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日本近代幕末“尊皇攘夷”的代表人物之一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设计师”,而吉田松阴的得意门生、有着“日本陆军鼻祖”之称的山县有朋,继承了吉田松阴的扩张主义思想体系,通过内阁确立了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包括我国台湾在内的东亚地区作为其“利益线”。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两国签署的《马关条约》,第一次以政府间条约的形式,将中国的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缘起。可以说,是甲午战争改变了台湾的命运,是甲午战争开启了台湾问题的序幕。

  • 标签: 甲午战争 台湾问题 大陆政策 利益线 生命线
  • 简介:作为主管台湾民政的地方官,理“番”是台湾道台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清前期各任台湾道台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番民”问题,如抚绥“番民”、革除杂派、解决番地流失问题、推进“番民”教育等,这些措施对推进“番民”的汉化进程、缓和汉“番”之间的矛盾、维护台湾的稳定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台湾道台 “番民” 理“番”措施
  • 简介: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自2005年实行以来,经过了第一期的制度建制、第二期的成果检核,已进入特色展现的第三期.该计划通过政策引导高校分类竞争、特色发展,强化了台湾高校对教学核心价值的认识,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改善了课程内容并发展了学校的特色竞争力.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分享与辅助概念无法得到真正的彰显,较难发挥教学卓越典范影响和转移功能,硬件满意度高、软件满意度低等弱点.

  • 标签: 台湾地区 大学教学 卓越 计划 政策
  • 简介:闽都书院源远流长,已经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书院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并产生深远影响.清代台湾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闽都书院渡台山长、教谕的辛勤教学及其提供的教材、典籍.清廷治台213年间,设立的书院有61所之多,遍布岛内各地,大部分深受闽都书院教育宗旨、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之影响.清初台湾还是移垦社会,文化与风气较为落后,动乱频繁,只能以武力维持社会安定.台湾能从“武治社会”儒化为“文治社会”,书院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闽都书院 台湾书院 清代
  • 简介:1934-1936年间,客籍诗人蒲风创作了两部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和《可怜虫》。《六月流火》讴歌了农民反抗怒潮下的巨大力量,展现了革命流火将烧遍穷乡僻壤和旧世界即将被砸碎的壮阔图景。《可怜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台湾早日摆脱日本殖民地命运的爱国情怀。蒲风的叙事长诗不仅为左翼文艺界赢得了荣誉,还带动了任钧等左翼诗人乃至40年代解放区诗人的叙事长诗创作。

  • 标签: 蒲风 客籍诗人 《六月流火》 《可怜虫》 叙事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