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腹稿"和"吟榻"  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每当替人写碑颂,总是先磨好数升墨,然后拉起被子蒙面卧床,过了一会儿突然跳起来,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也不用再删减字句了.当时人把他的这个写作习惯称为"腹稿".……

  • 标签: 掌故花絮 文坛掌故
  • 简介:19世纪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纪,维克多·雨果是这个世纪璀璨群星中最亮的一颗。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吸引力。他的诗歌集已成为世界诗库中的宝贵财富。

  • 标签: 雨果 浪漫主义小说 文坛 19世纪 文学运动 诗歌集
  • 简介:上海第四届(1996—1997)“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评选工作历时四个多月,最后评出得奖作品,长篇小说5部,曾经官司“缠身”的《马桥词典》(韩少功)获一等奖,中篇小说7部,《年月日》(阎连科)荣获一等奖。8月30日第九届中国儿童文学冰心奖在京揭晓。《看北板丛书》、《关怀》等50种图书获图书奖,《如歌如诗》、《因特网上的奇遇》、《青春有份》等18篇作品获新作奖,68名儿童和教师获冰心艺术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南方自然博物园杯)评奖活动于8月26日揭晓。40多位女性作家、女性文学研

  • 标签: 中篇小说 中国儿童文学 女性作家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因特网
  • 简介:1988年一年里,许多同志对文坛自1986年以来处于冷寂状态发表文章,慨叹雅文学(也称严肃文学、纯文学等)失去了市场,失去了轰动效应,批判俗文学(也称消遣文学、大众文学等)夺走了读者,毒害了读者。这个文坛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必须思辨的问题:一是雅文学为什么失宠?二是怎样看俗文学的崛起?由此而又引发出一个问题:文学是否应该走“雅俗共赏”之路?

  • 标签: 作品自身 欣赏习惯 梁羽生 审美价值 爱情诗 乐府诗
  • 简介:和许多大作家一样,欧·亨利小时候就喜欢看小说,被《一千零一夜》迷得神魂颠倒,小小年纪就开始摹写。欧·亨利的父亲一直反对儿子写小说,认为与其写那些没用的东西,还不如学几门谋生的手艺,以免老来穷困潦倒。

  • 标签: 《一千零一夜》 文坛 班房 小说 亨利
  • 简介:纪伯伦(1883-1931)出生于黎巴嫩一个没落的名门世族家庭。纪伯伦的父亲哈利勒不堪面对生活的重压,通常醉醺醺地回到家中,有时还骂孩子们。这些经历在向往和平、宁静、美与性的纪伯伦心中,留下一道难以愈合的创伤。

  • 标签: 纪伯伦 黎巴嫩 文坛 孩子 向往
  • 简介:从对作品的“文本”研究转入对作者“人本”的研究,是当前文学研究、批评的一个新的路向。《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在“话语讲述的时代”与“讲述话语的时代”之外,直面鲜活的“讲述者”本身或许更为广大读者所乐意接受。在这其中,当代人写当代人的意义及其在这一写作中,写作自由与真实的关系,都是值得我们给以研讨的。

  • 标签: 张石山 山西文坛 传记写作 “人本”研究
  • 简介:乔治·戈登·拜伦——来吧,来吧,我无所畏惧;让我,成为战斗到最后的那一个男人!拜伦病危的床榻前,共有两名医生照料着他。面对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人物,医生们惶恐不安,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最保守的放血疗法,希望能退掉他的高烧。不幸的是。这位虚弱的诗人就此坠入昏迷不醒的深渊,直至去世。

  • 标签: 遗言 文坛 大人物 拜伦 医生 畏惧
  • 简介:天才小作家阿多拉·斯维塔克(译者注:她的中文名叫邹奇奇,下文用中文名)是一位小作家,住在华盛顿州雷蒙德市。年仅10岁的她,文学造诣却已经远远超越了年龄比她大一倍的人。她每分钟能打70个字,每天阅读2 ̄3本书,每年创作大约100篇短篇小说和诗歌。她多次出现在"早安美国"一类的电视节目中,黛安娜·索耶和已故的彼得·詹宁斯都对她的才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从出版了第一本书《飞扬的手

  • 标签: 短篇小说 电视节目 中文名 阅读 华盛顿州 作家
  • 简介:巴金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本文从他的成长经历、文学成就、巴金精神三个方面来展示其独特而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

