 产出弹性 国内生产总值 推动率 教育经济效应
  • 简介: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的难易不仅依靠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同时也取决于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就是说,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影响到就业指导的开展,也影响到学校就业率的高低.因此,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素质,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