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意义]为相关社交媒体平台搜索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新浪微博(移动客户端)平台的搜索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启发式评估原则和微博特征构建适合微博搜索的启发式评估原则,并运用启发式评估和用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博搜索系统可用性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发现新浪微博搜索搜索入口、进度条、搜索结果排序、显示结果相关性、已阅读与未阅读信息的区分、微博的社交性方面还存在有待改进的空间,并从调整界面布局、使用户具有更好的搜索体验,减少冗余信息、使用户能迅速找到所需内容,增强社交属性、使用户更信赖微博关系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 标签: 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搜索 可用性 启发式评估 用户测试
  • 简介:简介马端临及其《文献通考·经籍考》,先对《文献通考》及其《经籍考》的古籍刻本及影印本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对今人点校整理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其历经《经籍考》单行本(1985)、“传世藏书”中的《文献通考》横排简体点校本(1996)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竖排繁体点校本(2011)阶段.《文献通考》及其《经籍考》从产生并为书目所著录直到最终在官修书目中确立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目前学界对《经籍考》的学术价值及其与历代书目之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 标签: 《文献通考·经籍考》 马端临 辑录体
  • 简介:[目的/意义]郑樵所编撰的我国历史上一部通史巨著---《通志》中汇集了大量文献辨伪方面的知识,研究《通志》中所体现的文献辨伪的原则与特点,可为当今文献辨伪工作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通志》“校雠略”中郑樵关于文献目录、辨伪理论等文献鉴辨成果的分析,总结出郑樵在鉴辨文献时始终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特点.[结果/结论]郑樵的文献辨伪理论与实践中贯穿着“孤证不立”、“信以存信”、“端正考风”的辨伪原则,其文献辨伪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无成见,不讥评.其辨伪工作体现四个显著特点:善于总结伪说的形成规律、注重运用历史主义方法、注重“明文字”与“明六经”、坚守求真尚实的科学态度.

  • 标签: 郑樵 文献辨伪 《通志》 校雠略
  • 简介:口述历史文献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有益补充,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文章简述了口述历史的发展概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创建口述历史文献的紧迫性、主要内容和方式,并从团队、资源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创建口述历史文献的策略。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口述历史 特色文献 资源建设
  • 简介:[目的/意义]让台湾科技文献资源更好地为政府部门、广大科研工作者及企业服务,从而助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法/过程]分析台湾科技文献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的重要性,研究利用地缘优势建设特色馆藏及其创新服务。[结果/结论]总结展望台湾科技文献特色馆藏持续性建设的管理机制以及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台湾 科技文献 特色馆藏 建设 服务
  • 简介: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及其机构、大批工厂企业、高等院校等内迁重庆,许多期刊也内迁重庆,共计194种。文章集中描述194种期刊内迁重庆出版时间、原出版地、迁移路线、在重庆持续时间等几项基本信息,主要结论如下:1938年期刊内迁重庆达到顶峰;南京、上海、武汉、北平/北京等地内迁重庆期刊最多;迁移1次的期刊最多;内迁重庆期刊持续时间普遍比较短暂等。期刊内迁重庆是内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重庆地区的文化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期刊 文献计量分析 内迁重庆 抗日战争
  • 简介:以二维码技术与云服务平台为技术支撑,提出基于“二维码”的民国文献数字化模式。同时围绕民国文献服务创新,提出民国文献同类推荐服务、标识定位服务、语音文件传递服务、数字化阅读推广服务等新思路。

  • 标签: 民国文献 二维码 文献数字化 创新服务 云服务
  • 简介:Bibliometrix是一款由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经济与统计学系副教授MassimoAria博士等人开发的基于R语言的科学文献计量软件。文章简要说明了Bibliometrix的运行环境和基本功能,结合具体实例,着重介绍了Bibliometrix在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面的分析流程,并指出了该软件的特点和一些局限性。

  • 标签: Bibliometrix 文献计量 可视化 网络
  • 简介:[目的/意义]探讨我国图书馆学本土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国外学者视角,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我国当代图书馆学领域的接受情况,也从构建图书馆学本土化的角度为他们在我国当代图书馆学发展史地位做出分析.[方法/过程]以80年代以来,国内六部典范性图书馆学基础教科书中国外学者人物为考察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呈现国外学者接受样态.[结果/结论]统计显示美德两国频次最高;引用人数美国遥遥领先;美德两国学者合计占被引次数62.45%;学者被引取向表明早期依赖革命领袖人物言论为中心建构图书馆学基础教科书内容的现象正逐渐被弱化;同本教科书不同版本均体现与时俱进,引用次数差异性表明对国外学者思想或观点的认同度、接纳度、转化度存在分歧.国外学者对我国当代图书馆学本土化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仍需进一步审省.

  • 标签: 国外学者 图书馆学基础教科书 实证研究 样态 影响特征