  • 标签: 巴金 成就 巴金精神
  • 简介:“渔父”形象,从中国文学的早期出发,以隐选遁世、明哲保身的姿态,行走在历史文苑里。王逸《楚辞章句》:“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庄子·渔父》:“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刺船而去,延缘苇间。”也许就从那时起,

  • 标签: 渔父 文坛 《楚辞章句》 中国文学 明哲保身 遁世
  • 简介:《珍珠鸟》是很多同学喜欢的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冯骥才以诗情画意的笔调,描写了“我”与珍珠鸟逐渐相互信任的过程。这次阅读课便是以冯骥才的文章为阅读对象,欢迎你随着本期栏目参与此次活动,看看他还有什么有趣的文章值得一读。

  • 标签: 冯骥才 《珍珠鸟》 名家 文坛 世界 童心
  • 简介:1819年的一天,巴黎莱斯杰奇街9号的房子里,突然来了一位头发蓬乱、身体粗壮的年轻人。他在房东太太的带领下,登上陡窄摇晃的楼梯,穿过木板拼就的破门,又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阵子,走进了一间低暗的、冬天寒冷而夏天闷热的顶楼。他环顾了一下这间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鸽笼般的房间,便爽陕地以每月5法郎的租金租下来。这个青年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而此时,他才20岁。

  • 标签: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文坛 世界 巴尔扎克 年轻人
  • 简介:本文对最新出版的《治同文存》进行评论,认为其中的学术论文有立意新,开掘深,切近学科前沿而又不失大众化的特点,认为其中的诗文有个性,有真情,幽默辛辣又蕴含哲理。

  • 标签: 立意 学科前沿 个性 真情 《治同文存》 中国古代文学
  • 简介:北宋王回兄弟在当时文坛文名盛大且交游广泛。在其交游圈中,苏颂与刘敞、刘攽兄弟等文学名士是其少年时代之同学。欧阳修知颍州时,其座上名士盛多,曾有"聚星"之说,而王氏兄弟即身在此列。仁宗嘉祐间文士鼎盛,王氏兄弟与王安石、曾巩、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刘敞、刘攽、常秩、孙侔、王令等人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交游团体。王氏兄弟三人均不幸早逝,以至于其文学活动戛然而止。然借助于这些交游者的笔墨,使王氏兄弟的性情特点和文学成就留名于后世。

  • 标签: 北宋 王回 王向 王冏 嘉祐文坛 交游
  • 简介:1819年的一天,巴黎莱斯杰奇街9号的房子里,突然来了一位头发蓬乱、身体粗壮的年轻人。他在房东太太的带领下,登上陡窄摇晃的楼梯,穿过木板拼就的破门,又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阵子,走进了一间低暗的、冬天寒冷而夏天闷热的顶楼。

  • 标签: 文坛 世界 年轻人
  • 简介:1、涨潮了。波涛汹涌,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泡沫和碎木片伴着海浪拥向岸边。

  • 标签: 木片 泡沫 风景 文坛
  • 简介:阿尔志跋绥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于“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并因为鲁迅先生的大力推崇而为人熟知,并在“五四”特殊的时代风潮下引起巨大的反响和震动,亦随着“五四”的退潮。时代环境及文坛风潮的悄然转变而逐渐淡出国人的视线。

  • 标签: 阿尔志跋绥夫 “五四” 鲁迅
  • 简介:最近在读刘心武的散文作品《献给命运的紫罗兰》,当看到“世事如草,枯了又绿”时,当年我和他一起乘车游扬州、玩镇江的情景又在脑海里鲜活地绿了起来。上世纪90年代,我有幸代表出版社陪著名作家刘心武、唐达成和陈丹晨一行先后在扬州和镇江玩了两天。我和他们一起在扬州瘦西湖边漫步,一起登山游览大明寺和鉴真和尚纪念馆,一起在镇江焦山参观历史遗址,一起在金山寺听著名法师落山老和尚讲道……虽说在一起的时间只不过短短两天,可他们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刘心武,才思敏捷,幽默健谈,哪怕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只要经他的嘴说出来,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且耐人寻味。他很善于活跃气氛,就算你很内向,不善言谈,也会受到他的感染,变得活泼开朗。

  • 标签: 文坛 鉴真和尚 刘心武 散文作品 90年代 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