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综合实验的设计,详细分析其中确定实验样品和检测项目、制定实验的实施方案等步骤,以提高设计水平。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综合实验
  • 简介:以土壤标准样品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和国标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在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元素含量时的检出限、准确性、重现性等指标,以期为实验室土壤重金属检测提供更好、更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进行前处理时,其检出限较国标更优、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更小,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稳定性和精密度更好.同时,该方法可以进行批样处理,操作简便,对消解设备的要求也不高,因而适用于地市级仪器设备普通的科研单位和监测部门.

  • 标签: 湿法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
  • 简介:高中物理的“吸收光谱”演示实验,由于广大农村学校没有弧光灯;塔形灯芯上的钠蒸气也容易扩散;光源、焰心和准直管的中心线又很难调到一条直线上,故实验效果很不明显。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改进,获得较好效果。一、改进光源用“220V,200W”的白炽灯泡代替弧光灯,效果很好。实验证明:凡是“220V,200W”以上的灯泡都能用。二、改进灯芯做杯形灯芯代替塔形灯芯,即把酒精灯芯的棉线用剪刀剪齐,留1.5厘米长,再弄成向四周均匀发出的射线,像一朵朝天开放的小白花即可。

  • 标签: 准直管 中心线 白炽灯泡 杯形 刀剪 农村学校
  • 简介:关于明线光谱吸收光谱的形成的讲法,有的学生以为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处真的是“无光”。其实,同一温度的同种炽热的稀薄成常压气体,是否有连续强白光通过,相对于它因热激发而引起的发光并无多大影响;而且,形成吸收光谱时,原子吸收了合适的光量子,会立即向各方向发射属于它特征谱线的各种可能发射的光(对于大量原子来说)。

  • 标签: 原子吸收 光谱实验 特征谱线 热激发 一个问题 双缝干涉
  • 简介:选取国内外的品牌婴幼儿奶粉,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为微波消解法,优化仪器工作条件,测定各奶粉样品中Fe、Zn、Cu、K、Na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25%~2.32%,回收率为99.3%~102.1%。

  • 标签: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 婴幼儿奶粉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中成药中微量镉,测定了中成药中微量的镉,实验考察了一些仪器工作条件和实验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作基体改进剂时,有利于有效地分离背景吸收信号和原子吸收信号,提高原子化效率,镉的分析信号明显增强,加入时有最大吸光度。因此,实验选择作基体改进剂;不加基体改进剂,时镉开始挥发,的存在可以使镉的灰化温度提高到,为了消除基体的影响,实验选用为灰化温度;吸光度随着原子化温度的逐渐增大,到时达最大值,再升高温度吸收值基本稳定,实验选择原子化温度为,原子化时间为3;在优化实验下,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计算出方法的检出限为,精密度为;按照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倍的,倍的、,倍的、、,倍的,倍的不干扰镉的测定;实验方法的回收率为。通过实验表明法测定中成药中微量镉,其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中成药中镉的直接测定。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中成药 基体改进剂
  • 简介:用硝酸-高氯酸(4:1)对香丹注射液进行消化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铜、锰、锌、铁四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数据依据.

  • 标签: 香丹注射液 微量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观察钠的吸收光谱实验的主要困难在于钠光源发光时能吸收白光中相应发射频率的钠原子少。如果有足够多的钠原子处于低能级,它就能吸收白光中相应频率的光子而产生能级跃迁,这时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中黄光的位置出现暗线,这就是要观察的吸收光谱。因此,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法提供足

  • 标签: 发射频率 能级跃迁 低能级 光谱实验 四等分 最小偏向角
  • 简介:本文介绍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的镉,通过加入几种基体改进剂消除共存物质的干扰.该方法快速、准确、方便,对试样的回收率为95~104%之间。

  • 标签: 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以曙红染料为显色剂,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曙红与牛血清蛋白作用的吸收光谱并用于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曙红与蛋白质作用构成了曙红-蛋白复合物,研究了影响该复合物稳定和灵敏度的因素,确定了该实验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曙红-蛋白质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从515nm红移到531nm.在最佳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4×10-5~1.6×10-5mol/L,检出限为0.09×10-5

