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政党和社团都是随着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出现的群体性社会组织,它们在指导思想、利益诉求、组织形态、内涵侧重等诸多层面都有着显然的差异。但政党与社团两者并不是一种互不相干的独立关系。社团往往能为政党从事政治活动提供某些便利通道或直接承担一定的政治功能,而政党亦常被某些社团用作自身利益的代言者,政党所控制的各种社会资源也常被某些社团用作彰显其存在感和自我价值的重要凭藉。一定程度而言,政党和社团是一种互为依托、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 标签: 政党 社团 内涵 性质 功能
  • 简介:政党协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不但是政党协商的坚定支持者,也是政党协商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我国的政党协商制度在民主革命时期初步形成并得以确立,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既有一定发展但也经历了曲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重新确立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党协商制度站在新的起点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发展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民主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追求和团结奋斗.考察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今天加强政党协商、推动我国的政党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和向更高水平发展.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政党协商 政治协商
  • 简介:黎巴嫩真主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的背景下,初期的活动主要是从事抵抗以色列入侵的军事活动,此时期的真主党是一支激进的民兵武装;20世纪90年代,真主党适应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变化,成功地实现了向合法政党的过渡。真主党实现转变的原因,一是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国内外各主要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

  • 标签: 真主党 黎巴嫩 什叶派
  • 简介:摘要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正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国的政党民主和政党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民主和我国政党制度的关系,阐述网络民主对于我国政党制度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政党民主的发展实践,研究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采取妥善对策,正确应用网络民主。

  • 标签: 网络民主政党制度政治参与
  • 简介:党群关系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列宁对党群关系的重视与维护是布尔什维克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而斯大林及其之后的继任者们对党群关系的忽视与践踏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了苏联共产党垮台的重要诱因。以苏联共产党为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要将党群关系置于重要高度,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锻造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利益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培育执政优势,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

  • 标签: 党群关系 苏联共产党 历史教训 执政合法性 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