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的检测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有意义的一些自身抗体作一综述.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抗体 瓜氨酸相关自身免疫系统
  • 简介:我国对禽类禽流感抗体的检测方法大部分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部门在进行鸭血清检测的监控中发现,严重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会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判.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对16份鸭血清采用2种不同的血清处理方法并设置3个不同温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当环境温度为25℃,采用血清灭活处理,可以有效祛除鸭血清中非特异性凝集因子,检测出的抗体效价跟对照相比,差异性不显著(t检验P〉0.05).因此,采用研究推荐的最佳试验条件,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鸭血清禽流感病毒抗体的检测提供依据.

  • 标签: 鸭血清 血凝抑制 抗体效价 非特异性凝集因子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很多基因的共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受到肝细胞中蛋白质因子的调节,肝炎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肝细胞中的蛋白能够结合,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酵母单杂交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基因克隆化的反向遗传学技术等,在肝炎病毒基因调控、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研究,探索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肝炎病毒 分子克隆 酵母双杂交 致病机理
  • 简介:对236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的前S1抗原(PreS1-Ag)及肝功能(HBV-DNA、ALT、AST和γ-GT)同时检测。前S1抗原阳性与HBV-DNA阳性高度一致(Kappa=0.65,P〈0.05)。前S1抗原阴性组和阳性组ALT、AST和γ-GT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因与乙型肝炎的检测结果(ALT、AST及γ-GT)密切相关,前S1抗原在乙肝的诊断及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HBV–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