  • 标签: 曙红 牛血清蛋白 吸收光谱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10nm的纳米银。纳米银在NaCl作用下会发生聚集,在469nm产生一个较强共振散射峰,在pH值为6.8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半胱氨酸(Cys)吸附在纳米银表面,使纳米银聚集程度减弱,导致体系在469nm的共振散射峰减弱。在选定条件下,Cys浓度在5-300nmol/L范围内与469nm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减弱值△I469nm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469=11.55C+387.92,相关系数和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998、0.5nM。该可用于草莓汁添加剂半胱氨酸的含量的检测,结果满意。

  • 标签: 半胱氨酸 纳米银 共振散射光谱
  • 简介: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pH7.40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盐酸青藤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盐酸青藤碱对BSA的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盐酸青藤碱猝灭BSA荧光过程的Stern-Volmer方程,得到盐酸青藤碱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过程;根据F觟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盐酸青藤碱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2.22nm;根据结合过程的热力学数据表明二者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另外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探讨了盐酸青藤碱对BSA构象的影响。

  • 标签: 盐酸青藤碱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 简介:摘 要:采用熔融制样,用 X射线荧光光谱同时测定煤灰中的常量、少量和微量成分 SiO2, Al2O3, Fe2O3, CaO, TiO2, K2O, Na2O, MgO等。选用锂盐混合熔剂和脱模剂,利于钾、钠含量的准确测定。同时通过选用煤灰标准样品和页岩等标样解决了煤灰成分标准样品不足的问题。通过谱线选择和仪器基体效应校正,所得结果与化学法的分析结果相符合。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煤灰 化学成分
  • 简介:摘 要 : 采用微波消解法溶解地瓜,利用茶叶、湖南大米标准物质为质量监控样品,用原子荧光光谱仪,硼氢化钾,氢氧化钾做还原剂测定地瓜中锗元素的含量 。结果表明:对于所测锗元素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 r>0.9999,回收率为 84.1%--118% ,RSD <1.6% 。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单省时 、准确度高、灵敏度好, 综上所述本方法适合锗元素的测定 。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地瓜 微波消解仪
  • 简介: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建立棉粕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模型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ev)分别为0.94和0.95;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668和0.441;模型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95和0.92;外部验证标准差(RMSEP)分别为0.81和0.44。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可用于棉粕中NDF和ADF含量的快速测量。建模过程中选取有效的光谱区间可以提高模型的稳健性。

  • 标签: 近红外光谱法 棉粕 定标模型 NDF ADF
  • 简介: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柚皮素和柚皮苷对过氧化氢酶(Catalyse,CAT)内源荧光的淬灭作用,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柚皮素和柚皮苷主要以静电作用与CAT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从而导致CAT内源荧光的静态淬灭。柚皮素柚皮苷与CAT相互作用的距离分别为2.97和3.16nm。

  • 标签: 柚皮素 柚皮苷 过氧化氢酶 荧光光谱
  • 简介: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软件获取图像RGB信息,通过比较极值的方法建立不同光谱间的联系从而挖掘数据信息。通过对太阳测温的案例进行具体操作的说明,并以比对测量数据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值说明对位极值比较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光谱RGB极值对位测温
  • 简介: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金属离子预富集手段,本文采用组成为载体P-204(8%),表面活性剂Span-80(3%),膜稳定剂液体石蜡(0.5%),膜溶剂煤油(88.5%),内相HC1的浓度2.0mol/L的液膜萃取体系,考察了萃取时间、外水相酸度、转速、乳水比的分离条件对镉萃取率的影响。,实验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0min、外水相pH=4.50、乳水比1:4、搅拌速度200r/min;将液膜分离与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检测镉、铜离子,结果表明,此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

  • 标签: 液膜分离 火焰原子吸收
  • 简介:胡荣同学在《深刻的教训》这篇作文中,讲述了七岁的时候发生在她身上的一次被骗的经历,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这件事儿所带来的影响却一直深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这不仅说明小作者是个有心人,还说明小作者对从前所发生的事儿有着一定的感觉能力。

  • 标签: 小学 语文 学生作文 记叙文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