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北宋时期,陈州地近京城开封,不少名臣文人如张咏、晏殊、宋祁等都曾在陈州做官,文豪苏轼亦曾来陈州旅游,诗人张耒更在陈州居住多年,他们都在陈州留下了大量的诗作,从中可知北宋的陈州有牡丹、柳湖、太昊祠、铁墓、厄台、灵通禅院等名胜古迹,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 标签: 北宋 陈州 诗歌创作 苏轼 张耒
  • 简介:怀素是狂草书法的代表人物。虽然宋代书法尚意,以行书为主,崇晋卑唐,但是怀素的草书对北宋的草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北宋草书是怀素狂草之风的延续,很多书家或多或少都受怀素草书影响。

  • 标签: 怀素 草书 北宋
  • 简介:北宋庆历时期,诸儒在经学中以先王列圣相传之道为焦点,探讨复兴三代王道之治、重建本朝政治宪纲的“治体”理论。其所面临的问题是:“先王之道”的根本内涵何在?孙复、石介师徒将之概括为“大中之道”,而胡瑗阐发为“明体达用”之学,其弟子孙觉则发挥师说,建立“王道”和“圣学”的关系。考察庆历经学“推言治道”的轨迹,发现诸儒关注的重心,有由“外王”转向“内圣”的趋势:在推阐王道政治的“治体”理论之时,又试图建立“治体”与天道性命之学的联系。但此时,诸儒对圣人之道“道体”的理解是含混而粗疏的,因而其对“治体”的建构也存在困境和局限,盖当时儒学理论水平尚不足以解决此问题。但诸儒在探寻“治体”过程中,逐渐转向对“道体”的触及,影响和启发了后来的二程之学。从此角度而言,庆历诸儒经学研究的贡献还是应该被肯定。

  • 标签: 大中之道 治体 内圣外王 庆历三先生 孙觉
  • 简介:元祐元年前后,高丽僧统义天入宋求法,先后从北宋佛教界各宗派高僧求学问道。北宋佛教宗派如华严宗、禅宗、天台宗等对义天求法各有不同的反应,在他们的反应背后则有其各自的目的和立场。通过义天入宋求法这一独特的视角,可以发现:华严宗在北宋本已趋于式微,因义天求法而扩大了影响,在杭州获得了教寺,得以与禅宗、台宗在两浙鼎足而三;禅宗中云门一宗势力强大,对义天的造访,云门高僧对义天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他们当时炙手可热的地位及影响;天台宗与高丽渊源颇深,他们对义天的欢迎反映出已经实现中兴的天台宗有着一种恢宏的气度和雅量。

  • 标签: 北宋佛教 义天 华严宗 禅宗 天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