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觉表象是不是除命题表征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表征问题一直是心理学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视觉表象与视知觉的关系上,表象独立地位的脑科学研究发现视觉表象能够激活视觉系统,甚至能够激活较早的视觉皮质,而且视知觉的选择性障碍也会导致相应的视觉表象障碍,图片理论认为视觉表象能够引起视觉表征自上而下的激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表征。

  • 标签: 表象视觉表象视知觉神经成像
  • 简介:由美国运动医学科学院、国际运动科学和体育理事会联合领导的研究发现,缺少运动对儿童的影响非常明显。美国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运动反而减少,15岁相比9岁运动量减少了75%。而中国92%的孩子没有校外体育运动,体重正常的不到一半。这将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体质差,精力、注意力降低,学习能力降低,心理承受力差等。3000万名17岁以下的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也和缺少运动直接相关。

  • 标签: 运动科学 心理疾病 孩子 体育运动 医学科学院 心理承受力
  • 简介:近三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打开心智的"暗箱",更进一步揭示道德的心智结构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有关病例分析、反社会行为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情感和认知在人类道德结构中的功能和联系;通过对神经成像学研究的分析,揭示了人类道德心智结构的神经物质基础和机制。

  • 标签: 道德心智 情感 认知 神经物质基础 神经机制
  • 简介: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温度变化大、空气干燥,加上刮风天气多、风大,花粉、飞絮的扩散量也大.容易诱发哮喘、皮炎、结膜炎及鼻炎等。另外,因为食物和药物导致过敏的也有很多。常见过敏性疾病及预防:博《浒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哮喘发作。儿童寒冷季节容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可激发支气管哮喘发作。主要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在夜间、运动或与刺激性物质及过敏源接触时加重。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预防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感染 刺激性物质
  • 简介:运用TRAINGDX训练函数对标准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根据2012年《四川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利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个主要因素,借助Matlab软件平台,建立了6:5:1的三层BP神经网络GDP预测模型,实现四川省GDP值的预测.改进后BP神经网络预测相对误差在1%以内,仿真结果同模型外推法比较,预测精度较高.

  • 标签: 神经网络 BP算法 GDP 模型外推法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SD雄性大鼠灌胃给药绞股蓝,再进行力竭性游泳实验,对其机体内乳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探析绞股蓝成分是否对大鼠运动能力产生影响,以及该物质成分是否能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以及加快恢复过程的机制,分析中枢性疲劳下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绞股蓝对运动力竭下的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探讨绞股蓝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为进一步开发绞股蓝类运动保健品,为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 标签: 绞股蓝 运动性中枢疲劳 神经递质 影响
  • 简介:针对我国葡萄酒业内缺乏利用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进行评级的现状,分析能否使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评价葡萄酒的质量.通过运用双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葡萄酒的分级以及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建立了基于Matlab平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能用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的质量的结论.但仅考虑理化指标时会使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故建议使用理化指标和简单的感官分析相结合来评价葡萄酒的质量,以提高评价葡萄酒质量的准确性.

  • 标签: 双因子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BP神经网络模型 葡萄酒质量
  • 简介:临床决策是个复杂而时间性极强的临床过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对于临床决策的有效性影响巨大,量变——质变规律中“度”的概念对于临床决策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充分理解事物变化的“度”并指导临床诊治度的分析与训练,提高临床决策准确性和精确度,进而提高临床决策水平,大大加快临床医师的成长。疾病临床诊治度把握可以通过医师有意识的、分步骤、分项目训练实现,这种训练将提高诊治准确性,更快丰富临床经验,具有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量变 临床决策 质变
  • 简介:2012年2月26日,由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主持的凼家“973计划”“基于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新策略和新技术研究”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张礼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中国科技大学施蕴渝等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席真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方晓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任劲松研究员、北京大学杨振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涂建成教授等嘲内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了会议。武汉大学副校长蒋昌忠教授,

  • 标签: 疾病诊断 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 核酸 化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
  • 简介:目的:探索改进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方法。方法:护理系2010级80名助产专业学生,设立一班为对照组,另一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法授课。结果:实验组学生喜欢模拟教学法,学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模拟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我学习能力、临床逻辑思维能力、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 标签: 模拟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 应用
  • 简介:研究一类近似插值单隐层前向神经网络的逼近问题。利用Steklov平均函数,以光滑模为度量,估计了该网络对Lebesgue可积函数的逼近误差。所获结果表明:对于定义在[a,b]上的任意p(1≤p〈+∞)次Lebesgue可积函数f(x),只要隐层节点数n足够大,均有一个近似插值神经网络以任意精度逼近f(x)。

  • 标签: 神经网络 近似插值 Lp误差估计 光滑模
  • 简介: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决策风格类型及其与外倾性、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关系,该研究采用了一般决策风格问卷(GDMs)以及简式大五人格量表中外倾性和神经质分量表对250名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决策风格属于回避型或依赖型;大学生在决策风格的理智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学科差异,在冲动性上表现出城乡差异;神经质与决策的依赖、回避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外倾性与决策的理智有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与冲动的正相关极其显著。

  • 标签: 大学生 外倾性 神经质 决策风格
  • 简介: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作用下PCI2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Pcl2细胞对DMSO的耐受剂量.按照一定浓度梯度(v,v)将DMSO加入培养液干预后的24、48和72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O/EB染色前后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concentration,IC50).结果表明:DMSO浓度为14mL/L时,24h内90%的PC12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整,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浓度提高到20mL/L时,24h时细胞生存率可下降27%,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存率进一步降低;24、48和72h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31.4、23.9和19.2mL/L因此,对PCI2细胞而言,24h内的应用终浓度应低于14mL/L,干预时间如需延长,DMSO的应用剂量应相应降低.

  • 标签: PC12 DMSO 细胞生存率
  • 简介:心理、脑与教育的整合研究,已经在教育研究者与行为研究者、认知科学研究者、神经生物学研究者、心理科学研究者之间建立了永久性连接,这些学科的繁荣以及这些研究领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交流,促进了我们对学习科学的更深层次理解,形成了一个神经科学取向的教育学研究领域,即教育神经科学。教育神经科学被誉为是从“教室”中走出的神经科学,它通过神经科学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研究来自教学实践中的学习问题。然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与神经科学的整合并不十分顺利,神经科学的知识往往被教育实践者错误解读,并形成“神经神话”。神经科学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导致神经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根本改变。但是,通过加强神经科学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双向交流,能推动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促进教育神经科学对教育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 标签: 教育神经科学 实验室 教室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 简介:通过微分不等式分析技巧,得出了一类具有脉冲和时滞的细胞神经网络系统反周期解存在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的新的充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已有文献的相关结果。

  • 标签: 脉冲 时滞 细胞神经网络 反周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