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如何体现消费维权的社会其治?《消法》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消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行政处罚信息:企业应当于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

  • 标签: 行政处罚决定 消费者权益 行为 侵害 行政管理部门 企业信息
  • 简介:针对我国交通肇事现状,危险驾驶行为按照交通肇事罪加以定罪量刑,不能体现罚当其罪。建议在立法上增设“危险驾驶罪”,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以明确国家对此类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从而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有效遏止,实现公平正义。

  • 标签: 交通肇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驾驶
  • 简介:公正与公平在现代汉语中有相近的意思,但亦有其不尽相同的含义。文章试图从实际操作层面分析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含义并提出如何判决的问题。

  • 标签: 行政处罚 公正 公平
  • 简介:行政处罚法首次在行政处罚制度中确立了公正原则,这是对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一大完善。然而.处罚公正原则的理论内含和实践应用等却鲜有系统阐述。本文从处罚公正原则的内涵、处罚公正原则的法律表现、处罚公正原则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论证了该原则。笔者认为,处罚公正原则的内涵有:科处依法、过责相适应、一事一责、裁量有限;处罚公正原则的法律表现在设定、程序、救济等方面;针对现实中的一些处罚不公正现象提出了建立复式处罚机构、处罚人员挂牌执法、建立处罚主体登记制度等新思路。

  • 标签: 行政处罚 公正原则 法律表现
  • 简介:高校学生处罚制度的合法性问题是解决"学生诉高校"教育类纠纷的核心问题。对高校学生处罚制度合法性的判断涉及到对高校法律性质与地位、高校处罚权的来源等问题的辨析。高校的事业单位法人定位并不能完全反应高校在学生处罚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高校,在行使学生处罚权时已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其行为具有行政可诉讼性。高校在制定、实施学生处罚制度时应依法制定处罚规则、公开公正实施处罚、执行正当的处罚程序。

  • 标签: 高校 学生处罚制度 合法性
  • 简介:客观处罚条件是特殊的犯罪成立要素,它与故意和过失无关。从理论发展来看,客观处罚条件经历了由刑罚限制事由向刑法扩张事由的嬗变。从它的体系性地位来讲,真正的客观处罚条件是构成要件、违法和责任之后的第四犯罪范畴,而不纯正的客观处罚条件则应当还原为不法构成要件。中国刑法中也存在类似客观处罚条件的特殊构成要件要素,对此,妥当的做法应当是借鉴故意理论的要素分析模式,客观处罚条件在中国现行立法体系之中没有生存空间。

  • 标签: 客观处罚条件 附随条件 要素分析模式
  • 简介:《唐山学院学报》是唐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担负着学校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吸引校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结合本院实际,特拟学报稿费奖励暂行办法

  • 标签: 学报 学院 唐山 奖励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 简介:《唐山学院学报》是唐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担负着学校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吸引校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结合本院实际,特拟学报稿费奖励暂行办法。’

  • 标签: 学报 学院 唐山 奖励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 简介:新疆大学是一所多民族,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目前学校设有文、理、法、经、工五科14系43个本科专业,74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本科、专科、研究生、留学生包括成教生8000人,理科(本、专)生有2595人。实验室72人,实验室面积7287平方米,教学设备有7132台件,总价值2397.7万元。科研方面有7个研究所,25个研究室。学校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8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0%。其中高级实验师7人,中级实验师25人。这支实验技术人员队伍90%以上是中青年。他们从1991年推行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试行办法,充分调动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了实验室管理,保证了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现将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试行办法予以刊登,仅供参考。

  • 标签: 实验技术人员 工作量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试行办法 实验工作
  • 简介:怎样加强对体院学生的管理?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即注重正面引导,严格管理改善学风,加强法制教育,讲究个别教育的方式,不断完善心理教育机制。

  • 标签: 正面引导 测评办法 学风督察 个别教育 赞扬 心理教育
  • 简介:m晚近以来,我国刑法理论对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的讨论趋于热烈,但多是基于日本刑法理论并和说的思想展开论证.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刑法规范第43条将中止犯作为未遂罪的一种减轻或者免除刑罚,而我国《刑法》第24条对中止犯的规定却有所不同,是以是否造成损害为界限,分为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梳理以往关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的学说基础之上,从我国刑法规范出发,可以分离中止犯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免除处罚的根据,最终形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二元论立场:在中止犯造成损害时,对其减轻处罚的根据与违法、责任减少说具有亲和性;在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时,对其免除处罚的根据与刑罚目的理论具有亲和性,并以二元论立场为根据,进一步探讨对认定中止犯自动性认定的具体影响.

  • 标签: 中止犯 减免处罚 处罚根据 二元论 自动性
  • 简介:围绕着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解,德日刑法理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其总体的趋势是告别传统的刑罚阻却说,而将其作为犯罪论考虑的课题。但是无论是"还原说"还是"独立要件说"可能都存在疑问,还原说没有注意到构成要件与客观处罚条件的差异,同时对于"违法"的理解仅仅停留于日常生活层面,并未从规范的角度着眼。作为独立要件说的内在客观处罚条件,可能与构成要件的违法推定机能存在紧张关系,而且也未能处理好与故意理论的衔接。因此,需要将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都归入外在的客观处罚条件,从而形成统一性的客观处罚条件,仍然以应罚性与需罚性为基础,作为刑罚阻却要件,并且需要进一步扩大在分则中的适用。刑事政策学需要与刑法教义学保持适当的距离,强调刑法教义学的独立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 外在客观处罚条件 构成要件 刑事政策 刑法教义学
  • 简介:从2003年起,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教育部允许28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2005年全国又有4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才华出众、有个性特长的考生,有可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实行多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制度正在开始变革。自主招生考试的试点可以改变在原有统一考试下存在的许多弊端,比如:

  • 标签: 自主招生 考试办法 高校 案例分析 素质教育 学校管理
  • 简介:石油高校的科研方向及经济管理办法徐斌,张德宝,于卫华石油科学技术研究总是紧紧围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及“油气”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展开的。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继承性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同时,石油科学技术...

  • 标签: 石油高校 经济管理 科研方向 科研经济 经济效益 石油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